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在数学活动中 发展学生思维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教师先讲例题,学生再做习题”,从小学到大学上数学课都是这样教的,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了,认为是天经地义。殊不知儿童的天性是好动的,对于任何新鲜的事物永远充满了好奇心,他们总忍不住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不能泯灭孩子的天性,单纯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认为教学过程也就是把教师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以为教师讲得越多,越清楚,学生也就接受得越多。其实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展。古人去:“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人于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一个道理:只有教给人捕鱼的方法,才会终身受用。“鱼”是结果,而“渔”是过程,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所讲的发展学生思维,不是给学生一个思维结果,而是指导学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去思考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一、            创设情境,便抽象的数学生活化

古人云:乐学才能善求,乐学对小学生来说,是指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有兴趣去学。有了学习的兴趣,才会善求,才会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最好的教师莫过于热爱。可是调查显示80%左右的学生不爱上数学课,究其原因:它和我们的生活没有联系,学它没有。其实不然,数学源于生活,它从古代的结绳记数就开始了。更何况,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小到商场购物,大到银行存款,都要用到数学知识。

例如在第二册“图形的认识”教学中,我把学校的景色绘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学生一下子就对这幅图产生了亲切感:长方形的是宽敞的教室,那正方形的是明亮的玻璃,那圆圆的是篮球,瞧,那边迎风招展的是五颜六色的三角旗。同学们见到自己身边的事物立刻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都能正确辨认出各种图形,并且生动地举出生活中各种图形的例子。可见,只要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就会对数学产生兴趣。

二、为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修订版大纲从提高学生的素质出发,提出了要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要求“设计探讨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把探究的过程留给学生,相信他们可以自己去探索规律。便如在学习凑十法时,计算9加几的题,先出示9个红萝卜,再出示3个红萝卜,学生看教师手势知道列式是9+3,怎样计算呢?我没有立刻教学生用摆小棍的方法去凑十,而是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学生有的说从9再往数3个就是12;有的说9分成5和4,4再从3里拿1个,变成5,5+5=10,再加上剩下的2,合并起来就是12;还有的学生是这样计算的,10-9=1,再从3里拿1个补上,是10,再加上剩下的2,合并起来就是12。同学们的方法都对,在他们都讲完之后我才引出凑十法,说前面学过10加几,算起来非常简便,9+3能不能先把9凑成10?9和几凑成10?这十根小棒怎么办?这时个位筒还剩几根小棒?学生边摆边口述算法,在活动过程中学会了凑十法。为了巩固凑十法我又要求学生独立学习了9+4的算法。那8加几,7加几你会计算吗?由于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已经掌握了凑十法,所以对此类题他们很快迎刃而解了。

三、小组合作学习中,掌握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创造学生自己学习的条件,设计探索性的问题,采用让学生观察,小组操作,或相互讨论、交流的方法,适当地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提供学生探索的机会。

例如在教学第二册《应用题》的训练课中,我首先认真研究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通过编题,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图的观察能力;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本课是这册教材的重难点,如何才能让学生通过学习顺利地掌握知识呢?每个人的观察角度是不同的,但是小组交流后就会拓宽观察方法,于是在他们观察之后,要求说说是把谁当作整体,告诉小组成员。有人说把白鸭当作整体,有人说把大鸭子当整体,还有的说把花鸭子当作整体,接着请小组讨论:1、你想把哪种鸭子当作整体来编应用题?口头编题。2、根据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列式解答。3、比一比哪个小组编得最多。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可高了,不一会儿工夫,黑板就被他们写满了算式:有几个同学竟然编出了连加求和的应用题,黑棉线上写满了,还有人要补充。

颜色:黑    白    花    黑白    黑花    白花

2+1=3  4+3=7  2+4=6  3+7=10  3+6=9  7+6=13

3-2=1  7-4=3   6-2=4  10-3=7   9-3=6  13-7=6

3-1=2  7-3=4   6-4=2  10-7=3   9-6=3  13-6=7

黑白花  3+7+6=16

位置:河         岸       河岸

4+1+6=11   2+3=5    11+5=16

大小:大         小       大小

2+3=5    6+4+1=11   11+5=16

5-2=3                16-5=11

5-3=2                16-11=5

通过学习使同学们能从鸭子的颜色、位置、大小来编题,渗透了分类思想,还培养了同学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四、            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处处要用数学。

例如学习了元、角、分的知识之后,我就上了一节社会实践课。现今,超市开到了家门口,购物很方便,通过调查我发现90%的同学都有购物经验,可是他们却小知道这就是生活中的数学。在本节课中,我把小超市搬到了教室。同学们一看小超市的商品可来了精神,什么小猴骑马的玩具,什么饼干、牛奶,故事书应有尽有。同学们纷纷用疑惑的眼神望着我,不知道这是要干什么?这时我宣布:现在分组玩超市购物游戏。1人充当买东西的顾客,说清要买的东西和价钱,其它3个充当售货员,帮他算出应付的钱数和要找的钱数;4人轮流。还没等我提完要求,孩子们就已经跃跃欲试了,几个人连说带比划好象真的到了超级市场。下课铃响了,同学们意犹未尽。我只好给他们留了一个家庭作业;自己单独去超市购物一次。这不,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有学会数学,才会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总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把自己置于参与者的位置,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适时地,恰当地和有效地给予指导和帮助。要注意组织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学生观察和操作的机会,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学习,并感受数学的意义,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要善于创设问题的情境,依据学生的认识和思维水平,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方法,发现规律,归纳数学结论。对于开放性的问题,要组织学生通过相互间的合作活动和讨论、交流,或猜测、分析、整理等学习方式,认识、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养成探索问题的习惯,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重视数学实践活动的教学,组织学生真正地参加实践,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具体、生动和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中,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与社会、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进对数学的理解,逐步形成数学意识,培养实践能力。

