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高中语文有效教学之有效提问及激励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2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江苏省射阳中学   曹海涛

  内容提要:有效教学是个高效的师生互动的生态系统。教师的作用应从知识的“讲授者”和“供给者”转向进行有效教学的“提问者”和学生活动的“激励者”。这对高中语文老师来讲是新的机遇,也是新的挑战。本文就有效教学中的有效提问及激励艺术,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谈谈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  有效教学  有效提问  激励艺术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高中语文教学,几十年来纷争不断。赞颂者、抨击者都不乏其人。平心而论,语文教学中的确存在着“少慢差费”的问题,这也一直困扰着语文教育工作者。这种问题的实质,就是偏离了高中语文教学的宗旨,偏离了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有效教学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的教学理念,是既重效率又重效果、更重效益的教学活动;是以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为基础,在师生互动中通过教师的常规教学行为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提高,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从这个定义看,有效教学是个高效的师生互动的生态系统。从老师的角度应进行有效教学设计,进行有效“讲授”和有效“提问”。只有教师由原来的“供给者”转向“激励者”,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地亲自去发现学习,成为“发现者”和“建构者”。这里又存在着教学激励艺术的问题。

  二、有效提问的方法和原则

  无论“讲授”多么有效,教师若想有效地激发学生“投入”学习,则需要有效地“提问”并“倾听”学生的声音,使教学保持某种“互动”的、“对话”的状态。

  有效提问要求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并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教师可以讲授,也必须有一定量的讲授。教师作为“供给者”、“提供者”的角色可以弱化,但不能消失。同时有效教学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所以教师可以讲授,但教室里不能总是只有一个声音。

  哈佛学者尼普斯坦教授对有效教学进行过长期研究,提出善问“十字诀”,这“十字诀”是:“假、例、比、替、除、可、想、组、六、类”,应该说是有效提问的宝典,用好这“十字诀”,会让学生更加主动、有兴趣地学,富有探索性地学,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孕育创新精神,推动民族发展。

  有效提问需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当教师的提问缺乏基本的开放性时,教师的提问不仅不能给教学带来生机,反而对课堂教学带来满堂问的干扰,满堂问与满堂灌相比,虽然形式上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但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不承认学生是可以自主学习的人。如果用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鼻子走,用只有惟一答案的问题领着学生朝同一方向迈进,学生就没有了自己,没有了自己的方向。这种满堂问只会淹没了教学重点,挤占了学生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满堂问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教师并没有领会学生,没有领会只因为没有倾听。很少人会想到:真正有效的提问,原来只是倾听。学生一旦主动学习,教师的责任就由讲授、提问转换为倾听。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资源。倾听是一种对话,好的对话者总善于倾听。这需要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等待的时间,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反馈。关键的策略是,要让学生感觉教师在等待和倾听。

  课堂提问要让学生有收获,老师的问题必须是开放性、探索性的、有一定思维深度的。在教《祝福》时,我让学生从以下两个问题中选择一个探究思考:1.祥林嫂嫁给贺老六后,为什么“人们仍然叫她祥林嫂”? 2.小说中除了表现夫权对妇女的束缚外,还有表现族权、神权对妇女的迫害的情节,请你找出相应的情节。提出的这两个问题有一定的开放性,问题所蕴含的思维有一定的深度,这样的教学又不偏离教材。“人们仍叫她祥林嫂”这个一般学生不会关注思考的问题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探究的结论是原来夫权族权的阴霾从来就不曾离开祥林嫂。这样的设计,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本意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作品的思考能力、审美能力。因此,高中语文课堂上的教学问题的设置,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发射性,保持一定的难度和质量,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千万不要进入“大问小问满堂问”的教学误区,导致高中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

  “启发性”是课堂教学有效的标志和灵魂。《论语·述而》篇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为我们展示的是一种因问题而引发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积极求知的状态,句中“愤”如按求通未得之意,则“悱”可释为欲言未能的意思,全句概括的是一种由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学习情景。在学生有思考有疑问并且正想追问、而又苦于不知怎样追问之时,作为高中的语文教师的我们,应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教学问题的精心设置。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要启发学生的自觉性,教师应该诱导学生,最好要使学生对学习具有强烈的动机,并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和需要,进而能够主动积极地钻研。杜威推崇卢梭这一教育思想,并在《明日之学校》中提出,学校中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去发现获得知识的方法。

  老师在提问时不仅要注意问题的知识性,同时还应该考虑提问的艺术性,尽可能多一些幽默感和趣味性。

  三、有效激励

  有效的提问必须有学生的参与。提问前后的激励是否有效才是关键。

  著名心理学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按照马斯洛的观点,如果希望激励某人,就必须了解此人目前所处的需要层次,然后着重满足这一层次或在此层次之上的需要。所以要激励学生,也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

  1、尊重学生、调动兴趣   要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就必须研究、掌握学生的兴趣与需求、研究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切实把握学生学习的自由度。也就说,我们应该以设定恰当的学习自由度为基础,实现对学生的尊重。 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双边活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出于学生的“愿意”,而不是“被迫”,而 “愿意”又来自于对事物或活动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以激励起学生的“兴趣”,把僵化呆板的课堂教学变为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

  2、创设恰当的课堂气氛   恰当的课堂氛围是激励学生的主阵地。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和动机,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对学生学习起着潜移默化的导向和促进作用,因此,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保障。良好的课堂气氛来自于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巧妙地利用课堂上随机出现的情境变化,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师生的合作与情感交流;适时调整活动内容与教学策略,则能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产生交流的欲望。分组讨论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表现自我的有效方法。譬如把识多音字、划出生字词、标重点句段等任务下放给小组完成。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参与机会是相等的,他们互相探讨,互相纠错,既有个体的发现,又集体的探索,更有不同观点的争论。通过讨论,学生积极性提高了。鼓励小组讨论自学。既达到了教学目标,又促进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自学。宽松的课堂气氛,容易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并产生明显的教学效果。

  3、让学生品尝成功 一旦学生在学习中品尝到成功,就会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和愿望。因此,教师应该尽可能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欢娱,并巧妙地加以利用,帮助学生实现“参与――成功――参与”的良性循环,使学生持续保持自主参与学习的动机。 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热情的鼓励,都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和成绩的肯定,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

  4、有效激励的方法技巧应综合运用。如采用多样的激励情势、创造表扬机遇、扩大表扬面等。一般来讲,对中学生的评价应该表扬、鼓励多于批评、指责,这样能更好地激起学生积极学习的动机。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以正面鼓励为主,要充分相信每一位学生能够“掌握”,激励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引导和激励。 实践证明,教师掌握了这些激励的方法,教与学都变得轻松多了。

  参考书目:

  《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

  《卢梭教育思想述评》 腾大春 人民教育出版社

  《杜威教育论著选》杜威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互动对话 灵动教学    下一篇:返回语文本色 打造有效课堂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