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生物论文

用微课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效率

所属栏目: 生物论文  更新时间:2020-07-2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陈彩娣

  “今天你微了吗?”时下已成了一句流行语。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微文化”悄然诞生,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微群落——微博、微信、微访谈、微电影和微小说等。随着平板电脑与手机无线上网的普及,人们的学习将随时随地进行。由于时间是零碎的,在这种背景下,微课可以满足要求,其优势在于可以借助移动技术和设备,使学习者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多种方式学习任何内容。早期微课仅供教师培训使用,目前已经拓宽为针对学生的教学形式。“微课”是指时间一般为5至8分钟,最短不宜少于3分钟,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的小课程。从大小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为几兆到几十兆之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每个微课作品除了微课视频外,还必须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微课亮点介绍(可包含反思、点评、学生反馈等)、教师简介等,视频格式采用流媒体格式(.mp4或.flv或.wmv),以方便学生流畅地在线观摩或灵活地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笔记本电脑、手机和MP4等)上,随时随地利用零碎的、短暂的时间进行学习,体现个性化需求。

  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教学中某个环节、主题的教学活动,而且内容更加精简,学生能够以菜单式选择的个性化学习平台。而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中,有一些微观或宏观内容,需要借助动画或视频来模拟,微课可以借助这些材料再加上教师的讲解,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环境。对于实验还可以将正确的实验过程录制成微课,其中对常见的失败原因进行总结与归纳,以供实验不成功的学生参考。因此可用微课再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效率。

  一、利用微课直观生物的微观世界

  “微课”是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的教学过程,目的是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同时帮助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如上课时没有理解的知识或课后作业中遇到的难题。生物学中有大量微观知识,这些知识的理解需要借助其他技术手段,但由于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不可能在课堂上完成这些实验或操作,但可以利用动画模拟、图片展示和实验录像这些直观的教学材料来解决。

  在生物学微课制作中,教师要尽可能利用直观的教学材料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微观知识。在“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DNA复制”“基因的表达”和“PCR原理及应用”等微课中笔者使用了动画模拟。在“细胞膜的结构”“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DNA分子的结构”“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等微课中则应用了3D模型与图片等材料。“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微生物培养”等微课则利用了实验录像来处理。通过这些直观教学材料的展现,能够使学生从具体到抽象,能够从生物学概念的发生过程中建构概念体系。

  二、利用微课资源解决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生的接受能力存在个体差异,为了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可以将教学难点的讲解过程录制成微课程,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课堂上没有掌握的知识,从而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如有关遗传概率的计算方法、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技巧等内容,有的学生通过听课就能够掌握,而有的学生只能理解一部分,这样可以录制与课堂同步的重点内容讲解微课,来满足这些学生的需求。

  教学难点往往是教学中耗时最多,也是教学在备课中投入精力最大的一部分教学内容。因为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同,即使教师想尽办法来突破教学难点,但也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理解难点知识。借鉴微课资源平台,则会呈现另一番景象:因不同的教师会基于自己对难点的理解,制作成不同的微课,这样对同一个教学难点就会形成不同的解决方案,学生只要通过网络搜索,就可以获得多方面的帮助,总有“一款”微课适合学生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课堂上用更多的时间讨论、解疑、分析和比较,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深度。利用讲授型微课,帮助学生“围剿”教学难点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且,越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网络上的微课教学资源也越丰富。在网络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进行诠释,保证重、难点顺利突破。

  三、利用微课实现分组实验

  近年来随着高考对生物学教材中实验的考查力度不断加大,高中生物教师越来越重视实验教学。将生物教材中的实验设计成微型实验,要求学生先熟悉并理解教材中的实验,再完成微型实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将教材中的户外实验改成课堂实验,缩短实验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教材中部分实验难度较大,通过模拟实验情境,降低实验操作的难度。例如高中生物必修一“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空气中CO2的浓度、土壤中水分的多少、光照的强弱与时间长短、光的成分、温度的高低等,都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外在因素。学生探究时会出现多种情况,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可引导学生从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三方面探究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可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探究一个因素。各小组先作出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方案,然后作出预期结果。小组展示各自方案,之后小组间互评。

  如果探究活动的某个环节有创意、有想法,教师应认真思考及评价。每个小组展示、互评后,教师分别播放相关的微视频。根据观察的结果和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各自的结论,进行表达和交流。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小组展示、互评后,再根据教学实际,选择播放微课,具有较大的互动性和针对性,避免了整堂课都用PPT教学,避免PPT“绑架”课堂的情况。

  四、利用微课开设高三“微专题”

  在往年的高三复习中,笔者按照传统的专题形式组织复习,如“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植物的新陈代谢”“细胞的增殖”“遗传的物质基础”等,由于复习时间跨度大、学习材料缺乏新颖性,造成很多知识点盲目、机械地重复,导致学生产生“审美疲劳”,从而出现高耗低效的现象。而近年笔者尝试利用“微专题”穿插其中,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如教材中各种各样的酶,很多学生分不清各种酶的功能。笔者选择了“不同种类的酶具体应用”这一微专题,先让学生默写高中阶段所学过的酶,然后让学生分组汇总,最后由老师在PPT通过列表比较的形式,提示各种酶的功能。这样,学生弄懂了与DNA复制有关的酶是解旋酶、DNA聚合酶;与转录有关的酶是RNA聚合酶;与翻译有关的酶是蛋白质合成酶;与逆转录有关的酶是反转录酶、DNA聚合酶;与基因工程有关的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与植物细胞工程有关的酶是纤维素酶、果胶酶;与动物细胞工程有关的酶是胰蛋白酶。

  总之,微课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前、课堂、课后的应用,能够再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强化学生学习能力,节约教学资源等优势。微课给学生提供了可供选择的课外学习内容,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多屏互动技术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