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感悟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9-01-0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依赖于教学方法的发展、创新和运用。阅读教学容易出现“胡子眉毛一把抓”、“各种项目一齐上”、“从头到尾逐段教”的局面。面面俱到的结果,常常是面面不到。要考虑到作者思路,指作者的构思,思考的线索,文章材料的安排顺序。教师教路,指教学的基本思路或平时所说的教学结构(教学步骤或教学过程)。学生学路,指学生的学习步骤,过程、方法,也指某项知识的方法规律。为此,近几年来我坚决摈弃了逐段串讲串门的模式,并探索如何突出教学重点,优化阅读教学过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抓重点词,理解课文

  小语课文,常常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语。这些关键词语,或者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或者点明了文章的情感,或者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或者暗示了文章的思路。备课时找准一篇课文的关键词,就可以紧扣这个关键词来教活整篇课文。

  《飞夺泸定桥》一课,抓住课题中“飞夺”一词,这一关键词语概括了全文的内容,提示了课文的分段思路。教学时,我紧紧抓住“飞夺”这个关键词语分以下几步设计:

  1、让学生自由读全文,想一想课文内容是围绕课题哪个关键词(“飞夺”)。

  2、再让学生找出哪些段落写“飞”,哪些段落写“夺”,从而给课文分段。

  3、分析“飞夺”的经过和原因。能精导一词,对拨通全文的课文亦有不少。

  这样抓住一个关键词来教,仅35分钟就教完了全文,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内容,理清了课文思路,又明确了课文中心,掌握了重点词语,真是一举多得。剩下来的时间,便进行片断练习。这样紧扣关键词教全篇,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突出重点,思路清晰,整体感强,学生学了印象更深刻。

  在小语教材中,可紧扣一词来教活一课的课文有不少。有些课文,课题就点明了关键词。如《精彩的马戏》,可紧扣“精彩”一词来设计;《珍贵的教科书》,可紧扣“珍贵”一词来设计;《富饶的西沙群岛》,可紧扣“富饶”一词来设计;《田忌赛马》一文,可紧扣“转败为胜”一词来设计。以一词带全篇,全篇皆活。

  二、抓重点句,读懂课文

  字组成词,词组成句,句词组成段,段组成一篇课文。课文是由诸多句子连缀而成的,这诸多句子,在课文中的地位不是平分秋色,而是有主有次的。有些文章的作者,常常在文中精心安排了关键句,或揭示题旨,或点明中心,或概括内容,或凝聚情感……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提纲挈领,以一句串联全文。

  《赵州桥》一课,以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一过渡段,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也揭示了文章的层次和思路。备课时,我抓住这个过渡段分以下几步设计:

  1、自读全文,划出概括全文内容的一句话:“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2、从这句话中划出两个重点词语:“坚固,美观”。

  3、找一找,课文哪些自然段写赵州桥的“坚固”,哪些自然段写赵州桥的“美观” ?(课文正是分以上两部分内容写的)

  4、想一想:赵州桥“坚固”,课文是怎样写“坚固”的?赵州桥“美观”, 课文又是怎样写“美观”的?

  这样抓住一句话来教,就把全文联结成一体了,有如用一条红线串联起无数珍珠一样。

  在小语教材中,能抓住一句串联一文的课文也有不少。如:《海底世界》一课,围绕“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的句子,这“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就是提挈全文的关键句;《嘱咐》一课,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样的句子,理解课文喻意,这是捕捉课文中心的关键句;《背篼》一课,有“山里的孩子,背篼里盛着一个勤劳的童年”一句,一个可爱的山村孩子的形象就会浮现在人们的眼前。而且每一段都有一句中心句……教句子,不在多,而在于精。精教一句,胜过泛教十句。

  三、抓重点段,拨通全文

  每一篇课文,是由若干个自然段组成的。有些课文,有明显的重点段,抓住重点段精心设计、指导,就可以拨通全篇;中、高年级有些课文的段落呈并列式结构,段落之间无轻重之分,也可抓住有代表性的一段精心指导,其余各段则略加指点即可理解。

  如:浙教版第十册第6课《再见了,亲人》一课,前面三个自然段,分别写志愿军与老大娘、小金花、大嫂的话别。三段的写法大体相同,都是通过回忆某些事来抒发中朝人民用自己的血肉凝成的深厚情谊。教学时,我着重精教第一段,并从第一段中总结出一种作者写作方法:记事抒情第二段、第三段则让学生自学,了解这两段记叙什么事、抒发什么情,然后朗读三遍,学生就能够掌握了。这样教,既节省时间,又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让他们懂得学习的方法,这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做到精讲。

