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呼唤课堂合作学习的生命力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23-06-0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新课程理念带来学习方式上的变革,即“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双边的活动过程,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教和学是一对矛盾,其中的主要矛盾是学生的学习,只有学生真正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发展了个性、培养了情感,教学活动才能算是成功。课堂教学的效益体现,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到多少,而学生学到多少取决于他们对课堂教学参与的热情和主动性,在于他们积极思维的程度。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充分地思考,教师的努力才能取得效果。基于此,我们的课堂进行了小组的合作学习,但一年多时间下来,我发现我们的课堂合作学习已逐渐流于形式,慢慢失去了生命力,学生也不像原先那么热情主动了,那合作学习的生命力哪里去了?结合自身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谈一些关于合作学习的教学感悟。

  (一)落实课前预习,使合作学习得以深入

  古人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陶行知先生则更简洁地指出:创造始于问题。真正的知识就存在于疑处。李镇西老师在教学中提倡学生对所有课文养成“四问”的习惯:1、写了什么?2、怎样写的?3、为什么这样写?4、还能不能写得更好些?正如著名的教育家顾名远先生所言“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学习中只有大胆地提问、质疑,学生的主体意识才会得以发展。我们正好可以利用预学案,用好“质疑”这一环节,让每一小组的组长利用课间做好记录,并归类筛选出2-3个有价值的问题,用于课堂小组合作讨论。面对学生的质疑,做教师的不能采取漠视或压制的态度,要给予这一行为以充分地肯定,并激励其进一步地思索。问题意识其实是主体意识的一个突出方面。

  同时一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舍得给时间,不能让小组学习流于形式,才讨论一两分钟甚至不到一分钟,教师就拍手叫“停”,这时学生根本就没有来得及思考,对问题的理解还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久而久之 “人云亦云”,学生就会逐步形成从众心理;有些同学在表达完自己的意见就算完事,对小组中其他成员的意见常常不置可否,讨论无法深化。这种合作是只注重形式而不重视实效的假合作,只会让合作学习趋于形式化,浮于表面。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教师也要参与到小组的学习中,给学生指点迷津,帮助他们走上合作学习的正轨。组长要确保每个组员都有发言的机会,每个组员也要尽到责任,想方设法发言讨论,对于组内内向的学生,组长要学着给他创设机会,让他在这一过程中有所收获和成长。使每一个学生不断地得到通过自己的探索而获得的成功的体验,使他们的努力得到正强化。

  (二)重视评价,使合作学习得以延续

  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他们往往具备合作交流的某些条件和要求,成为小组内最活跃的一分子,他们的潜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而学困生由于没有养成预习新课的习惯,独立思考能力较差,在新知识的探讨中,往往没有主动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他们就成了听众,往往越过了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权利。而在评价时只关注了小组学习的结果,不注重合作学习的过程及学生个体的学习效果,教学中没有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合作学习还有待改进。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小组内也要进行激励式评价,要对组员发表的意见由组长或其他组员适时加以积极的评价,对组员取得微小的进步进行肯定性的表扬等,对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思维的闪光点,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更要及时地予以赞扬和鼓励,这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成就动机和社会动机,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使他们的思维在创造精神的鼓舞下得到充分的发展。

  合作学习,其实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在老师的引导、指导之下,以“讲得最少”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学生的学习向良好的方向发展。我们的教学不是机械的灌输,更不是对学生学习的简单的代替,而是对学生学习愿望的呼应,学习问题的解答。这样的学习是学生真正在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也就在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体现出来了。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下一篇:校园欺凌现象及其防治策略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