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如何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8-10-1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外阅读同样应从兴趣开始,学生只有对课外阅读充满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外阅读中去,才能把课外阅读当作他们的一种享受、一种休闲,从而保持旺盛的阅读热情,主动遨游在浩瀚的书海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可见,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引领学生走进阅读天地,从中吸取新的知识、陶冶性情、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语言是交际工具,也是文化载体。因此,汉语言文字,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进行情感熏陶、智力训练的有效工具。阅读,能让学生接受语言文化的浸染和熏陶,能让学生提高语文实践能力,因此倍受重视。 顺应课程标准的要求,多年来,我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方面作了一些尝试,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激发读书欲望

    爱听故事是孩子们的天性。在小学低年级,每天可安排5至10分钟让学生听一段录音故事,或读一篇美文,或由老师亲自为学生讲一个故事。例如,《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爱国故事等,一天一个,每天坚持。当学生津津有味地听完这些精彩的故事,还想继续往下探求时,老师可以告诉他们这则故事的由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多,看书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他们会纷纷找来不同的故事书,收集故事、讲故事、听故事就会在班里蔚然成风。别人的故事听完了,就从书上找,慢慢地,学生就会喜欢上看书。讲故事、听故事不仅融洽了师生关系,而且激发了他们的读书欲望。

    二、拓宽阅读领域

    阅读对于语文教学就如氧气对于人的生命那样重要,它能激发语文学习的活力,也能怡养性灵,健全人格,提高个人修养。“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外阅读的质量还是在于课内的引导与指导,看教师能否调动多种手法,“轻拢慢捻抹复挑”,去拨动学生心头那根兴趣的弦,弹奏出一曲曲优美的阅读之音。我觉得以下这些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兴趣,给阅读一个美丽的空间,能还学生一片美好的精神天地。

    (一)、 看电视散文,打开阅读之门。

    学生不一定都喜欢看书,但一定都喜欢看电视,因为电视能直观地展示音响、形象、画面,远比单纯的文字吸引力大,很容易使学生沉醉其中。那么怎样使学生的兴趣从电视转移到文章上,有一种阅读方式可以拉近学生与文章的距离,那就是“电视散文”。它既有电视固有的声、色、形,又散发出那儒雅的书香,可以使人既享受美感,又接受熏陶。所以,教师不妨利用几堂阅读课来播放一些录制的“电视散文”,试着让学生从看散文走到读散文。相信,当电视画面上出现蓝天碧海,出现茫茫大漠,出现小巷古井,出现小桥流水……当画面外再传出深沉浑厚的男低音或甜润柔美的女中音时,学生一定会被这种有形的美和无形的美所陶醉,甚至画面结束还意犹未尽,会闭上眼睛去与遥隔千载的先人们进行超越时空的精神对话,让自己的心灵之翼自由自在地在另一个想象的世界里翱翔……渐渐地,他们会喜欢上散文,喜欢上书本,然后会把视线从电视荧屏转向书本,轻轻地捧起,细细地品读,如入无我之境。

    (二)、 吟诗文名篇,品尝阅读之味。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不乏有精美的诗文,这些诗文意境深远,韵味十足,语言隽永,读起来如饮醇酒,如啜芳茗。“语文乃口耳之学”,南宋大教育家朱熹也指出“读书须成诵”,通过“诵读”,才能进入文章的洞天福地,领略到语言文字的奇妙之处,咂出文章的“个中三味”。所谓“诵读”,就是要求学习者读出声音,读出语调,进而读出情感,读出韵味。所以教师可以利用阅读课来指导学生吟诵一些优美的诗歌、散文。材料可由教师确定题材之后由学生自行搜集,然后可领读、访读、齐读、轮读、分角色读、配乐读。

