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巧设语境识字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7-12-2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识字是小学低段的最主要任务,也是他们今后学习的砖瓦。新课程一年级语文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新教材的识字量又大大增加。因而,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而且很容易回生。在有限的40分钟时间里,要让学生认读、识记、理解、书写生字,并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如果仅仅是简单重复,机械记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很难被有效地调动,学习效果也会受到影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那么在平时的课堂中我们怎样才能落实这一目标呢?

  我们认为:识字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发挥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其特有的经验作为记忆的支柱形成联想,才能比较牢固地建立起字形与音、义的联系,记忆的效果也才会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即达到了识字教学的要求,这里所说的语言环境,包括含有生字的词语、句子、段落或短文。”所谓“语境识字”就是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语境条件,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轻轻松松识字,快快乐乐写字。

  一、找寻汉字构字规律,激发兴趣,促进自主识字

  1、创设联想情境,在编中识字

  穷无尽的联想,在识字过程中,通过对字的音、形、义的分析,给学生创设联想的情境,找出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行大胆的联想,字形就会在脑海中如动画般映出来,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会活起来。如在教“雨”这个生字时,课件展示字形的演变过程。学生看后觉得很新奇,纷纷发表自己对字形的联想:“雨”字上的一横就像横空而过的闪电,一竖跟横折就像一间房子,那里面的四点就是漏进来的雨水。学生的想象力真是不可估量,我把这些丰富的“联想”转化成一幅生动的图画,出示在黑板上,大家一看心领意会。又如教学“春”字,我采用课件设计了一个“字形魔术”,即用鼠标点击“春”字,“春”字依次化解成三个部件“三”、“人”、“日”,接着出示风和日丽、杨柳依依、草绿花红的背景图,随即三个部件活动起来不断旋转着又拼成一个色彩斑斓的“春”字。学生看到这些奇妙的变化,不禁兴奋地拍起手来,欢呼着:“再变一次!再变一次!”识字兴趣被激发出来了,于是就对字形产生了丰富的联想,随即编成一则有趣的字谜:“三个小儿乐悠悠,红日晴天去春游。” 这样,在孩子的眼中,汉字不再是单调的笔画组合,而是一个个生动活泼的个体,里面有各不相同的故事、人物。在学习汉字时,我们可以多使用猜谜语,编谜语的方式,使识字既没有了死记硬背的枯燥过程,同时充满了浓浓情趣的思维运动,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汉字的乐趣,提高积极性。

  2、创设实验情境,在观中识字

  研究表明,6岁以前的儿童就已知一千多个与汉字相应的事物。如果教师能善于调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体验、知识经验,使识字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地结合起来,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提高识字效率。比如学习“染”字,教师的讲台上,摆放着一个水彩盒,一小瓶水和一些棉球。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在观察中明确“染”的意思与部件的联系。教师用水调好各色颜料,用镊子夹起一个棉球,浸到红色的水彩中,蘸了片刻,棉球被染成了红色,教师又夹起一个棉球浸到绿色的水彩中蘸了片刻,棉球被染成了绿色。教师又让几个学生分别将几个棉球染成黄色、紫色、蓝色。在学生惊叹中,告诉学生,棉球浸到红、绿等水中,由白变成了红、绿等颜色,这就叫“染”,大家看这个字的下半部分,“木”表示一种植物,它能榨出使物体着色的颜料;“氵”表示制成染料还需要加上适量水,把要染的东西放进这有颜色的水中,经过多次浸晒,东西就着色了,这个“九”就是表示多次的意思。这样在愉快的实验和观察中,学生理解了左上方“氵”和右上方“九”的来历。悟出了“染”字下方“木字底”的理据。于是,“染”字随着这个有趣的实验,深深扎根在学生的脑海中。

  3、创设游戏情景,在辨中识字

  汉字里面80%以上都是形声字。“依形旁而猜义,依声旁而猜音”,这是形声字的特点。对低年级儿童来说,在游戏中来辨析近音近形字是最乐于接受的。在教学“清”、“晴”、“情”等字时,因为学生已经认识了“青”字,所以我自制生字转盘,在基本片上写上“青”字,在可转片上写可以与“青”字组成新字的偏旁。教学中,转动上面的可转片,先后组合成“请”、“清”、“情”等字,学生依据熟字产生字音迁移,正确读出了字音。再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在对比中发现规律,利用形旁推测字义——日出天气晴,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更浓,有虫是蜻蜓,有米人精神。用这种方法很快掌握了成批“青字族”字,而且减少了因字义模糊导致写错别字的现象,而且使学生接受了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濡染。

