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物理论文

浅谈中学物理学习心理和思维特点的具体表现及对策

所属栏目: 物理论文  更新时间:2022-01-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初中学生学习物理有时会感到很困难,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教材的内容较难,当然也有教师教学上的原因,但根本原因还是由学生学习物理时的心理和思维特点所决定的。从教育学角度来说,就是学生在认知过程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导致知识断层,出现学习障碍。由此可见,从心理和思维特点入手,摸清思维障碍的具体表现及原因,积极采取对应措施,对于培养孩子能力,提高物理教学成绩是十分重要的。结合这几年教学实践的具体感受,我谈点认识。

  一、中学物理思维障碍的具体表现

  1.错误的生活经验在起作用

  学生是从初二开始学习中学物理的,但在他们学习物理之前,已经接触到了大量的物理现象,形成了一些初步的观念或者说经验。这些经验的积累大多数是自然形成的,是缺乏引导的。有些生活经验是正确的,对学生有积极地促进作用,而有些生活经验是错误的,往往导致他们进入思维误区。这种错误的心理倾向妨碍了正确的物理概念的建立。比如学生在学习平衡力这块内容时,有道题是这样的:“小明用力推车,但是没有推动,则车受到的摩擦力推理(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绝大多数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就会认为推力小于摩擦力所以车才不会动,而用物理知识来解题时,应该这样分析:因为车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必然受到平衡力作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摩擦力应等于推力。还有一道题是说人将篮球投掷出去后,篮球在空中受哪些力(忽略空气阻力),很多学生会认为除了受重力之外,还会受一个手对篮球的推力。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不能不说是心理因素或错误的生活经验所致。他们还不习惯从物理角度分析问题,而是想当然的用生活经验来解释。

  2.仍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弱

  初中阶段学生多喜欢形象、直观的观察和认识客观事物。习惯于形象思维是这个年龄阶段学生认知的主要方式,也是他们思维的重要特点,而抽象思维则是他们的弱项,至于逻辑思维更是他们不容易做到的。

  初中教材中比较直观的,对思维能力要求较低的内容,如声现象、热现象、用电常识等,学生一般都能较好的掌握。而教材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内容,如液体压强、浮力和电功率等内容,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在河南历年中招题中出错较多。比如我让初二学生分析2012年河南中招卷12题时,题意大致是这样: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鱼缸甲和乙,盛有适量的水,把一个橡皮泥做的小船放入乙后,小船处于漂浮状态,此时两鱼缸内的水面刚好相平。然后把它们分别放在台秤上,让判断台秤的示数变化,结果很多人分析不出来。

  3.套用公式,导致思维偏差

  所有物理量的计算公式都是基于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前提下而建立起来的,在使用时也要根据具体问题依据物理概念、物理规律而科学的使用相关的物理公式,不能一味的不看条件而生搬硬套公式,导致最后得出错误的解答。套用公式的错误主要体现在电学、压强、浮力公式的错误。例如,在2012年郑州二模考试中最后一道题让求校车对地面的压强。给出一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在表格中提供的信息是6个轮胎,很多学生都知道压强公式P=F/S,但是相当多的人直接代入的是一个轮胎的面积或四个轮胎的面积,由此可见,学生就没真正理解该公式的物理意义。还有另外一个例子,在利用欧姆定律时,尽管老师一再强调要一一对应,但仍有很多学生会张冠李戴。这就说明了学生在运用公式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经常撇开公式的物理意义,忘记公式所表达的物理现象之间的具体关系,因而造成了运用公式分析问题的思维偏差。

  二、结合以上表现改进的具体措施

  1.抓住本质,强调陷阱

  先入为主的生活观念,错误经验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们可以在讲解概念规律时,展开充分的分析讨论,抓住其本质特征,明确其形成的过程,以达到对概念内涵的准确理解和掌握。比如前面提到的人推车没动,问摩擦力和推力大小问题。用生活经验去解释肯定是推力小所以才没推动。但在我们讲解过二力平衡后,这道题就可当做纠正学生错误生活经验的典型例题。一定提防学生这就是陷阱,逐步引导学生通过激烈的思维挣扎,跳出陷阱,认清错误的根源,获得正确的感知。

  2.重视演示,强调过程

  为更好地培养学生思维,一定要重视物理的演示实验,通过演示实验创设物理情景,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然而,这种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结合相联系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应用物理实验,展现物理图景,重视表象作用,方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我们可以巧设疑点,激发求知欲望。比如可通过有趣的问题,启发学生认真思考,达到“愤悱”状态,通常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设疑:(1)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陷入适当的困境,促使学生去认真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在这个创造的思维活动中,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同时培养了学生创造力。创造欲是学习的动力,创造活动可激起学习的乐趣。(2)通过不断追问来创设。思常常由疑而起,疑必有思,“疑者,觉悟之机也。”没有疑作学习的先导,那么学生学起来只能是肤浅的。(3)通过新旧知识的逻辑联系来创设。为了掌握物理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条件,由已知导出未知,使学生由生疑、质疑到解疑。(4)通过类比和联想来创设。在培养思维的过程中,教师决不先当裁判,先不下结论,而要通过类比、联想,尽量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5)通过生活实例和物理故事来创设。物理课是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如果适时的把设计好的生活事实和妙趣横生的物理故事不断提出来,这就如一阵春风,吹起学生思维的波澜,引起学生思考、争议和迷惘,在学生切磋琢磨中,教师伺机启发,点燃他们从已知到未知的“导火线”,使学生茅塞顿开。

  总而言之,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只有通过长期的、科学的、反复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才能较快的提高。

  3.必须重视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引用与建立

  为克服因套用公式引起的解题错误,在物理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建立物理公式的全过程,理解和掌握使用各物理公式的背景和条件,遇到具体问题一定要具体分析,不能盲目的乱套公式,否则结果会将大相径庭。除了重视概念的建立外,必须经常给学生提醒注意事项:比如说求平均速度时,一定指明是哪段时间哪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在应用欧姆定律时,一定注意电压、电流、电阻是针对同一段导体来说;在应用功率公式时,所用时间跟这段时间所做的功也要对应起来。

  总之,要实现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要教好物理绝非易事,但也绝不是高不可攀,只要教师在教学时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学科特点,同时考虑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的心理和思维特点,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转化,不断更新知识,更新教法,改变观念,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和科学的评估考核办法,我想就一定能把物理课教好学好,所培养的学生也一定会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为社会作贡献。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关于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几点认识与探索    下一篇:浅谈中学物理“导学案”的编写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