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历史论文

从一节探讨课看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所属栏目: 历史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从一节探讨课看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内容摘要: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用正确的史观统领教学,用问题式教学法进行教学,重视学生的感悟和生成,都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好的做法。

关键词:史观 问题式教学  感悟  有效性

 

2009年4月,我参加了东莞市历史优质课比赛,并在决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上课的内容是岳麓版必修(Ⅱ)第2单元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以下简称为《变化》)。在教研室主办的《活动简报》的“选手点评及总结”中,我的这一课得到了这样的评价:相信这堂课下来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会大大提高,而且在历史学科的思维和能力、人文素养、关注现实等方面都有较大收获。更难得的是利用了不是太多的教学资源和素材达到了课堂的有效性。在此,我想结合该课以及自己日常教学中的一些思考谈谈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用正确的史观统领教学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

一节历史课上得怎么样,首先取决于设计者所处的高度。这里的高度可以是指一种教学理念,可以是指一种研究方法,也可以是指一种史观。教学理念和研究方法是适合于所有科目的教学的,而史观则是历史教学独有的。一节历史课是否有效,教学理念和研究方法固然是重要的,但史观似乎更重要。因为它关系到设计者站在怎样的角度去理解和审视一段历史,而这也就直接影响到学生站在怎样的角度去理解和审视一段历史。简单地说,设计者有什么样的史观学生就会有什么样史观。而史观对于学生的成长却是非常重要的。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茨威格在美国的演讲《明天该怎样编写历史》中就提到,“形成年轻人对生活的看法——政治的、道德的和个人特有的看法,有决定意义的,莫过于他们学习历史和理解历史的方式”。[①]任鹏杰先生的总结是,“史观可以救人,也可以杀人”。[②]作为我的理解,史观的重要性在于为学生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指明了一个方向。正确的史观会引领我们的下一代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世界。惟有这样,我们的下一代才会健康地成长,我们的民族才会不断的进步。错误的史观则会把我们的学生引向歧途。这方面,茨威格就旗帜鲜明地提到过。他指出,恰恰是他在奥地利上高中时的历史教科书,恰恰是在中学教育中形成的错误史观,“教会我们这一代人走向世界大战的”。[③]而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如果我们连教育的方向都错了,那么我们的教育当然就是无效的,我们的教学当然也就是无效的。可见,正确的史观是我们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在这里,我还想引用任鹏杰先生的话语进一步说明这个观点,“无疑,视野和导向,是史观的第一要务,也是历史教育的首务。由此审议人们热议的历史有效教学,故事和细节固然是重要的,方法固然是重要的,但从根本上讲,视野和导向更为重要,视野偏狭,导向错误,故事愈生动,细节愈诱人,方法愈有效,历史教学的结果可能愈有害。”[④]

当然,史观对于有效教学的意义也不仅仅于此,它在指导具体的教学设计方面也还有它独特的作用,尽管这种作用远远不如它作为引领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方面的作用大。那么,史观在指导具体的教学设计方面独特的作用究竟是什么呢?我觉得,这个作用就是纽带的作用,统领的作用,升华的作用。有了它,教学才会有整体感,才会有条理感。有了它,教学就有了“魂”,就有了“内在的精神”,就有了“神秀”的境界。

比如《变化》这一课,表面上看,没什么东西好讲,无非就是讲近代交通和通讯方面出现了一些什么东西、有什么样的影响。可谓是有如鸡肋,“食之无谓,弃之可惜”。但若我们变换一个视角,情况或许就完全不一样了。比如从近代化(或者说现代化)的角度来审视这段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对于这一段历史的认识顿时就会提升到一个高度。那些过去认为没有联系的、单一枯燥的变化,如从马车到火车、从木船到轮船、从驿传到电报等,也就赋予了新的内涵。这个内涵就是近代化,就是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实质。显然,到这个时候,这一堂课就有了“魂”,就有了“内在的精神”,就有了“神秀”的境界。

再比如当时还有一位参赛老师,站在文明史与全球史的高度来审视这段历史,提炼出“物之变、人之变、国之变”三个层次,应该说这同样也是非常精彩的手笔。当然,我们这里的讲的史观也应该是正确的史观。如果是错误的史观,我想那就不会是“神秀”,而是透露着“邪气”。那样的教学当然也是无效的。

