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

读《守望教育》有感

所属栏目: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18-10-2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在《儿童世界何处寻》开篇第一段刘教授就引用了王富仁《把儿童世界还给儿童》一书中“儿童不但要生活在成人的世界中,还要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他在成人的世界中接受教育,获得更快的发展,但也要在自己的世界中获得自己的自由,感受生活的乐趣,体验世界的美和人生的美”,“只要一个少年儿童没有仅仅属于自己的世界,仅仅属于自己的感受方式,他就没有任何抵御被成人文化过早异化的能力,他或者毫无分辨能力地接受所有成年人的教导,造成创造力的过早桔萎和生命力的过早消失,或者产生逆反心理,盲目地拒绝成年人的任何教导。”的言论和蔡元培先生的“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的理念。刘教授认为:“教育要把儿童的世界还给他们,首先要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在此基础上再去积极引导、扶助儿童去创造那属于儿童的世界,让他们能真正体会到”儿童世界“的感觉。我虽然为人父母,但是在教育孩子方面,不管是理论还是经验,总是有些匮乏,现在想想自己有时候的一些做法也是不对的,比如孩子看其他小朋友玩沙子,自己也想去玩,我觉得不卫生,不允许孩子玩,惹得孩子不开心,现在想想是自己错了,在教育孩子时,我无形之中强加给孩子一些大人的想法,剥夺了孩子享受快乐的权利。总之,儿童的世界是童话的、顽皮的、富有童趣的;儿童的世界是彩色的,是快乐的,不是被成人化了的灰色调或单色调。我们要把儿童看成儿童,要善于蹲下来看儿童;要重视对儿童的观察;重视观察儿童的生活。我们要尊重儿童,把儿童的世界还给儿童,遵循儿童的自身的发展规律,好好地让孩子享受童年的乐趣。当然,尊重并不是迎合,如果儿童有不良的兴趣,我们家长及时要加以引导,而不是听之任之;尊重也不是一味的顺从,即使儿童不感兴趣的,但如果是儿童成长必需的我们也要想办法引导学生感兴趣。

  叶澜先生曾提出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主要是指研究学生及教育实践的能力。……教师的研究能力,首先表现为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的反思能力,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发现新现象的意义,对日常工作保持一份敏感和探索的习惯,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的认识。在《教育叙事与教师成长》一文中,刘教授亦指出:教育叙事作为一种切近于教师日常教育生活的研究方式,让我们与自己所从事的日常教育工作更为亲近,让我们在平凡的、逐步习惯化的日常教育工作中发现教育的意义,从而获得我们对自身作为教师生命个体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的发现与提升,并可能成为我们走出教育生活中的习惯,提高我们对自我教育生活反思、批判的能力,也提升我们的教育生活的创造性品格,从而有效地改造、提升我们的教育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做过教育叙事的老师一定会有同感。而刘教授对于教育叙事的偏爱在他的书中有好的体现,在他的考试中也是如此,他的考试与其他老师不同,没有过多的背记的东西,主要任务是完成一篇教育叙事,看似轻松,却也为了让他对自己的东西有所印象而煞费了一番苦心啊!

  在《研究性教学: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一文中,刘教授指出:好的教学实际上只是为了把学生引入”问题“之中,引入他们属己的”问题意识“之中,并且不断扩展他们的问题意识。这样,好的教学就不再是以其过程中的知识、技能的授——受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好的教学不再是一次性地解决问题,而只是通过暂时的解决问题来激励、焕发学生更多的问题,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自觉地走上自己的问题思想之路。毕竟”教“是为了”不教“,我们的研究性教学也并不是为了把每个人都培养成学术研究的专家,而意在让每个学生都能自我”想问题“,能独立思考、判断、评价、选择、创造,视野开阔,并最终落实到对社会、自然世界以及自我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的关注之中。然而,反过来思考,这种研究性学习对于教师的成长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海明威曾经说过,现实不一定总是美好的,但我们必须拥有一颗面对美好的永恒的心。我们勾勒出”绝对“的”好教育“旨在提醒我们现实教育总是不完美的,总是欠缺的。正如刘教授所言:”我们总在追求‘绝对’的‘好教育’的过程中提升我们现实教育的品质……‘好教育’的理想恒在远方,我们恒在理想追寻的‘路上’。“ 如果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能做一个教育理想的守望者,那么,人类文明的薪火就能够永传不灭。也许,我们始终只能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徘徊,然而,我们却要始终眺望着理想的高地,我们不应屈服于现实:虽然也会有暂时的休憩和沮丧,但我们永远怀着找寻精神家园的热情,且行且思。始终对各种教育问题进行理性的批判与必要的反思,以一颗平凡的、挚爱的、理性的心灵来守望教育,守望我们心中的教育梦想。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读《教化的困惑》有感    下一篇:师爱是师德的核心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