《在尝试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研究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先讲例题,学生再做习题”,从小学到大学上数学课都是这样教的,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了,认为是天经地义。殊不知儿童的天性是好动的,对于任何新鲜的事物永远充满了好奇心,他们总忍不住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不能泯灭孩子的天性,单纯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认为教学过程也就是把教师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以为教师讲得越多,越清楚,学生也就接受得越多。其实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展。古人去:“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人于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一个道理:只有教给人捕鱼的方法,才会终身受用。“鱼”是结果,而“渔”是过程,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所讲的发展学生思维,不是给学生一个思维结果,而是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去思考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尝试教学理论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尝试精神,探索精神,创造精神,其核心就是发展思维。

二、研究目的

通过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课题的假设

(一)课题的名称:在尝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课题的界定:本课题讲究学生的学习。

1、课本是帮助学生尝试成功的主渠道。

2、指导学生会阅读数学课本,为尝试成功做好充分准备。

3、引导学生将数学课本“学好”,“用活”,组织学生有效地尝试。

(三)课题的假设:通过尝试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研究对象,研究内容。

   1、研究对象:二年级三个班,涉及三名教师,三名主管教学干部。

   2、研究内容: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亲自去感知教材,通过自学,联系旧知识,初步获得新知识,然后转向运用新知识,去解决新问题。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这个学习过程中,是在教师不断指导以及学生不断尝试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的。

五、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

六、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指导原则

理论依据:以“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学生尝试精神为目的,通过学生自身的操作,想象、推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从“想试、会试、巧试”中,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七、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1年3月——2001年8月)

   1、学习理解新大纲,树立素质教育新观点:教育观、学习观、学生观等。

   2、学习“邱学华”老师《尝试法教学理论》一书。

(二)实施阶段(2001年9月——2002年8月)

(三)分析确定阶段(2002年6月——2002年8月)

   1、检测,统计数据

   2、前后对比,得出结论,并分析结论

   3、撰写报告

4、实验特色课

八、评定成果指标: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九、成果形成:研究报告

十、结题时间:2003年8月

《在尝试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的案例

人类从出生以来就进行过各种各样的尝试:当他还是个婴儿躺在摇篮时就曾试着抓住面前晃动的摇铃;1、2岁的孩子为了学步 ,摇摇摆摆做过千百次的尝试才终于能稳稳的站住。可是正当孩子逐渐长大想要尝试各种新鲜事物时,我们中国的家长往往会说:不要这样,不要那样;一位美国母亲见到这种情况非常不解地说:这与我们的教育截然相反,我们常常会鼓励孩子,去试一试,试试看。是啊,不经过尝试你怎么知道结果会怎样?我们人类历史上的哪一次发明创造不是经过千百次的实验、论证?

作为6-12岁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活泼、好动,什么事都想要自己亲自动手去试一试,作为教师的我们为什么非要束缚住他们的拳脚,不能给他们创设一个尝试的空间呢?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又说:“一个坏的教师奉献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我们都愿作一名好的教师。作为一名好的数学教师,就要以培养学生的尝试精神为目的,通过学生自身的操作、想象、推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兴趣,磨练意志,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让学生从“想试——会试——巧试”中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

下面我就谨以二年级数学为例来说明我是如何进行尝试教学的: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儿童的尝试活动是受兴趣和需要支配的,激发和培养浓厚的学习数学兴趣是活跃思维的前提。只有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了兴趣,产生求知欲,才会积极去尝试。而作为教师,我们就要提供生动、新颖,富有童趣的生活实例或数学问题,诱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想试。

例如在教学“米、分米、厘米”的认识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开场白:同学们,学校要开一个小型运动会,体育老师征求大家的意见,可以设立那些比赛项目?话音刚落,大家纷纷举手提出自己最喜欢的体育项目:什么跳高、踢毽、跳绳、赛跑……真是五花八门。接着我提问:如果要测量跳高的高度要用到什么工具?“尺子”大家异口同声地说。“那么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带的尺子。”同学们都举起自带的尺子。“这是我妈妈量布用的皮尺,”“这是我画线用的直尺”,还有向体育老师借来的卷尺。这时我告诉他们这些尺子就是计量长度的工具。

      

通过对教学情景的设计使同学们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对未知的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

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尝试成功的材料。小学生的学习要尝试成功一般从三种渠道获取知识信息。教师、课本、社会。这就是说,课本是学生尝试成功的主要渠道。

学生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尺子,那么他们对长度的知识了解多少呢?我随手拿起一支铅笔问道,你估计它有多长,有的同学说20米,有的说15厘米……说什么的都有,说明他们对长度单位的概念是一知半解的。是教师直接告诉他们,还是通过读书,动手测量,独自掌握这部分知识呢?我选择了后者。

果然,学生在阅读和尝试后终于弄清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在教学分米时我也是这样做的。

3、培养学生估算能力

学生掌握知识了吗?好,人们如果没有尺子应该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量一量大拇指的宽度是多少厘米?一柞的长度是多少?以手当尺,量出物体大概的长度。试一试,量出铅笔的长度,课桌的高度,再用尺子量一量。

有些人熟练以后就能用眼睛看出物体大约有多长,你想试吗?先估计教室的长度,再用尺子量。

启示:教师只要相信学生,给他们创造尝试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学生就会激起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数学课堂教学    下一篇: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新课导入中的妙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