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念好“五字经” 上好语文课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3-07-2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教学的大舞台。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由于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理解水平、运用能力等方面的特殊性,对教育教学方法也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本人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十余年,在语文教学方面自己有一些粗浅的见解,对如何上好语文课有一些肤浅的认识。具体可以归纳为上好语文课的“五字经”。

  一、在兴趣培养上,要念好“读”字经。

  读既是眼耳脑多器官协同运动,其过程是对知识的吸收、储存、积累,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我们很难想象,语文教学离开了“读”字会是怎样的一种结果。读既是语文教学的开端和基础,也是学习语文的方法和路径,从这种意义上说,“读”是语文教师的生存法宝。一要在朗读上下功夫。朗读是学生走近书本、亲近书本,与书本对话、与书本交流的重要途径。这一过程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让学生反复诵读,将外显的语言文字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情感,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还能激发发散思维,使其通过直觉、联想、想像等途径,对文章有了基本了解,有利于学习目标的实现。“读”的较高要求是读出特点和特色,在这方面教学中,教师既要鼓励学生自己朗读、互相听读,还要做到“师傅领进门”,作好范读引导,甚至一字一句地示范、一字一句地解析,关键在于既要自己讲明白,更要让学生听明白。二要在点读上下功夫。在读的过程中,通过对所读材料的理解,获取其中的一定的信息量。一般说来,要经历读通、读懂、读透好几个层次。作为教师,这时候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我认为关键要在“点”上做文章,要常“点”学生课堂读书,要评“点”读的怎么样,要指“点”今后怎样读好,要让其他同学都能从中有所思考、有所收获,变“点”的过程为“教”的过程。这个过程,描述简单,做好较难。三要在熟读上下功夫。在读中学习,到了小学的中年级,就特别要培养学生带着思考的读,以读来感受、读出感情。其实熟读也需要教师的及时介入,教师充满激情的导语、串语、结语,可以把学生带入了浓浓的书本情景之中,以读出意境、读出情感。熟读要求必须多次地读、比较性地读,要按照“读你千遍也不厌倦”,从体验中找到“温故而知新”的感觉,从而让教学中的读变得更加高效、更有意义、更有作用。

  二、在增进理解上,要念好“品”字经。

  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句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词和句组成了一篇篇的小学课文,因此抓好词句教学当是小学语文教学最基本要求,也是小学区别于中学阶段直至大学阶段的重要标志。我认为,“品”可以摆一个从低到高的顺序:品词、品句、品味。第一,要通过品词让学生跨进学好语文的门槛。品词的功用主要是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感悟,一般情况下,只有通过品词懂了词语的内涵,才能更好地读出句子的意境和情味;跨过了这一道槛,能够深入地、动情地品词时,便能更进一步地理解词句的意蕴和精妙。第二,要通过品句让学生踏入学好语文的台阶。语文是唯一以言语形式为教学内容的特殊学科,句子在其中承担着最重要的使命。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只是一味地强调多读,对品句的意识比较淡薄,没有对品句给予高度重视。因此,教师对学生品句方面的独到见解,可用简短、恰当的措辞、不吝啬地给予褒扬。例如“你的大脑转得比陀螺还快”,“你真有高见”,“你就是小文豪”等,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第三,要通过品味让学生乘上学好语文的快车。对词或句的品味揣摩,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同样是一个“好”字,可以说得平平淡淡、普普通通,让人有勉强为之、应付了事的嫌疑,也可以说得掷地有声、激情四射,让人感受到是你从内心迸发出来那种赞叹和欣赏。由于教师的引导对学生的情感影响颇深,对品味的理解把握有所不同,品味是一个渐进式过程,所以在这方面非一日之功,需要多实践多锻炼多运用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三、在具体运用上,要念好“实”字经。