    读书贵在有读书的氛围,贵在坚持。当学生懂得自己去寻找阅读材料时,老师需要做的,是为他们营造读书的氛围,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实践中,我以课堂为依托,立足读书活动,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室的“读书角”拓宽学生的阅读领域。当学生爱上看书后,精神食粮需求增大,自己的课外书已经不能满足他。为此,我发动学生在班上设立了一个“读书角”,教室后面一个不起眼的小柜子就有许多书,这些书都是学生在“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理念倡导下自愿捐来的,三本、五本、十本……童话故事、名人传记、书报杂志、文学名著……班级还定期补充新的读书资源。为了方便学生借阅,我还设置了读书专栏,推荐课外阅读书目。在包罗万象的书目中,不仅有古代经典的四大名著,还有时下最畅销的网络文学作品;既有儿童文学作家的优秀作品,又有充满想象的科普读物。推荐书目为学生打开了一道通向智慧的大门。有了“读书角”,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他们阅读的领域。

    三、丰富读书活动。

    学生爱看书,有时也会一味地沉迷于书海,把学习丢在一边,造成本末倒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取了以下几个办法。

    (一)、要加强对学生的亲情阅读。

    亲情阅读,在这里指家庭父母子女之间、学校师生之间、班级同学之间的共同阅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课外书,可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从小为孩子心灵播下阅读兴趣的种子。教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教师和学生一起阅读课外书,为学生推荐好书美文,向学生介绍阅读方法和体会,能潜移默化地为孩子点燃课外阅读兴趣的火花……

    亲情阅读贵在坚持。一般来说,家长可每天向孩子推荐一篇美文,每天和孩子共同阅读一小时。教师可以利用早读或自习时间,每周至少与学生共同阅读两篇美文,每月给学生推荐一本好书,并适时组织他们对所阅读的读物进行讨论。学生之间可以组成阅读小组,互相交流自己喜欢阅读的书籍和文章,通过阅读欣赏培养阅读习惯。

    介绍什么读物让学生阅读呢?通常来说,内容反映儿童生活、情节生动、语言流畅的读物比较受小学生喜欢,如《童年》《宝葫芦的秘密》等。深受小学生喜爱的还有反映战斗生活的读物,如《小兵张嘎》《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等;讲述历史故事的读物,如《上下五千年》《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探险旅行的读物,如《鲁滨孙漂流记》《气球上的星期五》等……

    低年级学生可以让他们多读一些情节比较简单、配有插图的童话和民间故事;中高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已得到较大发展,可以让他们多读一些情节比较曲折的战斗故事、历史传奇和知识含量比较丰富的科普类读物。

    (二)、可以进行竞赛阅读。

    把竞赛引入阅读活动,有益于持续发展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如举行讲故事比赛,可促使学生浏览阅读更多书籍,从中挑选最有趣的故事并复述;如举行课外知识比拼,学生为了在比拼中获胜,就得在平时博览群书积累的丰富课外知识;如举行读书摘录展览,学生就会在课外阅读中对精彩片断进行收集……

    阅读竞赛可以采用个人和集体的形式进行。讲故事比赛可以采用自由报名的方式,或小组推荐的方式参与班级比赛;课外知识比拼既可以采用全员答卷方式,也可以小组抢答方式,优胜者给予奖励;读书摘录展览宜人人参与,并要求摘录的内容精彩而有艺术性,摘录的字迹清楚工整,事先反复阅读以增强语感。

    (三)、可以进行欣赏阅读。

    学生阅读往往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开设课外阅读欣赏课,引导学生放慢阅读脚步,对优秀作品用心揣摩、细细品味,从中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感悟其写作特点,极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文学赏析课可以每周安排一至两节,也可以布置学生课外自由欣赏。赏析课应以学生自读自议自悟、多读精思多写为主,教师点拨和小组讨论交流为辅,不可越俎代庖。教师要参与欣赏活动,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后教师也要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互相启发,教学相长,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就能充分得到提高。

