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语文计划总结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说课稿

所属栏目: 语文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22-06-2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专家

  你们好,我叫宋欣,来自开发区银杏小学。我所执教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一课,是我校基于中国青基会正在启动实施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之下的一种研究,它是整合了语文教材后的新课堂。我首先向各位阐述一下它的诞生背景及设计理念: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甚至有人说,古典诗词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DNA,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成为了祖国文化的命脉。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材要注意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因此,“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活动在我校如火如荼的展开。唐诗,宋词,元曲犹如散落的珍珠撒播于孩子的心头。因此,我们就想探索一种以“一首带一类”的诗词课堂,能够把这种散乱梳理为一种系统。

  就这节课来说,我们从大量诗词中筛选出同一历史背景之下,息息相关的四首古诗词为学习内容,通过朗读,感悟,走进南宋这段黑暗的历史,明白一段历史造就了一批文人,一代文人笔下描绘的都是一个时代的活生生的历史。

  我们自己认为这种不惟教材,跳出教材,活用教材的做法是一种大语文观的体现。几首诗放在同一历史背景下同时参读,不仅可以让孩子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地感悟诗情,更是体现学科整合,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综合性特点的一种节效课堂。

  下面,我具体来谈谈我在这节课上所试图达到的目标:

  1,结合课外资料,自主学习,了解诗词大意。

  2,品味重点诗词情味,补充诗句空白,让学生在融情想像中反复诵读,在反复诵读中融情想像,感受诗歌的意境及情绪,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感染。

  3,在多首诗的参读中,引领学生走进一段历史,了解诗与诗人与历史的关系,体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激发学生热爱和平,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壮志。

  为达到以上目标,我将利用情景教学法,自主探究法,音乐渲染法以及信息技术,在悠远的历史与现实的情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之,与语文学科达到一种完美的结合。

  接下来,我重点来谈谈我的教学过程。在此次教学中,我共分四个环节:

  环节一 走进历史,触摸诗根

  首先,我以一段悠长的,沧桑的音乐,把学生带进南宋这段黑暗的历史,在我深情的叙述中,孩子们把握到了诗人创作的生活基础,从而,为后面的组诗整合,感悟诗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环节二 初读诗文,把握诗意

  出示《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这首词,让学生自读诗文,把握诗意,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学习古诗词方法和能力,因此,我大胆的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自读自悟词意。

  环节三 补充诗篇 感悟意境

  这也是本节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我将补充三首诗来促进学生对“行人泪”和“青山”两词的理解,从而达到多诗参读,组诗整合,提升认识的目的。

  其一 行人泪

  纷乱的战争,逃亡的艰辛,背井离乡的苦涩。。。这些对于孩子们来说太遥远,太生疏了。因此,我借助视频资料,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把那遥远的战争年代拉回到孩子身边,让孩子看,想,说,有哪些行人?他们又会流下怎样的眼泪呢?这些空白的补充让学生感受到了赣江水中的那份苦涩,诗人心头的那份沉重。

  适时,再把同样惆怅与此的同一时期,同一题材的诗人范成大的《洲桥》与诗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拿出来,这两首极具对比色彩的古诗中,一次次热切的盼望与一次次心痛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此处,我以陆游为例,2岁时中原沦陷,直到85岁弥留之际依然苦苦期盼来创设情境,不断的反复引读:

  十年过去了,任凭他们一次次地——生齐读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能有真军来,然而,人们看到的却是——生齐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二十年过去了,他们仍然痴心不改,仍然一次次的——生齐读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能有真军来,然而,事实依然是——生齐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漫长的五十年过去了,人生能有多少个五十年啊!当年的孩童已经长成白发苍苍的老人,当年的小伙子已驾鹤西去,可是他们仍然一次次——生再读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能有真军来,然而,叫人心痛的事实依然是——生再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直到八十多年过去之后,躺在病床上的陆游吟出催人泪下的遗嘱——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时,这种令人心痛的期盼与残酷的现实依然继续着。

  在这种语境当中,诗作在一次次的撞击着孩子的心灵,其中的情感便犹如那山谷里的回声,袅袅的盘旋与课堂的每一个角落,萦绕在每一个孩子的心头。

  青山

  对于毫无社会阅历的孩子来说,初读之下,也只能解其表面意思,而其背后所代指的统治者的错误思想,政治腐败,享受,贪生怕死,却是他们所不能理解的。

  对此,我利用前三首诗词中诗人期盼,子民期盼,将领们期盼,从而,很自然的引出——我们的真军哪里去了?统治者们哪里去了?《题临安邸》一诗中统治者们的所作所为,便为这一切做了很好的诠释。课件中的两个视频,一边艰辛的逃亡,一边歌舞升平的醉生梦死,给孩子们的情感撞击不言而喻。课件最后定格在皇帝的画像上,孩子们生气了。我请孩子生气的来质问:西湖歌舞几时休?孩子们愤怒了,我请他们指着统治者的鼻子一起质问:西湖歌舞几时休?此时的他们把情感融进其中,很自然的理解了“青山”的含义。

  以上环节将南宋四位诗人的作品合为一体,引进孩子们的心灵,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在融情想像中,在切己的体验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了解了南宋的历史,感受到了人民的苦难,体悟到了诗人的情感,感悟到了历史文化的厚重。

  最后环节 整体参读 品读悟情

  几首诗的整体回顾,让学生体味到语言文字之下跳跃的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体味到“满纸忧愤言,一把辛酸泪”的历史沉重。这时,仅仅让孩子停留在心头的压抑这个层面,不是我们的目的。因而,我为孩子们播放了岳飞的《满江红》,在这种豪迈的音乐声中,鼓舞起孩子们的士气,引发他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共鸣,从而达到价值引导的作用。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但愿我今天课堂的引领,能促进孩子们对古诗词的深一层的理解,引发他们驰骋古典文化的梦想。我想:果真如此的话,实乃一件幸事!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游戏口令    下一篇:语文“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网络教研计划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