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浅谈师生关系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20-07-2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方面,同样是教师与学生教育过程中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最基本和最主要的人际关系。

  其实从不同的方面看待师生关系会有不同的结论,以往师生关系研究的模式就有:第一、认为师生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李以庄认为:“师生关系是从人类血缘关系中分化出来的一种社会关系,是从人类父母和子女血缘关系教育功能社会分化出来的一种社会关系、职业关系。从历史上看来看,师生关系经历了道德关系、等级关系、教学关系,契约关系,虚拟关系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后一种阶段的关系既继承了前一阶段关系的合理因素,又发展出前一阶段关系所没有的内容。”这种从纵向人类历史角度认为师生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的观点具有合理性。第二、认为师生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其核心内容是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这种观点的哲学依据是特殊和普遍辩正统一。第三、认为师生关系是一种心理关系,王耘和王晓华就认为:“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以情感、认知和行为交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这种观点对教师和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给予了重视。第四、认为师生关系是这几种关系的结合,如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结合、人际关系和心理关系的结合、社会关系和心理关系的结合等等,这些观点都试图从全面的角度来把握师生关系。

  我认为师生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包括社会、政治、经济、道德、文化等关系的网状结构,师生关系不能脱离时代历史境域而单独存在。因此,师生关系是在时代历史语境下主体精神之间的一种理解关系。如何理解师生关系,就要抛弃一种理论预设:把师生关系看成是一种对立、分割式的关系。

  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对教育工作有相应的结果或者影响。学校中的教育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的维持下进行的,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结果,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使教师能够满腔热情、专心致志地把每一堂课上好,学生也会对这位教师所授的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对教师敞开心扉,互说心里话,教师会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反之,紧张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对教师的教育产生戒备和抵触心理,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造成学生的封闭心理或逆反心理,找不到成功的阳光,使教和学的关系难以协调,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构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素质教育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现代教育更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更注重学生的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只有通过他们之间的相互配合,合作交流,才能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才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树立教师威信,桃李满天下。

  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不复杂:一方面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另一方面是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信赖。师热爱学生,主要是受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观点、职业道德和事业心的支配,富有理智特征。而学生的尊师,则是对教师爱生的回应,往往是根据个人的主观判断和情绪体验来决定,更富有情绪色彩。因为尊敬和信赖,学生更多地表现出主动参与的激情。具体老师要怎样做呢?那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更新教育理念,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课堂不单是老师一展才华的舞台更是孩子们童心世界的展示台。课堂上教师不能居高临下扮演不可挑战的知识的权威的角色而应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真正的俯下身子和学生心贴心,听听他们心中的疑惑,了解他们的喜怒好恶。

  二、以爱为本,多一点尊重和信任。

  爱心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的爱来源于对学生深刻的认识和了解。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学生年龄虽小,但也有着同成年人一样的情感世界:懂得快乐与痛苦、羞愧与恐惧,有自尊心和荣誉感。教师对学生应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躁;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

  三、发扬民主,讲求一点“参与效应”

  教育家罗杰斯认为,教师的态度可以决定教学的成败。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安全、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成功、快乐、友爱的享受

  四、注重个性,多一点欣赏眼光。

  一名成功的教师总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和积极的心态投身于教学活动。教师真诚的期待不仅能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而且深刻地影响着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发展。

  在一些经济相对没有那么发达的地区师生关系存在一些问题:情感关系方面;师生间的地位和心灵“代沟”超宽、超深。其实还是学生观的问题。我是老师你是学生,是教与被教的关系,是父子母女关系,是君臣关系,我们之间地位不一样;我教你学,“知识就是权威”,你学的是我的知识……教师很难接近,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教学上是填鸭和被填鸭的关系,教育上是老鼠和猫的关系及其派生的一系列现象,显示出当今我们农村教育的“越位”“缺位”“错位”问题之严重性!法制意识淡薄,是教师侵犯学生权利的内在原因。过多筹划包办,是我们限制学生独立的潜在隐患。师德品质欠修,“教师形象”失掉应有的光辉和魅力。

  作为一个教师,必然需要学生尊重、爱戴和亲近,教学效果才能因之而如愿,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明证。而要得到学生的爱戴,教师就得具备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具备内在的人格魅力。师德修养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但现实的情况同样不很乐观。此除上述所提的热情、真诚等师德修养之外,还需谈及的是少数教师的仪表不讲究,言谈缺乏风趣,行为很不检点的话题。在一些农村中小学校园内师生接触,教师域,更何况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其原因显得更为复杂。近年来的教育体制改革,给每一位教师带来实现自我的好机会,也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教师为了“为人师表”,常常超负荷运转:学生分数、升学率、巩固率,以及在职进修,竟聘上岗……不少教师在应对来自主管部门、学生家长、社会评价等方面的压力,往往“载不动许多愁”,必然导致心理的不堪重负。此外,国人重义轻利,安贫乐道的传统思想与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及教师工资待遇、社会地位等现实,两者间产生碰撞,一些教师的孤独、无助、贫困、焦虑、抑郁。自卑乃至绝望心理油然而生。这严重的心理问题,很有可能成为教师残暴学生的间接原因。

  新《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

  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下一篇:小学教育中教育游戏的应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