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美”在新课程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9-03-2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的确,美就是生活,美就是新意。在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过程中,更是让人真真正正的欣赏到了那无处不在的美:外观美,图画美,课文美。这就迫切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的挖掘教材中的美感,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审美的乐趣中获得形象地感染,精确的体验,智慧的启迪,带领学生充分的感染美,体验美,表达美,创造美。

  一、 在丰富形象中感染美

  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的结合,可以使小学语文教学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利用情境向儿童展示的是可感的生活的场景,生活的画面,音乐的旋律,角色的扮演或是实物的演示,这些具体生动的形象,为儿童理解语言做好认识上的准备。在进入情境后,儿童作为审美主体,通过感觉与心智去感受,去体验。引导学生用他们的眼睛去凝望,用他们的耳朵去聆听,用他们的心灵去体验……在形象的感染中他们渐渐地感受到作品赋予的美,一种轻柔的美,一种壮阔的美,或是一种崇高的美……

  如在教学《看菊花》这篇课文时,在课前可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会欣赏路边的花,并组织一次集体的看菊花活动,欣赏公园里千姿百态的菊花,在指导观察时可充分地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探究菊花的生长成因。上课时,可通过实物演示加以导入,发问:“小朋友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你在哪里见过这种花?”生回答后,师可再度发问:“那你们见过的菊花都是什么样的呢?能用你自己的话来说说吗?”充分启发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后,教师就用声情并茂的语言美美地描述菊花的形象,这样子,利用学生对菊花形象的回忆和愉快的情趣,激起了学习的兴趣。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仍以“美”字入手领着学生进入情境,可出示课文挂图,同时配合教师描述性的语言,让学生从菊花美的形象中理解富有美感的词语,还可指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菊花,融入课文情境中,通过菊花这一典型形象感染美。

  二、在真切情感中体验美

  学生在情境中感染着形象的同时,教师的语言描述不仅支配着儿童的注意,而且促使儿童美感的愉悦,愿意对情境这一客体持续地注意,主动地接受,从而产生或满意的,或愉悦的,或悲伤的,或热爱的,或憎恶的,或愤怒的态度的体验,体验到真情实感之美。

  在学习描绘祖国美景的课文时,可通过家乡旅行进入情境,徜徉其间,感受祖国山河的秀美与壮美,产生对祖国山河的爱恋之情。如教学《东方明珠》这篇课文时,可这样导入:“小朋友们,在上海有一座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高塔,你们知道是什么塔吗?”(东方明珠)想去那儿看看吗?那就请小朋友们随着老师的描述一起飞往那神奇又美丽的上海吧!“师情境描绘,让学生充分进入到旅行这一情境之中,为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所吸引,使学生的情感与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体验到山河之美,真情实感之美。

  在学习典型人物的课文时,通过教师深情的语言描绘,结合恰当的音乐或画面,创设想象情境,越过历史长河,缩短时空距离,让课文棉鞋的人物形象呈现在孩子的眼前。如教学《怀素写字》时,可这样揭题:”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写字吗?“生回答后,师继续发问:”在我国古代有一位和尚和我们小朋友一样爱写字,知道他是谁吗?“生回答后,师相机出示怀素的图像,相机告诉学生画中人物的名字,随后道:”可就是这样一位爱写字的小和尚,长大以后竟成了有名的书法家,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那就让我们一起回到古时候,去请教请教怀素和尚吧!“配以古典音乐渲染,师相机范读。这样在音乐和语言的渲染下,让学生真正的置身于那个年代,与怀素和尚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自己的真切感受体验到零距离之美,语言文字之美。

  三、在生动角色中表现美

  教材内容往往和学生生活的经验是相关联的,教学时,教师要想办法将课文的意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沟通,这样就会唤起孩子的亲切感,使孩子情不自禁地进入意境,担当角色。”生动的角色“具有无比神奇的魅力和神通广大的本领,它能使无声的教材语言成为有声的画面,学生通过角色体验把自己理解体会的”美“展现给大家,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如《秋姑娘的信》在进行朗读训练时,在学生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入自己喜爱的角色有感情地表演读。从学生丰富甜美的表情、天真烂漫的动作,充满稚气的话语中,教师感觉他们就是秋姑娘感召下美丽可爱的大雁,青蛙,松鼠,山村孩子等等。充满童趣的角色表演读,不仅训练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能力,而且也展现了学生渴望美,表现美的强烈愿望。

  四、通过二度开发创造美

  曾有哲人云: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一直在设计,一直在实践,一直在创造着伟大的梦想。教材的二度开发也正是设计,实践,创造伟大梦想的过程。陶行知先生早在1919年即提出:”敢探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创作时,目光要深;开辟时,目光要远。总起来说,创造,开辟都要有胆量。在教育界,有胆量创造的人,即是创造的教育家;有胆量开辟的人,即是开辟的教育家,都是一流的人物。“创造的快乐是一个人众多快乐中最高层次的快乐。形象的感染,情感的体验,不仅为学生思维提供了”能源“,而且热烈的情绪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进入最佳状态,学生潜在地创造美的能力易于表现出来。教材的二度开发就是这样激起了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如教学《秋姑娘的信》时,教师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导学生在秋姑娘的带领下走入那秋意盎然的景象中:”在秋姑娘的抚摸下,片片枫叶信飞向了大雁,青蛙,松鼠,山村孩子,假如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现在最想说什么呢?“”你觉得秋姑娘还会给谁写信呢?“”如果呀要你给别人发信,你会用什么发呢?“教师以学生的生活经验来描述自己独特的想法。教师及时设计想象训练,让学生感受春天给万物带来的喜悦,体验创造美的乐趣。学生的创造才能得以施展时,教师及时表扬,激发创造美的热情,并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引导他们开动脑筋,用画笔把秋姑娘发信时的场面表达出来,从而逐渐产生创造美的意识。

  精美的教材,丰富的形象,真切的情感,生动的角色,二度的开发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这足见新课程之魅力;同时”美丽“的新课程使我们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发现”美“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任何一项学习活动中,从而兴趣盎然地去欣赏美,感染美,体验美,表达美,创造美,在”美“的享受中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新课程理念与运用语文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试论新课标指导下的古诗教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