  语文教学既是抽象的,更是具体的。教师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主导者和引路人,要实打实地传授给学生学习方法,要面对面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一要提高听的能力。听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得生动有趣,学得聪明智慧,学得明白透彻,就是要入心入脑地思考问题,而不是把各种解释强加给他们、把各种概念硬塞给他们。比如教师可以动情地讲一些与课本相关的背景故事,可以让学生合起书本、闭起眼睛来想象文本的意境,看看能否听出来一些门道来,也可以利用检查学生对生字生词的掌握等,都是很有效的“土办法”、“小药方”,这些效果未必高明但很实用。二要提高说的水平。扎扎实实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就是要充分利用课堂上学生口头作文、口头答题、问题归纳等机会来实训学生语言能力。特别是当教师的,一定要在学生口头作文时,听后还要当场评价,指出优点、评出不足;在学生口头回答问题时,师生也要认真地听、深入地思,听出正误、听清要点,让学生思考既要放开发散思维,又不能放羊乱讨论一气。其实,慢慢地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辨的能力,更有利于促进其健康成长发育。三要提高写的质量。要让学生从开始写作开始,写要抓中心句、领起句和结论句等,话要一点一点地讲,写也是如此,要有先后次序、要有前因后果、要有来龙去脉,总之不论写什么、怎么写,必须要有一条线贯穿其中,不能杂乱无章、主次无序。所以写的时候就要引导学生有次序、因果、关系、条理、脉络等意识,要从小就养成形成这样一个习惯,通过自己的积累和体验来感悟到写的方法与规律。

  四、在方法把握上,要念好“活”字经。

  这个“活”字经,既有对教师要求,也有对学生的要求,如果两者能够相得益彰,那么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问题要“提”活。同一个问题,提问方法不同,有可能是呆板的,有可能是生动的,有可能激发学生兴趣,有可能浇灭学生兴趣。就是课堂问题拟设的方式要活,可以由教师独立完成,可以由教师启发、帮助学生来完成,还可以基本有学生独立完成。为此,一定要从学生素养、能力发展的实际出发去“活”,一定要结合文本自身的深浅程度去“活”,不能用“活”字跟形势、赶时髦、去作秀。二是教案要“激”活。就是课文的体裁、内容、难易不同,我们的教学设计要不同;学生对象及发展程度不同,教学设计也要有所不同。设计教学方案应该多一些教师启发、示范甚至诱导的环节。要尤其注重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最有利于学生高效学习出发,不能千篇一律、千文一面。活传活教是语文教师的永恒课题,活学活用是学生的永恒主题,把两者串起来的重要纽带就是“活”的教案、“活”的教学、“活”的教法。三是运用要“搞”活。现在的一些语文课堂表面上看很热闹,气氛好像很活跃,但实际上大脑真正开动起来的学生并不多,有的是乱嚷嚷、有的是瞎凑合、有的不在点子上,这肯定不是我们想要的效果。这时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相机而教、择机而导,把学生思维搞活,把学生的理解、思考、感悟的节奏掌握住、引领好、发散开,这方面需要有真功夫、真本事,更需要下真功夫、用真本事。教师教学能力的大小、教学效果如何,很大程度要看在这方面做得如何。

  五、在能力提升上,要念好“悟”字经。

  一要在学习中悟出“小方法”。教出有悟性的学生,是教学难得的成果。作为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教师当然无法在课堂上传授所有知识,学生也不可能逐一学得。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把学生引领到“悟”的境界,这也是“教”的境界。这个“悟”字对教学来说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既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悟”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悟”的方法是有道可循的,这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二要从拓展中悟出“小道理”。现在我们越来越感受到语文需要课外拓展的,特别是拓展阅读对学生有百利而无一害。语文的拓展训练,就是让学生知有所获、情有所感、理有所悟。这种感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要让学生亲心思考、亲口品读、亲身感受,做到悟知识、悟情境、悟道理。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大力倡导的是“感悟”而不是“灌输”,这体现了开放式、参与式、体验式的课堂教学新理念,十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和个性养成。三要在实践中悟出“小天地”。一般来说,要达到“领”并且达到“悟”的境界,必须通过整体的把握、体味、揣摩、领会,进而由“感悟”到“领悟”。语文教学既有教书的任务,也有育人的责任;既有输出理念信念的渠道,也有传播人生观价值观的路径。这种传播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传播的,因为书上的理想信念等崇高精神之类的东西不是直接注入学生心灵的,也不是偏离实际空泛而谈、泛泛而论的,而是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中心思想的认同、对教学目标的感悟获得的,而且这种教育要从小抓起、从小学教起,这是小学语文的另一使命。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下一篇:刍议小学语文作业有效设计路径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