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幼儿园教育论文

如何帮助农村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所属栏目: 幼儿园教育论文  更新时间:2022-03-2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绪论

  英国作家萨克蕾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而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事,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了幼儿保育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幼儿身心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及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其中强调了行为习惯的培养,如:爱祖国、爱劳动、遵守纪律、礼貌待人、热爱学习等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兴隆镇中心幼儿园也在对这方面进行课题的研究,我作为课题组主要成员进行了下列的分析与研究。

  二、我园幼儿行为习惯现状

  我园是镇中心幼儿园,我园大部分的幼儿都是来自农村。另一方面,全园目前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很多,而且孩子年龄愈小与祖辈生活在一起的比率愈高。由于受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生活习惯等诸因素影响,卫生习惯差,如不经常洗头、洗澡,衣着不整洁,乱丢纸屑,随地吐痰等;品德行为差,如说话不文明、讲粗话、脏话、对人不礼貌等;学习习惯差,如学习活动中不认真听讲,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自理能力差,不会自己穿衣服,吃饭要家长喂,不会自己收捡玩具等等。

  因此,帮助农村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就成了我园目前最应该抓的问题。这一研究,从现实和长远看,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我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

  (一)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的策略

  1、守规则,常坚持

  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形成的,它是一个不断养成、不断巩固提高的过程,所以一定要有耐心、持之以恒。在幼儿园中要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和必要的规则,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幼儿在幼儿园里必须用毛巾擦手,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等,要求幼儿周末剪指甲。这些规则的制定幼儿必须遵守,最后习以为常,形成自觉的行动,严格地要求和幼儿的反复练习可以促进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

  2、培养集体促个别

  良好的班风可以约束个别幼儿不良的行为。因此,要善于发挥集体的力量来转变个别幼儿的不良行为。如:建立“清洁宝宝评比栏”,每周由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评出清洁宝宝,并给予奖励。在集体的合作和带动下,个别的幼儿就能改变原先的不良习惯。

  3、发挥榜样的作用

  幼儿的模仿力极强,他们模仿的主要对象是教师,教师在幼儿的眼中是最伟大、最有权威的偶像,言行举止具有很大的感染力。为此,作为老师首先要检点自己的行为,真正成为孩子的表率。例如,看到地上有垃圾主动捡起来;饭前和幼儿一起洗手等等幼儿在教师良好行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自然也形成了好的习惯。

  4、形成家园教育一致性

  积极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定期召开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经验交流活动 。 教师经常通过各种方法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向家长宣传幼儿园生活常规及卫生习惯的要求和教育方法,让家长了解幼儿教育,要求家长密切配合,积极支持,取得教育的一致性,逐渐形成各方面的良好常规及卫生习惯。

  (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的策略

  1、创设积极有意义的活动

  (1)进行文明礼貌的言行规范教育时,教师应始终坚持“正面教育与具体行为相结合,”使孩子直观地理解礼貌用语的含义,并会正确使用。如“礼貌用语”教育,教育幼儿会说“再见,谢谢,您好,对不起!”在平时的生活和教学中,通过反复的教育,让孩子们能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2)利用文学作品,如故事、诗歌等,向孩子进行教育,培养孩子“尊敬长辈”也是很重要的一种教育方式。如通过诗歌“老爷爷”让孩子知道爷爷辛苦了,应该为爷爷捶背,教育孩子们要尊敬长辈。这也是全社会的道德风尚。我们大家都应做孩子的模范,处处以身作则,要尊老爱幼。

  2、引导家长对幼儿的教育

  (1)家长要身体力行,用自己优雅的言谈举止去熏陶孩子,使孩子成为彬彬有礼的人。比如,父母让孩子做小帮手时,应对孩子说“请帮妈妈拿拖鞋”,孩子帮助母亲拿拖鞋以后,母亲应说“谢谢你帮妈妈拿拖鞋”。

  (2)家长要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礼仪常识。例如,遇到熟悉的人教孩子主动问好;家里来客人了,要热情接待;大人讲话小孩子不能插嘴等等。

  (三)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策略

  1、创设一个整洁和谐的育人环境

  整洁和谐的人文环境无疑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除了布置整洁、美丽的活动环境外,还建立“红花评比栏”,当幼儿有进步时,上课能积极回答问题,遵守纪律等等都可以贴上一朵小红花。当幼儿有不好的行为习惯时,提醒幼儿及时改正。

  2、在日常生活中开展各项活动,强化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

  (1)在美术活动中,过去我们都是由教师准备幼儿操作的教学材料,常常是既紧张又忙乱,而且孩子得不到锻炼,形成依赖心理。后来我们决定由组长来摆放学具,使他们在帮助老师工作的同时,逐步形成幼儿能按老师指令完成任务的习惯。