  以上方法以突出汉字音、形、义联系的形象性特征为重,给合具体的字,巧妙渗透造字法,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大胆运用这些方法,使学生识字能力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同时也感受到了创造的快乐。

  二、结合具体语境,营造氛围,引领深入识字

  字理识字有其独特的功能,随文识字则是一种以温馨深邃见长的主流识字法。它以语言训练为中心,把识字、阅读、写话结合起来。从儿童感兴趣的图画,儿歌、故事入手,创设温馨而富有情趣的识字环境,让字词句在语言中流淌,在文意中充盈,让学生带着情感走进语境去深入理解掌握汉字。

  1、 创设“生活”化语境,在认物中识字

  根据低段儿童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常常受兴趣和情趣支配的特点,让孩子们在熟悉的生活般语境中不知不觉认识事物,认读词语,学习汉字。例如在教学一年级《识字4》中,教师出示课件:(图上有鲜艳的花丛,碧绿的田野,有蝴蝶在飞,有小蝌蚪在水里游,)让小朋友仔细观察,说说看到了什么?学生瞪大眼睛,仔细看着,马上就有了新发现:“我看到一只美丽的蝴蝶停在花朵上”。“我发现墙角有蜘蛛在织网”……我顺势表扬:“小朋友们眼睛真尖,发现了这么多昆虫,让我们一起来跟它们打打招呼。”随机点击“蜘蛛”、“蝴蝶”、“蝌蚪”等词语出示在相应昆虫旁。生活中儿童喜欢可爱的小昆虫,此时栩栩如生的昆虫图片一出现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随着一声声亲切的招呼声很自然地读熟了昆虫的名字。接着我又巧设一个环节:让学生上来“捉”自己认识的昆虫,并把“捉”到的昆虫用一两句话向大家介绍一下。在趣味盎然的活动中,有的学生“捉”到了“蝴蝶”:蝴蝶有一对美丽的翅膀,它在花丛中捉迷藏。(老师把“蝴蝶”词卡贴在黑板上)。有的“捉”到了“蝌蚪”:我看到过小蝌蚪,它长着大脑袋、黑身子,喜欢在水里快乐地游来游去……学生一个个抢着上来“捉”,一个比一个说得精彩。在愉悦轻松的氛围里,在儿童熟悉的生活化语境中,孩子们既认识、了解了事物,学习了词语,又丰富发展了语言。

  2、 创设“情趣”化语境,在观图中识字

  对于字词教学,特别是写景词语的教学,教师宜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语言环境,引领学生在富有情趣的、引人入胜的具体语言环境中展开想象,在想象中来复活感性世界。在感性中去感受汉字的气息,去聆听汉字的声音。

  我在教学语文第二册《识字1》中,先在课件中出示一幅美丽的图画:粉红的桃花,碧绿的柳枝,欢快的燕子……好一派美丽的春光图。孩子们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我欢快地说:春天来了,我们一起来欣赏春天的美景吧!看看课文中那些字词写到了这幅美丽的图画?依据学生回答,指导学生朗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山清水秀”、“万紫千红”、“鸟语花香”……这些词语结构相同、节奏明快,如一首小诗,我就配上音乐范读给学生听,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画面。随后让学生自由读后说说:“读到哪个词,脑海中好像出现了什么?”不久,孩子心中就有了一幅幅比刚才欣赏到的更美的“图画”。有的在“山清水秀”这个词中好像看见山中的小草青青、大树碧绿,泉水从山上流下来,丁丁冬冬在弹琴呢。有的从“鸟语花香”中看到有几只小鸟在树上唱歌,你一句我一句,真快乐,树下的花儿都开放了,可香啦!还有孩子在读到“和风细雨”一词时,感觉到有春风轻轻地吹来,细细的小雨也从天上跑下来了。孩子被自己的想像世界感染了,沉浸在诗情画意中,一个个孤立的词语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使原来抽象的字词充满了情趣、意蕴。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识了字,学了词,还受到了美的熏陶,积累了鲜活生动的语言。

  3、 创设“童话”般语境,在明理中识字

  罗杰斯的意义观认为:大多数的意义学习是从做中学的。课堂上学生的表演正是“做的”有效方式之一。在童话体裁的课文中,创设童话般语境,让孩子入情入境地“演一演”,能有效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而促使对字义的深刻领会。如教学《两只小狮子》中的“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一句。老师用红笔标出“滚、扑、撕、咬”四个生字的偏旁,让学生演一演这四种动作。

  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四个字的偏旁,你明白了什么?

