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信息技术论文

浅探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和评价模式

所属栏目: 信息技术论文  更新时间:2018-02-0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杨 军

  摘要: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以其独特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必须不断改变教育观念、教育手段,并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证明,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适当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教学评价模式将更有利于培养出智能型的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合作学习、必要性、合作学习的运用、评价模式

  一、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性质、特点

  在当今这个科技与信息的社会,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量急剧增加,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上的不断应用,使得这门学科的重要性日益凸现。2000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我国在十年内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指导思想和阶段目标:“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模式的发展”,“2005年前,所有初级中学以及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并争取尽早在全国90%以上的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

  信息技术教育不等于计算机教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计算机学科比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就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所谓计算机学科性,它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需求和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体系已有许多新变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在2001、2003年相继颁与实施,《中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信息技术与教学法整合的地区指导纲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4、2005年相继贯彻推广,新技术、新方法已经逐步渗透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中。

  二、合作学习的理念

  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良好非智力品质的发展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就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并成为一种主流教学理论和策略。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里斯和福茨指出:“如果让我们举出一项真正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美国教育学者沃迈特则认为,“合作学习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三、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年代,人们在竞争的同时越来越需要合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将培养学生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作为目标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学会协作学习,即要求学生主动地寻求学习伙伴并共同探索问题。在此过程中,使学生逐渐学会与他人进行公开、坦诚的沟通,学会面对个体的差异,学会把个人的目标与团队的利益结起来,最终促使学生组织交往、沟通、协作能力的养成。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被认为是教育的四大支柱,其中的学会共同生活,实质上就是要培养人的合作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对我国中学生尤为重要,城市中大部分中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习惯了“独享”,在集体中,或者孤僻、害羞,或者霸道、独断专行,严重缺乏与人合作的能力和习惯,他们没有机会体会“拧成一股绳”的力量,也不会领悟到众志成城的道理。新课标积极提倡合作的学习方式,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方式

  布鲁纳说过:“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最好途径就是使学习者主动卷入学习,并从中体现到自己有能力来应付外部世界。利用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群体的学习环境下,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动作用,积极参与到学习和实践中去,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另外,合作学习的应用还有利于:同伴间提供的经验,通常易被接受;同伴间的交往活动,使学生理解社会角色规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规范意识,任务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感及团结合作精种;教学中的人际关系、群体的归属感、认同感,使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他人。本人从事信息技术教学以来,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小组构建策略: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合作学习小组通常由4~6名学生组成,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习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或截面,这样构建的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

  一、任务驱动,合作学习

  教学内容以任务的形式,先给学生提出问题,再由学生在上机的过程中运用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解决问题,让学生能够“活”起来。例如,讲解在Word文档中插入和编辑图片时,先给每一位同学发一份经过教师编辑好的材料(基本上包括了应掌握的内容),材料上有文字,并在文字中插入几种形式的图片,最后提出要求。比如说,文章标题设置为什么字体、字形、字号及正文的文本格式、段落格式是什么?第1个图片设置大小为多少?环绕方式是什么?第二个图片设置位置、颜色和线条;第3个图片设置图形格式等等。任务一给出,学生立即进行小组讨论,在各抒己见之后,就立即自己上机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情绪高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先把文本格式、段落格式设置好,让学生首先尝到成就感,又巩固了以前所学的知识。再根据以前上课一直养成的自学的习惯,边看书,边根据题目要求,边上机操作,确实完不成的作好记录,供下一阶段向老师提问。这一阶段下来,其实有很多同学已经“大功告成”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互相帮助,巩固新知

  学生问答,教师讲解。在这一阶段先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书。首先叫其它同学来解答,同学们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会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回答不完善的地方,教师予以提示并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加以讨论直至斧正,这样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并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完成教学的目的。例如:在讲解用鼠标改变Word图片大小时,很多同学都举手回答都认为比较简单,几个同学都说成:将鼠标移至图片旁边的“小方块上,按住鼠标左键拖动来调整大小”,他们都知道图片旁边有8个“小方块”,但都不知道这些“小方块”就是“尺寸控制句柄”,而“尺寸控制句柄”是要求学生掌握的一个名词。这时及时地纠正错误,并同时提醒学生在注重实践操作时不能忽略理论的知识。最后由教师总结讲解,解决完学生未解决的问题。因为学生自学的东西不够全面、不够系统,教师最后再系统讲解一遍,补充一点内容,进一步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起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效果。

  三、师生合作,完成任务

  这一阶段,学生根据自学的东西和老师讲解的内容把任务完成,老师还可进一步指导。有了自学与教师讲解的知识,学生再一次来完成任务,可谓是“轻车熟路”了。完成任务后与教师给的材料相比较,学生再一次尝到了成功的巨大喜悦,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并产生了“我也想来试一试”的强烈的欲望。

