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在诗歌欣赏中架座感知桥梁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7-11-1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架设欣赏感知的桥梁,主要是启发学生,在所学知识与新诗中找到互通点。让学生在不知所云中有所依傍,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欣赏信心与能力。

  一、字词的感知

  运用已知的古实词知识,去感知、理解阅读中出现的字词。

  1、直接感知

  王安石的《北堂》诗,“可怜新月为谁好,无数晚山相对愁”其中“可怜”一词,学生难以理解。于是,我就启发学生回忆所学的包含有“可怜”一词的诗句,很快学生找到了白居易的《暮江吟》中的“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这里的“可怜”之意是“可爱”,那么从这里就可推知王诗中的“可怜”也是可爱的意思。

  2、借代感知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词,有“左牵黄,右擎苍”之句,这里的“黄”、“苍”,学生不知所云。但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学生耳熟能详,一经对照,学生马上就能感悟,李词中借色彩“绿”“红”分别代指绿叶、红化,那么,出猎的苏轼,牵的“黄”当然是黄狗(猎犬),擎的“苍”,即是苍鹰(猎鹰)。

  3、比较性感知

  古汉语的一词多义现象,在诗句中常有出现,结合语境让学生辨析、比较,有一举两得之效。

  学生较为熟悉辛弃疾词“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而对李煜的“春意阑珊”不甚了了。指导学生进行语境比较:灯火的“阑珊”是指“稀落”,那么,春意“阑珊”,则可推知为“凋残”。

  再如李白的诗“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中“柳条”作何解释,学生难以理解,在五代诗人的“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中我们知道,古代习俗中有折柳送别之意,那么可以得知李白诗中“柳条代表了送别的悲情。

  二、句法的勾连

  古典诗歌中为了诗歌平仄、对偶、押韵的需要,常有倒辞现象,它和古汉语有规则的倒装句是不同的概念。不能将诗歌中的倒辞句重新排序,那就很难读懂诗歌。

  例如,王维诗中”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鸟藏“,杜甫诗”云掩初弦月,香传小树花“。在教学中,让学生将己学过的含有倒辞的诗词,回顾出来,重新排序。如毛泽东词”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学生可以很快重排为”寒秋,(我)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湘江北去“,更为典型的、学生再熟悉不过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学生亦能很快重排为”欲目穷千里“,并能感知倒辞是为了对偶的需要。然后,将上文划线句重新组合为:”夕鸟藏(于)梨花“”小树花传香“。

  古诗中的互文句也不少见,如杜甫《恨别》诗中”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这些句子学生也难以读懂。让学生诵读他们已知的互文句,如”烟笼寒水月笼沙“”秦时明月汉时关“,让他们做合并同类项的工作,分别分类合并为”烟霭月光笼罩着寒水和沙地“”月还是秦汉的月、关还是秦汉时的关“。然后,让学生试着给杜诗分类合并,得出正确的答案:因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呈现夜不成寐,白天反而倦极而眠的昼夜不宁的反常举止。

  要在旧知与新知之间架设一座感知桥梁,语文老师就应该认真了解、真正熟知学生已掌握的诗歌及欣赏知识,这样,在为学生架设欣赏诗歌的感知桥梁时,才能得心应手、信手拈来,恰到好处。才能使学生充满信心地攀登诗歌欣赏的高峰,领略无限风光。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语文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    下一篇:作文快速构思“六步法”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