  生:我从“咬”字偏旁中明白了做这个动作要用嘴巴。(做了张口咬的动作,)

  师:看你个子小小的,张嘴咬“猎物”还挺勇猛的,多练本领,以后你就能捉到更多的“猎物”了。

  生:我明白了做“撕”的动作要用手。

  师:对,我们人“撕”东西用手。小狮子撕咬猎物不容易,不但要用爪子而且得用锋利的牙齿呢。

  生:(动作演示)

  师:瞧你练得多刻苦呀!

  生:我会做“扑”的动作。(双手向前一伸,同时身子往前腾空)。

  师:你做的动作很到位。可小狮子要捕到猎物,不但要扑得准,还要扑得远、扑得猛。)

  师:让我们来做“滚”的动作,握起右拳头,当作小狮子,在左手掌上滚动起来。(学生模枋动作。)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小狮子学本领的话。(师引,生读)夏日炎炎时,小狮子是怎样学习本领的呢?大雪纷飞的时候呢?小狮子浑身受伤的时候呢?……

  (教师出示课件,把学生引到相应的情景中,展开想象、体验、朗读)

  学生的口、手、身体都参与到模仿小狮子的动作当中来,融进了自己的心、自己的情,好象自己就是小狮子,一只童话王国中学习本领的小狮子!夏日炎炎时,小狮子怎样认真地学习本领;大雪纷飞时,小狮子又是怎样刻苦地练习本领;浑身受伤时,小狮子还是怎样不顾劳累的学习本领……通过这些童话般的情境,再加上教师声情并茂地引领和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滚、扑、撕、咬”这四个字,也就是小狮子的四样本领,学得活灵活现,记在学生的心里了,渗入到他们的情感细胞里了。

  三、 理趣共融同生,优势互补,营构活力识字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汉语是一种单音节分析语,其具体意义取决于上下文语境之中所产生的语义关联。每个汉字就如同活跃的化学分子那样,在随意的滚动碰撞中,实行了多态结合。识字教学中,依据字理识字和语境识字各自的优势,创设理趣共融的开放空间,营构活力四射的识字环境,力求把识字教学溶入到解读课文中,力求识用结合。

  1、 创设“理趣”并存空间,在深入分析中识字

  理趣共融、优势互补的识字教学,教师宜创设宽广的语境氛围,使生字词教学与文本产生内在有机联系,激发兴趣,注重对学生进行字里行间情感的体验、培养与熏陶。

  在教学《司马光》这篇课文时,教师是这样以字形分析为抓手设计提问的。

  师: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摔到缸里去了,当时别的小朋友是怎样表现的呢?

  生:别的小朋友都慌了。

  师:“慌”最能表现小朋友的心情,“慌”字由几部分组成?

  生:左边“心”字旁,右边是个“荒”。

  师:“慌”为什么要加“竖心旁”呢?

  生:是人心里感到害怕。 生:是心慌的“慌”。

  师:现在请大家再仔细读读课文,当一个小朋友掉进缸里,别的小朋友是怎么样的?

  生: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叫着喊着;有的小朋友吓呆了;有的小朋友慌得赶快跑去找大人……

  师:可是和小朋友一起玩的司马光又是怎样表现的呢?

  生:司马光没有慌。

  然后教师利用插图,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说说司马光没有慌的表现。

  本识字教学环节中,教师抓住“慌”有哪两部分组成,为什么要加“竖心旁”,别的小朋友是在什么情况下“慌”的?司马光没有“慌”表现在哪里?这样,一方面借“慌”字的字形分析读懂课文;一方面又凭借课文内容学习生字,使识字活动在具体的课文语境中进行,与文本圆融整合,收到很好的识字效果。

  作为低年级的语文老师,我们应该给孩子们创设各种有趣的、轻松的、易于理解认知的识字环境。在语境中识字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语言环境,通过多种方式感知含有生字的词语、句子、段落或短文。学生在认读生字时,生字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再配上图片,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起与生字的亲切感,激发了学生认读生字的兴趣,降低了识字的难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结合语言环境,学生既知字音、认字形,又能借助语言环境解字义、明用法,提高了识字的效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巧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下一篇:小学情境作文教学初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