  (2)在写字、画画过程中,教师特别强调坐姿和写姿。要求幼儿做到“三个一”。时时提醒并树立榜样让幼儿向他们学习,并得到家长的支持与协作,在家监督、检查幼儿的姿势。逐步的将“只有坐得正,才能写得好”的意识反复强化,加深巩固。

  (3)交给幼儿一定的“家庭作业”,初步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我们应该注意平时的培养,有意识的向幼儿布置一些“家庭作业”,布置“家庭作业”是只对幼儿口述,不写通知,只是有针对性的对部分幼儿家长讲一讲,并请家长有意识的提醒孩子“幼儿园里教师有什么任务”。

  (四)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习惯的策略

  1、创造条件,调动幼儿生活自理的积极性

  首先,从创设精神环境入手,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激发他们自我服务的愿望。从小班起,老师在帮助幼儿上厕所、就餐、睡前穿脱衣时,有意识地去提醒幼儿自己去做,进入中班大班后,可以根据本班情况在老师提醒和鼓励下坚持自己的事自己做,同时帮助老师收拾玩具、桌、椅,在游戏、就餐、午睡后,老师可以为幼儿创设自我服务的环境,轮流让他们发放餐具,午睡后学会叠被子,鼓励幼儿之间相互帮助,增强他们的劳动意识。其次,从创设物质环境入手,为幼儿准备丰富的操作工具,如:在娃娃家活动区中,为幼儿提供了床、被子、床单、衣服等,让幼儿在活动时练习叠被子、整理床单等,用模型鞋练习系鞋带,这些玩具对幼儿吸引力大,能调动幼儿学习自理的积极性。

  2、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1)采用游戏形式,激发幼儿自我服务的兴趣

  幼儿自我服务的内容,如单纯地进行讲解、示范,幼儿学习起来感到枯燥无味,这并不符合幼儿特点,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将生活自理融于游戏中。如:在学习叠被子时,可以进行“叠被子”比赛,这样幼儿不会感到枯燥。利用游戏的方法练习巩固生活技能,这样收效比较明显。

  (2)利用形象的教学培养生活自理

  在组织活动中,注重寓教于乐,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形式,使幼儿学习生活自理技能,如常识活动中“能干的小手”其目的就是让幼儿了解手的作用,并学会用手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通过活动,加深幼儿对手的认识,接着又教幼儿学习儿歌《我有一双小小手》后,幼儿便会很自豪地对家长说:“我有一双小小手,自己会穿衣和扣钮扣”来拒绝家长的帮助。又如幼儿看了“好宝宝”的图片后,许多幼儿高高兴兴地自己走进幼儿园,再也不肯让妈妈抱了。

  (3)在生活中反复的训练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巩固的重复过程,为了使幼儿熟练掌握生活技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让幼儿反复练习,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机会来引导幼儿,如:在游戏后,引导幼儿清理场地、整理玩具;在午睡前后,让幼儿穿脱衣服;在值日生工作中,引导幼儿练习擦桌子、搬椅子等,在引导幼儿进行练习时,老师要耐心诱导,循循善诱,持之以恒,使幼儿逐步具备自理的能力。

  3、注重个体差异,提高每个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虽然同处一个班级,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原因,幼儿的差异存在是必然的。因此,教师切不可要求幼儿同时达到同一水平,有的幼儿由于家长过分宠爱,自我服务意识不强,表现出来的能力较差,往往别人轻而易举做完的事,他却感到很吃力,对于这样的幼儿,教师不应把他视为笨孩子,而要分析原因“对症下药”促其进步。同时,用分组形式给能力差一点的安排容易完成的活动,或在能力强的幼儿和老师的帮助下完成较难的事情,鼓励他们大胆去做,知道自己经过努力会做得更好。

  4、做好家长工作,形成家园共育

  幼儿往往有这样的现象,在幼儿园形成的良好习惯,回到家里就完全改变了,一些幼儿力所能及的事情,则被家长取而代之,因此,幼儿生活自理的培养,必须有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忽略了家庭教育,那么幼儿园的教育只会功亏一篑。因此,做好家长工作,使家庭与幼儿园形成合力共育是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关键。

  四、小结

  总之,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它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共同的努力,才能塑造健全的人格,为成功的未来打下基础。作为家长和教师只要我们贴近孩子,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多一些微笑和鼓励,一定能培养出具有良好性格、健康情感、适应社会的有用人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本身就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形成——反复——纠正——巩固”,这每一步都需要各方面教育力量共同努力。我们还要转变观念,创设环境,提供各种机会,让幼儿参与实践锻炼,同样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要循序渐进和贵在坚持。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如何开展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    下一篇:浅谈小班幼儿常规培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