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历史论文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评价的若干问题

所属栏目: 历史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评价的若干问题

      对于教学效果和质量,传统的教学评价标准就是考试成绩,即“分数”。分数高,被重点高中录取的名额多,教学效果就好;反之,就差。而我们这里中考的科目并不包括历史,初中历史教学评价的实际状况实在令人担忧。
  我们学校还算正规些,初一、初二的期末考试把史、地、生也安排进去了。但是,到了初三历史结业考试时,那考场的设置、监考的安排,却无论如何也沾不上“正规”的边了。原因很简单,有些学生的中考科目学得还可以,但由于“势利眼”心理的影响,历史课在他们心目中无关紧要,平时根本不学,结业考的成绩绝对不会及格,将被重点高中拒之门外。这就直接影响到了班级、年级乃至学校的“业绩”和“声誉”。于是,结业考的组织者、监考的班主任、巡视的任课老师只能采取睁一眼闭一眼的态度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就是应试教育模式的教学评价制度本身,葬送了历史结业考试的可信度。至于历史老师是否认真教、学生是否真的学到了历史课程所规定的内容,在学校评先、评优、评职称时,也就无足轻重了。
  到目前为止,对教师评价的标准多数由领导说了算,“群众投票”只是走过场而已。大家心知肚明:那些文件上的“标准”,充其量属于量化评价的模式。只要平时注意“捞分”,及时采取措施“补缺补漏”(有些人还不惜弄虚作假以渔利),得分自然容易领先了。
  善钻营者往往吃香,肯钻研者老是得不到实惠,这种价值取向对于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中的初中生来说,那意味着什么样的导向啊?难道任其发展下去?!
  同样,对学生评价也是以分数为标准,分数高,就是好学生,反之,就是差生。即使对历史一窍不通,只要中考科目的总分上了线,照样被当成“高材生”录取到重点高中去。一些重点中学的历史老师慨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高分低能”,也就不足为怪了。这当然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所幸的是,自从我校开始课改实验以来,上述状况已经得到改善。
  “课改”方案的评价重在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考试成绩;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不是掌握知识的多少;重在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获得感悟和体验,而不是一般接受别人传授的经验;重在全员参与,而不是只关注那些能考上重点高中或竞赛得奖的少数“尖子生”。总之,“课改”方案的教学评价标准是以全方位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北师大的芦咏莉博士在《新课程评价》中,从“课程评价的发展与改革重点”、“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加强对新课程实施的评价”、“考试改革”五个方面阐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课程推陈出新的评价体系。其中所积极倡导的“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等质性的评价方法,就充分体现了重在学生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获得感悟和体验的原则(见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编、北师大出版的《走进新课程》143—184页)。
  新教科书的内容特点,也为历史课教学评价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它尽量通过简明而清晰的描述,深入浅出地勾勒出中国古代史前期的发展脉络和特征,使学生对这一阶段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有一个初步的、轮廓式的了解。但不同于旧教材的地方是:
  ①学生掌握的内容,侧重于历史发展的生动过程,而不是干巴巴的一些要点。这样一来,行文可能多了些,但比旧教材的宋体字生动多了,便于学生学习。
  ②尽量减少抽象的概念。如,“两汉的兴衰”一课,新教材里的概念,比旧教材减少了三分之二。省去了王莽建立“新”的内容等。学生难于理解、记忆的概念,如“氏族公社”、“人牲”、“人殉”、“族诛”、“连坐”、“推恩令”等,新教材里也都没有出现,只在行文中予以叙述而已,学生主要是通过阅读课文来了解这些内容。
  ③尽量减少空洞的议论和结论式的语言,用生动的史实叙述历史,论从史出。如,“商朝社会矛盾空前尖锐起来”、“武王伐纣,是我国古代的一次正义战争”等,都是通过史实叙述的,而不出现上述这些空泛的议论和结论文字。
  ④尽量减少需要学生记忆的地名、人名、年代、数字。书后的大事年表,比以往的教材减去了不少
  ⑤所设的“练一练”,量少质精,真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至于可供任意选择的“活动与探究”,则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弹性,是面向学有余力者的。
  新教材的上述特点,为丰富历史教学评价形式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平台。既可以让学生“自评”,也需要老师的“测评”,还增加了社会、家庭的“共评”。仅就教师的“测评”而言,我们再也不能用考试来维护“师道尊严”,再也不能用偏题、难题、怪题来“整”学生,而必须编制“一马平川”式的试题,彻底解除学生原先所承受的考试压力,使评价形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观能动性。
  总之,教学评价标准由“分数”向“素质”、由“量化”为主向“质性”为主的转变,对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居于“课改”的关键地位。只有在教学评价中突破应试教育模式所造成的“瓶颈”,“课改”才不至于“穿着新鞋走老路”。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议初中历史教学导入法    下一篇:历史教学与影视教育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