  四、相互促进,创造发明

  教师设计新任务,学生创造完成。在这一阶段,学生已基本掌握了课堂内容,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自由组合成3至4人的小组,然后将新任务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并且以比赛形式进行创造完成。充分发挥小组各成员的作用,互相取长补短。比如说给学生一个新任务:利用本次课所学的内容,自己写一篇小报导,在文章中加入几幅图片,要求版面新颖大方、美观。最后评选几篇优秀作品上传到教师机供全班同学欣赏。甚至可以把设计的新任务延伸到课堂以外,比如说班级手抄报的编写。还可以举行电脑手抄报的评比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我校每学年都以级为单位举办一次电脑小作品比赛,低年级举办“小抄报”比赛,高年级举办“网页制作”比赛。这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过程对于优秀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独立完成,至于别的学生,可以让他们与班上其它同学合作完成。无论是独立完成还是合作完成,学生都会在编排过程中如果碰到了问题就自学教材,或互相请教。这样既让学生巩固了书本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意识及“合作学习”的好习惯。

  五、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评价模式

  一。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合作学习评价的原则

  1、有效性原则:教师所面对的每一个学生个性差异都很大、能力水平也不一样的学生群体,所采用的评价方法也不能千篇一律,必须切合实际,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状态及发展的可能性,教学方式既为学生接受又使他们觉得有兴趣,能激发学生表现自己的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2、多向性原则:教育评价不应以教师为主,而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多向的评价,除教师给予学生准确及时的评价之外,学生也应该是主动积极的评价者,要突出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3、着眼未来发展的原则:评价,并不是对学生进行选拔,而是为学生提供有益的反馈,使学生认识自己的智能优劣,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弥补自己的劣势,发展优势。要充分考虑被评价者的实际情况,着眼点应放在被评价者的未来,其目的是要能激励其终生学习。

  二。建立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

  以前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建立在教师教,学生学的基础上的,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而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主体性教育。随着主体性教育的确立,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体系也已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教学评价体系要体现受教育者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合作性原则,教育者激发受教育者在生生合作和师生合作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不仅要看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还要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习主体的构建。同时教师要注意角色的变换,发挥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为了防止在评价体系设计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可以征求一些信息技术教育专家和学者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意见,并收集信息技术教师的实践经验,我们还要到学生当中,设计调查问卷,获取评价信息,综合上述各种意见,形成评价体系。

  三。评价的具体实施方案

  信息技术的学习内容强调原理方法与技能操作要相互渗透,学习过程注重理解与实践的相互结合,培养的人材应具备原理知识、操作技能、德育修养、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特点。仅在教学结束后通过测验考查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方式显然难以适应信息技术教与学的需要。那么我们在信息技术学科上应该使用怎样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评价方式如何实施?以下谈一下本人的一些粗浅体会:

  (一)档案袋评价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建立档案袋。档案袋所积累的资料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过程的状态,分析学生存在的优势和不足,自我分析,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促进学生达到目标,而不是为了给学生下结论、评比。评价要从学生学习态度、综合运用能力等方面进行考察,而不是对学生进行排队、评比。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写出针对性评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其继续发扬优点,指出学生还需继续努力的地方,因势利导,做到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又要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堂上学生学习了知识,课后就应该会利用这些知识,结合自己的经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然后作为成果来提交,使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高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评价可分为教学过程形成性评价、单元形成性评价、学期形成性评价等形式 。

  (二) 学生自评、同学互评

  1、学生以4-6人为一组,明确学习内容和职责,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并对完成作业的小组进行登记,作为学期总评的依据之一。

  2、完成任务后,学生对自己作出评价,自评及他评用“☆”作为标准,4颗星以上为“优秀”, 3颗星为 “良好”,2颗星为“中”,1颗星为“还要加把劲”。最后根据需掌握的知识和知识的掌握情况两个方面写出自己本节课的学习心得。

  3、学生通过自评及他评,了解了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写出学习心得,总结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建议。

  在网络教学中开展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能力,提升对学习的热情,从而不断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三)利用网络实现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实时评价

  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实时评价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评价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针对这一特点在网络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审视学生逐渐发展变化的学习状况。教师利用网络提出某个问题,学生围绕此问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解决问题,同时指导学生间的合作,提倡学生通过分工协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任务。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向老师提出问题,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把成功的经验、遇到的困难写下来和老师、同学分享。其他学生针对此意见进行评论,每个人的发言或评论都及时地被所有学习者所看到。教师则可以即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心态,并批改作业,了解学习情况。这种评价方式,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有助于正确地评价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发展迅速的课程,也是一门新兴的课程,综合性很强,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信息技术教学及评价的方式方法是多元化的,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还需要教师们不断地努力与探索。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我眼中的英特尔未来教育    下一篇:实施电子备课制度的体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