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班主任论文

浅谈如何利用班级塑造留守儿童的健康人格

所属栏目: 班主任论文  更新时间:2023-08-0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人类是一种社会性动物,孩子当然包括在其中。学生总是通过个人或群体标准的认同对自己产生满意感,或对他人产生接受的态度。亲情缺失的留守儿童内心孤独敏感,与正常家庭的孩子相比较,他们更需要他人或群体对自己的认同、关注。班级是这些特殊儿童重要的学习、生活和交往场所,对他们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班级及班级作用、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分析、班级对留守儿童健康人格的塑造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班级、班级作用

  班级是校内行政部门依据一定的编班原则把几十个年龄和学龄相当、程度相近的学生编成的正式群体。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单位,班级是孩子们最主要的学习、交往和进行其他各种活动的场所。共同的班级目标给学生无限的憧憬,而健全的班级组织机构赋予每个人对集体的责任。有效的管理规范让班级生活更加有序,良好的人际关系给学生家的温暖,优良的班风让学生为自己的班级自豪。优秀的班级为学生身心的安全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班级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更是学生发展的一面镜子。可以说,它是一个教育化的微型社会。班级既发展着学生的社会性,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适应性,又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特殊才能。其中,班级正确的舆论导向、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氛围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和谐的心理氛围,使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得到强化,班集体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真诚相待、互相信任、关心、团结协作的氛围会令学生在班级的学习和活动中心情舒畅。这时学生会把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让每个同学感受到家的温暖,并自觉的把自己的发展与班级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使班级的凝聚力更强,发展的内驱力更足,工作的绩效更高。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分析

  留守儿童是班级组织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在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务工后,被托付给祖父母或者亲戚抚养的孩子。因为长期缺乏父母关爱、亲情温暖的慰藉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留守儿童往往产生一定时期的不适应感,严重的则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在行为上表现出各异的失范或越轨行为。主要表现为:

  (一)、内向自卑心理。留守儿童年龄很小就离开父母,尽管由祖父母监管,但是,毕竟与父母是不同的。父母不在身边,他们没有坚强的依靠和后盾,儿童的攀比心理和自豪感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不如别的孩子,遇到一些困难或麻烦会显得柔弱无助,进而变得内向,不爱说话甚至丧失自信心,不求上进。

  (二)、脾气暴躁易怒。一些留守儿童总感觉别人在欺负他,很小的事就计较当真,容易大打出手,对老师、亲友的管教或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如我班的徐磊同学双亲常年在外打工,他随没什么文化的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与之沟通较少,孩子好讲脏话,爱与人打架,多次批评教育后依然如故。

  (三)、面对复杂环境心理抵抗能力降低。孩子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刻,特别需要父母和社会的关爱和引导。留守儿童的父母远在他乡,关爱和引导缺位。当内部疏于防范,而外部诱惑多多时,留守的孩子们极易沾染不良习气,出现违法乱纪的越轨行为。如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等等。留守儿童的成长之路一旦走偏,纠正起来就很难了。

  三、班级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亲情缺失的留守儿童在家庭鲜有父亲或母亲甚至双亲的爱护,也不能同长辈进行有效的沟通,久而久之,形成内向孤僻、敏感多疑、不合群或暴躁易怒、过分淘气的不良性格特征。他们自我保护意识差,内心压力大,害怕被别人欺负,这种情况下,热闹丰富的校园就成了他们最向往和喜欢的地方,而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班级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一样成为留守儿童们幼小心灵的栖息地。那里有年纪相仿的同龄小伙伴,有令人尊敬的师长。温馨和睦的班级生活会弱化他们的孤独感,和蔼友好的的老师和同学们会让他们缺失的情感得到补偿,而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更能有效的引导他们敞开心扉,拥抱灿烂的阳光生活。班级生活中,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班级文化及班级的舆论导向。班级文化能够对留守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在班级正确的价值取向、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心理氛围影响下,留守儿童会和正常的学生一样学会负责、学会关心、学会遵守纪律、学会合作协调。

  (二)、班级人际关系。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能够形成轻松、愉快、和谐的心理氛围,这有助于舒缓留守儿童紧张易怒的冲动心理,缓解他们的内心压力,使他们对班级产生家一般的依恋、信赖。

  四、利用班级塑造留守儿童健康人格的举措。

  (一)、关爱孩子,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详细了解每个留守儿童的情况资料,记录在册,及时做常态变更登记,掌握孩子们不同时期的生活、生理、心理上的变化波动。为有效性的班级留守儿童活动开展提供依据。

  (二)、建设“干净、温馨、美丽”的班级生活坏境。教室的布置要体现班级特色如张贴班规、格言、布置教室墙面,教室植物角绿化、文明礼仪的习惯养成教育。

  (三)、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主要是通过各种班会活动的开展来促进班级文化的建设。班会活动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主题要鲜明,内容要丰富,一次好的班会,一定要能够解决班级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或者能够预防班级中可能会发生不良事件。如召开“父母不在身边如何保护自己”的主题班会,指导学生加强自身安全教育;开展”不舒服就大声说出来”活动,告诉学生“不舒服”可以是身体上的或心理上的(委屈、无奈),指导他们通过各种健康有效的方法宣泄自己的情绪;组织“我给爸妈打电话了”指导学生与家长沟通,同时让学生们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辛苦;开展“你的生日大家过”,让同学们一起批次祝福,感受集体的温暖。其他如“朗读比赛”、“知识竞赛”等让留守儿童们在比赛中学会认同,正确看在自己和他人,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四)、在学生中开展“帮扶结对行动”、让留守的孩子不孤单。同龄人之间更好沟通,对班级留守儿童的资料进行整理后,在班级开展帮扶结对活动,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使“一对几”帮扶。让学生自己确定帮扶对象,彼此敞开心扉,打开心结,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五)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在学科课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教学中与各任课老师沟通孩子的表现,与他们密切配合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齐找措施,共同担当与人责任。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长期的社会问题,心理问题的形成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关注和协作。而今,亲人不在身边的留守孩子们,班级成了他们身心获得发展的特殊的“家”,让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来努力,让班级成为他们最温暖的家。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    下一篇:谈班主任开展后进生工作的基本态度与立场——移情性理解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