最后,还有几个问题也不得不讲清楚。那就是,究竟有哪些史观呢?究竟该用什么样的史观来进行日常的教学呢?应该说,这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从当下的课堂教学来看,常见的主要有唯物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等。至于具体到每一课用什么样的史观进行教学,应该说当下也没有明确的标准来衡量。从以有的实践来看,不同的课不同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史观为指导。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也可以用不同的史观进行教学。同一节课同一个内容也可以用不同的史观进行审视。甚至,同一课同一个内容也可以综合两种或多种史观进行审视。以上这些情况在2007年广东高考第29题中应该说最为突出。出题者就是希望学生能站在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对近代历史中的一些事件进行审视。有的要求从革命史观角度来进行评价,有的要求从现代化史观角度来进行分析,而有的则要求综合两者进行深入思考。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这其中仍有一些问题始终还是没有得到解决,那就是,究竟怎样的史观才是正确的呢?是不是上述的五种常见史观都是正确的呢?用两种或多种史观审视同一问题是可以的吗?会不会引起我们认识的混乱呢?或许,这些问题是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的。但不管怎样,有一点我们是肯定的,那就是,正确的史观是重要的,是实现有效教学的第一步,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

二.问题式教学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

问题式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对于如何进行问题式教学,有很多文章也进行过专门的论述。当中,有很多很值得借鉴,如谈到设计问题要围绕核心问题,要有针对性,要具有启发性等。也有一些过于理想,脱离实际。在此,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问题式教学一定要立足现有中学教学实际。具体来说,这个实际就是大部分学生一周学习历史只有两个40分钟的时间和大部分学生初中并没有学到太多的历史知识。因此,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是课堂上能操作的,且是学生容易接受和领会的。

(2)问题设计要系统,要有层次,一般要求先易后难,层层递进。忌问题生硬、突然,没有层次。

(3)问题设计不仅要设计问学生什么问题,还要设计相应的帮助方案。这

里的帮助方案是指为让学生更好地思考、讨论和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由老师提供的旨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它包含多种形式。既包括建议学生查阅资料、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后讨论交流,也包括提供材料、提供思考视角、提出诱导性问题、甚至直接提示等。

在现实教学中,很多老师进行问题设计时只考虑到要问什么,却没有很好地设计相应的帮助方案。这在课堂上往往表现为这样的情境:没有给学生思考时间,问题刚提完就要求学生回答;没有设计学生在解决不了问题时的帮助方案,学生答不出问题时就没有了应对策略;设计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案,但形式单一、或不够系统,或没有层次,或没有什么意思。总之就是不能达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解决问题的目标。以上这些情况都是我们需要避免的。

(4)有争论的、能达到一波三折效果的问题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是最能促成有效教学的方式之一。

一般来说,这种问题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确实具有不确定性。 最能证明这一点的就是学生在讨论中确实形成了不同的看法。二是具有可讨论性。最能证明这一点的是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并表现出兴奋、疑惑等表情。三是有难度。具体表现为学生在争论过程中往往会不断否认、批判、修正甚至放弃自己之前的观点。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往往还需要教师不断提出其它思考视角。四是确实很有效。学生在讨论完后,感觉自己有所“获”或有所“悟”。

比如在《变化》这一课中,我就成功地进行了一次问题式教学。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近代化进程的艰难曲折,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能引起争论的问题:18世纪80年代,中国该不该修铁路? 为让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我也设计了一系列旨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案。具体如下:

1)(提供诱导性的问题)当时反对的人多还是支持的人多?为什么反对?

2)(提供当时反对者的言论)你认为以上反对的理由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3)(建议他们讨论交流)你认为当时该不该修铁路?为什么?

4)(提供思考视角1)如若主张修,请思考:这么多人反对意味着什么?真要修,你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如若不主张修,请思考:修铁路有什么好处?不修铁路中国能富强吗?

5)(提供思考视角2)东莞现在在禁摩。你觉得该不该禁?请联系禁摩问题去思考修铁路问题。

6)(学生批判、修正、完善自己观点,但仍然觉得问题很复杂,脸上充满疑惑。教师谈自己的观点,其实是提供思考视角3)下面我谈谈自己的观点,你们看有没有道理?一,路该修。二,路当时没能修,过了10多年后才开始修。三铁路当时能不能修,这是历史之迷。大家可以在课外再思考、再讨论。

7)通过以上争论,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或有什么感悟?

应该说,“该不该修铁路”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的有争论的、能达到一波三折效果的问题。由于我设计的问题有层次,能步步深入,且又提供了帮助方案,也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讨论,因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上课过程中,初次见面的学生却表现得异常活跃。大多都积极参与,也都被问题所吸引。在我不断给他们提供新的视角的时候,很多同学既兴奋,又懊恼。兴奋是因为这些问题确实很有趣,懊恼是他们不断发现自己的观点需要修正。而对于究竟该不该修铁路这个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却随着讨论的深入变得越来越复杂。整个课堂一波三折,高潮不断。这也成为了我这堂比赛课最大的亮点,也是我这堂课被认为是“达到了课堂的有效性”的原因。

三.重视学生的感悟和生成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保证

前面两部分应该说都是谈如何实现有效教学。而事实上,要探讨有效教学这个问题时,还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什么才是有效的历史教学?或者说,有效的历史教学究竟应该用什么标准来衡量?