  在小语教材中,能精导一段拨通全文的课文亦有不少。低年级的许多童话课文,故事情节大都有几次反复的特点,教师可重点指导一段,其余则只需稍加点拨。中、高年级也有不少课文,其内容的段落结构相似。如《小镇的早晨》一课,按恬静、热闹、紧张来写的,各段的写法基本相似;《美丽的大兴安岭》一课,按“春、夏、秋、冬”四季一一道来,各段的写法大体相同;《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写杨梅的形状、颜色、滋味的那三段,写法大同小异;《晏子使楚》一课,三次交锋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记叙。因此,教这些课文,大可不必平分秋色地逐段进行讲解,而只要精导一段,就可以拨通全文。

  四、攻破一点,举一反三

  我们一定要从繁琐的形式主义教学中解放出来,教课文要力求突出重点,简洁明了。紧扣一词,教活一篇;或抓住一句,串联整篇;精导一段,拨通全文或突攻一点,举一反三。要在“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上做文章。

  在小语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有关键词、关键句、关键段,但也有一些课文没有明显的关键性的词、句、段,教这些课文是否一定要逐段串讲串问不可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俗语云:“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教这些课文,教师头脑中应有“攻破一点,举一反三”的设计理念。但选择这“一点”是需要留些脑筋的,要考虑教材的特点,要考虑编者的训练意图,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综合敲定。

  如:教《景阳冈》一课,我考虑到课文内容易懂,但文中许多词语学生不熟悉,不理解。于是我便选定理解课文猜词意这“一点”作为突破口。我先示范教课文中的第一句话:“武松在路上行了几日来到阳谷县地面,离县城还远。”我在“行”、“地面”两个词下面打圈,要求学生猜一猜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学生猜出“行”是“走”的意思,“地面”是“这个地方”的意思。接着我告诉学生一种方法:猜读法。联系上下文猜一猜,就能猜中一些生僻词语的意思。接着我要求学生自读全文,每人至少猜三个词语,多多益善。结果学生猜出了诸如“店家”、“大虫”、“自谋”、“说时迟,那时快”……几十个词语的意思。紧扣一词,教活一篇的方法。

  从文中概括、提炼重点词为突破点。有些文章没有明显的突破点可选择,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概括提炼出教学突破点。如《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游览顺序记叙的,文中很难选择出明显的突破点,可这样引导提炼选择:

  1、预习了课文之后,金华的双龙洞有什么特点让学生概括说出。

  2、同学们用了下面一些概括双龙洞的特点词语:美丽、壮丽、壮观、奇妙、奇特、神奇等。至于哪个词语最贴切双龙洞景观,不是人工雕饰的,而是大自然的神奇伟力使然,因此用“神奇”一词概括最为贴切。

  3、双龙洞的“神奇”表现在哪些地方

  选择突破的“点”,要因课而异。如:《养花》一课的“趣”;《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课的“美”;《火烧云》一课的“变”;《别了,我爱的中国》一课的“惜别之情”;《飞夺泸定桥》一课的“勇”;《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的“爱”;《会摇尾巴的狼》一课的“装”;《草船借箭》一课的“足智多谋”;《西门豹》一课的“言外之意”;《一夜的工作》一课的“劳苦”;《瑞雪》一课的“景物特点”;《晏子使楚》一课中的“善于言辞,机智果敢”;《冬眠》一课中的“善于观察、思考、发现”;等等,皆可成为设计的“一点”。可以说,任何一篇课文都可以找到这样的“一点”。抓住“一点”突破,并形成训练层次,可以全盘皆活。这样教,看似小小,实则多多。

  讲读课文方法上不懈地进行改革、丰富和创新,使之灵活地运用于教学实践。其中最有效的是一点突破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的优化结合,从而使“一法为主,多法相助”的教学策略得以有效的实施,真正提高了阅读的教学的效率、质量。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努力探索学法指导的有效途径,有意识地把学法指导和学习品质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两者兼顾,才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才能逐步达到“用不着教”的理想境界。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让低段语文教学扎实有效    下一篇:谈课堂评价语的艺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