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

《儿童的科学前概念》读后感

所属栏目: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23-12-2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作者阐述的主要问题、阐明的主要观点
本书就在校学生(10~16岁)对光、电、热、力和运动、物质结构等领域的一系列自然现象所具有的概念,提供了大量调查案例。作者运用教育学理论并结合币斗学的概念,深入分析了学生未经教学时所具有的这些概念的特点,探讨了学生的这些概念随着教学而改变和发展的一些规律,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建议。
读书心得(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等)
小学生的学习目的是要理解和建构现在已经成为事实、是已知的知识。它往往要关系到:
1.学生的科学前概念
  动画中鱼是从自己的已有知识来建构“人”的概念。小学生也一样。可是由于学生的年龄小、知识少、经验少,他们的原有知识即前科学概念往往知觉主导思维,即它们会将自己对事件或现象的推理和理解建立在可观察到的一些特点上;儿童注意的范围由现象的、特别明显的知觉特征决定,只关注现象的部分,关注局部,不完整、笼统;关注变化而不是关注稳定状态;进行线性因果分析,即按一定顺序思考问题,认为有些过程是不可逆的;不加区分地使用科学概念,重量概念与质量混用,重量概念经常包含体积、压力和密度的含义,重力与重力势能混用;依赖情境等。
  前科学概念与要求学生形成的抽象的科学概念之间存在距离,但又必须通过前科学概念来发展学生的科学概念并使它达到教学目标。
2.学生的理解
《理解就是创造》一书中说“理解就是创造,或通过再创造去进行重构”,而创造得建立在表象的基础上。可是,故事中的鱼从来没有见过人,在它的脑海中从没有“人”的表象,但有“鱼”的表象,这就使鱼对小蝌蚪描述的人的理解带上了明显的主观色彩。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意识中贮存的关于自然事物方面的表象很有限,这就给他们的理解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试想,如果小蝌蚪采用更具体的语言直观描述,如果小蝌蚪给鱼带来了人的小模型或图片,如果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个真正的人出现在鱼的面前,如果这个人与鱼发生了某种亲密的接触,鱼对“人”这个概念的理解也许要容易一些、更准确真实、更能掌握人的本质。学生也一样。
3.学生的想象
想象是人脑利用感知所得的表象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最有价值的创造因素。资料中鱼在没有表象的前提下,去想象“未知”的人、鸟、奶牛,是勇敢的表现。只有敢于想象,才能激励我们勇敢地探索科学的奥秘。小学生富于想象,敢于想象,个体知识经验较少,受定势与功能固着的影响较小。想象给他们提供了机遇,创造的机遇。而创造“未知”需要承担风险,安全和危险、正确与错误的概率是相等的。危险和错误不能使想象的脚步停下。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美国中小学课堂观察——一位教育学教授的笔记》读后感    下一篇:《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读后感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