过去,判断是否有效往往集中于老师的表现怎样,集中于学生掌握知识怎样。但新课程改革以来,随着新的理念的渗透,这个原本似乎不是问题的问题变得异常复杂。应该说,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理解。下面是我的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1)有效的标准应该是学生生成了什么,而不应该是老师做了什么。

(2)有效的标准应该是多维度的。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仍然是重要的,发展能力的情况自然也是重要的,但新课程背景下,有效的标准还应该包括很多其他方面。比如学生是否积极参与了、学生是否得到尊重了、学生是否形成某些感悟了、学生人格是否健全了,等等。

在我看来,或许,在当前形势下,我们最容易忽略的、也是我们最需要重视的就是,一节课下来学生有了什么样的感悟,有了什么样的生成。为什么?这就得拷问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得拷问我们教育教学的最终归宿。我们教育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历史教学最终的归宿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任鹏杰先生的观点是:历史教育的终极取向恰在于此——用“整体”史观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做好自己。简言之,就是“服务人生”。就是“扎根于人性沃壤、紧密关切学生人生”。[⑤]作为我的理解,就是通过我们的历史教学,学生得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生成了什么。更进一步地说,学生形成了怎样的情感、形成了怎样的思想。或者说,在我们历史教育的影响下,学生成为了什么样的人。

仍然以《变化》这一课为例,评委的评价是“利用了不是太多的教学资源和素材达到了课堂的有效性”。坦率地说,我也是非常赞同评委的观点的,我也是觉得这堂课是有效的。为什么呢?因为学生有了感悟,有了生成。而且不仅仅是有,而且是异常的精彩。在谈有什么感悟时,当时有不少的学生主动站起来发言。

学生1:“有收获。通过争论,懂得了要全面看问题。”

学生2:“我发现做事情真不容易。或者说,社会进步真是不容易。”

学生3:“通过争论,我认识到学历史一定要站在当时的角度看问题,不能用我们今天的思维去考虑。”

学生4:“很有意思。通过争论,懂得了该不该做一件事情是一会事,能不能做又是另外一会事。”

学生5:我发现人是很复杂的。”(我追问为什么)“禁摩很多人反对,但修铁路却很多人主张修。

当然,也还有一些在我们看来可能有失偏颇的“感悟”。

学生6:“我觉得我的启发是当保守派还是最好的。”

学生7:“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我还是觉得摩托车不应该禁。”

学生8:“我发现李鸿章是个英雄。”

学生的感悟是五花八门的,部分学生的观点甚至是有点“离经叛道”的。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学生确实展示了个性的,确实是在思考的,也确实是可爱的。或许,到这里,知识、感悟本身是否正确,这一些我们过去死死盯住的东西,也许就不再是最重要的了。毕竟,学生参与了,感悟了,生成了。毕竟,学生体验了,思考了,进步了。毕竟,学生在成长,在“认识自己、做好自己”,在“服务人生”。

值得进一步指出的是,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但要重视和关注学生的感悟和生成,更应该尽可能提供好的平台让他们来表达、来交流、来探讨。对于精彩的感悟,我们应该充分地肯定。对于那些在我们看来或许还有欠成熟的感悟,我们也应该包容。毕竟,思想的成熟有一个过程。毕竟,思想本身就应该是多元的。如果能这样,历史就会成为有血有肉的东西,就会成为吸引人的东西,就会成为有生命的东西。如果能这样,历史课堂就会成为有意思的课堂,就会成为收欢迎的课堂,就会成为有效的课堂。

 

 

主要参考文献:

1.任鹏杰:《史观:能救人也能杀人》,《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年第5期。

2.任鹏杰:《服务人生:历史教育的终极取向——从根本上追问什么是有效的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年第3期。

3.朱汉国、赵亚夫等:《笔谈:如何理解历史课程目标》,《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年第9期。

4.[奥地利]茨威格:《明天该怎样编写历史》,《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年第5期。

5.黄牧航:《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下)》,《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年第4期。

6.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7.李振宏:《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①     [奥地利]茨威格:《明天该怎样编写历史》,《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海外文摘”栏目,

2009年第5期,第19页。

②     任鹏杰《史观:能救人也能杀人》,《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年第5期。

 

① 转摘自任鹏杰:《史观:能救人也能杀人》,《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年第5期。

② 以上关于茨威格的观点以及史观在影响学生价值判断方面的作用主要参考了任鹏杰先生

的观点。详见任鹏杰《史观:能救人也能杀人》,《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年第5期。另外,关于茨威格《明天该怎样编写历史》的具体内容,可查阅《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年第5期第18-23页。

 

①任鹏杰:《服务人生:历史教育的终极取向——从根本上追问什么是有效的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年第3期。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精心选用素材,为历史教学增添色彩    下一篇:关于“白人后代向黑人下跪道歉”的讨论与点评【教学课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