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英语论文

“文本细读法”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所属栏目: 英语论文  更新时间:2024-05-09 点击次数:

章来源 初中教
师网 w w w. 9 10w
.ne T

  “文本细读法”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第一,在教学层面。新批评提出的“细读法”不禁让教师对过去几年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在以往教学过程中,对所用教材中的文章通常采用的是语法课和翻译课相结合的教法,先是讲解词汇和语法,而后把文章从头到尾翻译一遍,最后把整

  篇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如有必要,则会对文章的作者,作品出现的时代进行简单介绍,而后按照“标准答案”( 师用书参考译文)去讲解文章。这种机械式的教学模式已经犯了严重的“意图谬见”和“情感谬见”的错误。所谓“诗无达

  沽”,不同的人对同一作品的理解是存在差异的。而上述教学方法只会限制学生理解和鉴赏作品的能力。教师忽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不仅没有给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而且把他们对作品的理解框定在了一个既定的范围内,其结果就是大

  家对作品的感悟都是一样的。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督促学生进行反复阅读,让其挖掘文章的深层含义,对文章结构形式、文中出现的修辞手段进行分析,从而帮助学生自己去理解文章,进而改变学习方法。

  其次,在读者(学生)层面。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偶尔会被问及对某一英语类书籍或影视作品的评价或看法时,回答总是特别简短,无外乎是“挺有意思的”“挺感人的”“挺贴近现实的”或是“内容空洞”。若是一定要具体地说出它的好坏,就会把故事梗概讲一讲,或是简单地进行评价。一番反思后,得出的结论是自身的鉴赏能力较弱。实际上更重要的是自身未对书籍或影视作品进行细读,故而不知该从何处着手去评价。在平时的阅读中,采用细读法,以文本为中心,细细品味,要

  培养自主阅读、语言分析及其结构分析能力。对自己看过的作品一定要有自己的观点,不能仅局限于前人的定论或参考资料的评述。此外,在进行文本细读时,更应该结合自身的经验去理解和感悟作品。


章来源 初中教
师网 w w w. 9 10w
.ne T
上一篇:浅析初中英语阅读课复杂文本的处理    下一篇:初中英语阅读策略与教学方法的研究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