    (四)、可以进行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指让学生围绕某个主题进行探索式的选择阅读。主题阅读旨在回答或解决某个特定问题,整个阅读过程也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主题阅读少了默写背诵记忆的负担,因而能更多地让学生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

    主题阅读的主题选择可以指定具体问题,如“我知道的毛泽东”“美丽的北京”“恐龙是怎样一种动物”等等,让学生围绕主题查阅相关资料;也可以给学生更大的自由空间,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阅读。

    学生进行阅读之后,在小组内或班级中进行阅读汇报,要注重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这样必能激发学生更大的阅读兴趣。

    (五)、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披文而入情,读书重在激情。我们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一个喜欢阅读的教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教师首先在教学中利用一切适当的机会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如学习了《伯牙绝弦》后,让学生收集如有关歌颂知己之间的美文来读。这样有目的进行课外阅读,既能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又能提高他们课外阅读的质量。

    班级读书会也是小学生在学习伙伴间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重要形式,主要做法是:先引导学生用一段课外时间读一本教师或同学推荐的书,然后用一集中的时间由同学和教师对该读物自由讨论,也可以交流一些同学的读后感。也可让阅读成为游戏一样的童年生活。

    此外,开展读书笔记评展、精彩诗篇朗诵会以及利用影视作品,开展影视主题活动都是营造阅读氛围的好办法,都可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促进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自发性、有渴求欲的自我行为。通过一系列阅读活动,学生看书的热情高涨,老师在阅读中带来的“精彩点击”会成为学生在阅读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为了让学生读上好作品,老师在课堂上讲到某个故事中的某个动人情节时,把学生都吸引住之后见好就收,此时,学生意犹未尽,老师再引导学生去找原著来看。学生的“美文朗读”也能为阅读活动添色不少。为了读好一篇美文,学生一字一字咀嚼,一句一句品味,声情并茂,投入情感,展示了自己的朗读才华。

    四、积累语言材料 .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笔记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副产品,然而,部分学生喜欢读书笔记,又惧怕读书笔记,他们会认为摘抄好词好句有点烦。

    针对这一现象,我决定把读书笔记作为个性化作业,让他们自由发挥,或分类收集,或写故事梗概,或写随感等,体裁不限,形式多样。这一改变,许多学生对读书笔记又有了兴趣。每逢周末,他们都会用心去“耕耘”自己的“田地”,把读书笔记视为一件快乐的事。其次,在班级开展接力日记,这样的写作,没有字数、内容的规定,学生非常喜欢。班级日记开始由简到繁,由刚开始的两三行字到后来的洋洋洒洒几百近千言,由开始没人敢尝试到后来抢着写,点点滴滴记录着每个学生的成长印迹。日积月累,学生在写作时病句减少了,用词准确了,参与率提高了。摘抄读书笔记和班级接力日记,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丰厚了文化底蕴

    五、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的阅读恒心。

    小学生的兴趣总是会缺乏持久力,怎样为学生的阅读兴趣保鲜?我的做法是为学生创设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体会到读书的乐趣,促使学生的阅读激情永恒。

    例如,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竞赛活动。评选“课外阅读最佳兴趣小组”、“小李杜”、“成语城主人”、“故事大王”等评比,学生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坚定了阅读的兴趣。

    再如,小学生好胜心强,善于表现自我。我在教学过程中,对某些问题虚心求教或佯装不知,故意设问,也大大激发出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如我曾向学生请教过“甲A”、“纳米”。学生有的根据平时的阅读积累,有的查阅资料,给了我满意的答案。有的同学竟在日记中写道:“看来,知识是浩如烟海的,老师也有不懂的,我要多看各类书报,和老师赛跑。

    总之,兴趣是基础,是前提,是动力。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走进书的海洋,在书海中积累语言、陶冶情操,更应该让阅读为学生营造一片多彩的生活空间,让学生在阅读中成长,让幸福常驻学生的心灵。余秋雨先生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在经历灵魂洗礼的同时,学生学会了学习,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下一篇:小议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