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发挥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9-03-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教学过程只有通过学生本人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得以实现。教学的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能否主动地投入,将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布鲁纳指出:“学生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只有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塑造学生的人格为基本特征,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主动发展、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和个性充分发展。同样,要实现课堂高效化,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学生个体积极、主动的求知心理、充分的语言实践,教师讲得再精彩,也不能转化为学生个体的能力,更谈不上智力和个性的发展。学生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主体,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才会显得生动活泼。

  一、         激发兴趣是重点

  日本教育家本地一说过:“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一开始就得到顺利发展的话,大多数孩子将会成为英雄和天才。”可见兴趣对学习的重要。心理学家也告诉我们,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态度,是积极认知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创设情景与各种活动等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乐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全神贯注积极思维。学习就不再是种负担,而是乐些不疲的享受。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提出“跳一跳,够得着果子”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自己得出结论,不断给予成功的机会,这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基础。

  二、         教学过程是途径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服务于主体,教学中要因“学”施“教”,以“教”导“学”,把课堂的主要活动归还于“主体”,以发挥其在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功能。

  1、导读提示    在自读质疑阶段,教师要精心设计由浅入深、适合各层次学生的导读题,指导学生领先自己的力量初步读懂课文。要加强巡视指导,着重培养学生边读边思,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及圈划批注、提出问题的能力。收集学生自读中出现的各类信息加以归纳整理,为下一步作准备。如教《雨中》导入新课后,出示要求:(1)自学生字。借助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2)正确、清楚地读懂课文大意;(3)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4)准备交流已懂或不理解的内容,要求在书上有关地方做好标记,并允许议论交流,使学生沉浸于主动探索新知的愉悦之中。

  2、指导点拨   在细读研讨阶段,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契机,精心设问,巧妙点拨,指导学生反复阅读,以读促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练读,并适时组织学习交流,要让多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参与语言训练。可利用师生评议,反馈纠正自读的结果,从而全面、深刻地领悟文章的思想内涵,品评文章的语言精妙、结构的完美,主动积累、运用积累。如教学《船过三峡》一课,课文中写三峡的山奇、水急、船险的段落,可根据3个小节结构相似的特点,采用“扶——半扶半放——放”指导学生学懂3个小节。第一节学完后,启发学生,总结学法——理清顺序、思考特点、品味词句、熟读背诵。接着,要求学生依照上面方法学懂其余两节。

  3、启发整理    自我回顾阶段,启发学生主动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启发学生自己去总结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

  三、         师生关系是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使学生“亲其师”,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是取得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的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者的那种教师。”教学民主化,可使学生能直言不讳地提出不同的观点,并展开讨论;老师以温和、商量的语气向学生提出“建议”,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多听听学生的想法、意见,与学生的新型师生关系;每个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都要有自己的位置和“角色”,形成互助、合作、友爱的融洽关系;再是为学生的个体活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情境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作用早有定论,诸如“情境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也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形象性、趣味性的特点和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在学生个体活动中,利用图片、音像、实物等多种媒体,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源,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信息,调动情感,促进思维。

  四、         把握质疑桥梁

  学贵有疑,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思考机会,要让他们多想想、议议,使其多种感官和谐活动,使知识转化为技能与技巧。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一开始质疑往往缺乏思考,问题比较单纯幼稚,这时教师决不能加以否定。在肯定其大胆质疑的同时,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学生就能发现富有针对性的问题,问题就能提到点子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能充分发挥出来。

  五、         课堂评价是关键

  为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进取的主体意识,要把“评价权”交给学生,组织讨论,要善于运用促成评价的诱导模式。比如:“你认为他(她)说得对吗?为什么?”“这样回答你满意吗?为什么”“对他的理解你的看法如何呢?”这样,把学生推上评判席,就能促使其在课堂教学中专心地听,认真地想,大胆地说,以提高教学效果。还要注意让学生把教者纳入评价范畴,对教者的教学设计、教学语言、教学评价,一旦发现不妥,可提出异议,并陈述理由,以体现师生间的平等。让学生逐步适应提问评价的答问模式。如:“我认为某某说得有道理,因为……”“我看这样理解不对,因为……”“这样理解不错,但如果再考虑一下,就会更全面……”这些评价语言的使用,不仅能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且能沟通师生、同学间的心理,使课堂成为大家直抒胸怀的“自由天地”,这不仅能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整体提高,还能促进其个性品质的协调发展。

  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化”应该成为现代化语文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我们的语文教学,在教师的主导下,从它的出发点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训练点,到教学最终的落脚点,都要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尊重他们的个性,发挥他们主体的能动作用。这样,我们就有可能达到: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高,学生的个性也能和谐发展。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发问    下一篇:让识字教学洋溢着生命的活力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