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引导学生开展合作交流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9-02-0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也是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的一个明显特征,合作学习适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它们喜欢在一起交流和讨论问题,用共同的视角观察事物,用共同的方式探究新知,知识和技能在合作中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合作中培养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那如何激发学生交流的积极性呢?教师就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让学生处于经常交流想法的课堂环境,促进学生自然地表述自己的真情实感。

  (一)、创设有趣的情趣
  通过编儿歌,讲故事做游戏、猜谜语、组织与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同作用,组织学生在活动中发展交流。
  如在教《泊船瓜舟》这首诗之前,我的导入是这样的:我们班不少同学对古诗挺感兴趣的是吗?学生说:“是”。我说:既然是,那老师得考考大家乐。现在正是春暖花开时节,还记得我们背过那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吗?谁能背出?比一比哪组背得最多。于是学生会展开讨论,背出《春晓》、《小池》、《绝句》等。以问题情境来进行组内合作,是可以不断促进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观念,通过竞争的机制取增强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所以在小组学习后全班交流的时候,老师关注的一定要是小组的意见并非个人,评判也应以小组为单位。
  (二)、创设想象的情境
  在一次作文课上,我出乐一个题:《假如我是一只鸟》,让学生发挥想象。起先,学生说出只是肤浅的东西,教师要求各组拓展视眼,根据生活实际,采取多种思维方法,为它们交流奠定乐切身的体念,过乐一会儿,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取名胜古迹游玩;有的说可去见远在他乡的父母;有的说可以为人民做好事;甚至有个别说去告诉美国不要欺负其他国家……学生的思维活跃,收到预期的结果,从而也让它们在交流中获得共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创设辩论的情境
  学生都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都希望自己在个方面能脱颖而出,引起大家的注意,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我在上课时经常让学生辩论。记得我在上课文分段的时候,学生时常出现不同的答案,我没及时回答答案,而是让它们在讨论,分别说出自己的理由。在辩论的情形下,能再大限度地启动学生的思维,在辩论的氛围里有助于学生清晰地、有理有据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促使思维更加深刻。
  (四)、创设开放的情境
  开发的问题情境为学生的交流提供乐大量可以选择的信息,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爱好选择不同的知识。如教《小小的船》这一课时,允许学生自己小组组合,这种训练要求给了学生很大的空间。我是这样安排的,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同学可以组成一组;爱朗诵的同学一起吟诵,一起尽兴;喜欢查阅资料的同学可以把课前准备好的文字资料、图片等拿出来交流;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在一起画诗中的景物;如果有别的方法也课组成一组讨论。
  这样,教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爱怎么学就怎么学。他们的观点充溢着小组情感和体验,这种开放性的小组讨论,既领悟了诗歌的意境,有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总之,让学生形成了个性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创设探究的情境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诗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实验、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形成探究的前提。如在一堂《烧纸船》的作文课上,教室准备好有关材料,请学生谈谈本次烧纸船的结果(纸船最后会怎样?)。有的学生回答:“完好”,有的说:“一定会烧毁”在他们的争辩后,学生分组实验,得出答案的确有两种。当纸船里的水未烧干之前船是完好的;但水干后,船将会被烧毁。这样,老师让学生分组实验去弄个究竟,营造了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讨论实践的积极性。
  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常常是以小组学习的形式来体现,但在合作交流是有几点要引起我们的思考。
  、学生在小组交流时,先要独立思考。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应当时培养有独立行为和独立思考的个人。”新课程的目标也是如此,在出现问题后,不要急于组织要求学生讨论,应当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让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在再参与讨论,在讨论时成员不能盲目听从“优生”,这样才能达到小组学习的效果。
  、合作交流时,不需要明确固定的角色分工。我感到:不能形式化太强,要有一个好的机制,让小组内的成员发言机会平等,让小组合作交流有序地进行,是非常必要的。
  、学生合作交流时,要有充分的时间讨论。我们提倡提供给学生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探索性,而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应有一定的时间。如果在很短的时间讨论具有一定思维要求的问题,显然是形式主义,既然让学生讨论探究,那就大胆地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发展小学生“统计观念”的思考与实践    下一篇:浅谈激发农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