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地理论文

用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地理创新能力

所属栏目: 地理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用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地理创新能力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直接参与发现的过程,也是学生对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只有学生亲自动脑、动手,而不是被动地听讲,才能使学生获得真正有效的信息知识,并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和技能,积累学习的经验。案例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做中学”的形式,它从经验与活动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究等形式,提高学习者面对复杂教育情境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方式的总和。从近六年的新课标教学改革的实践看,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为学生提供了近乎真实的场景,大大缩短情境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差距,在教学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1、案例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解决问题等的能力和品质,大大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

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重视培养学生能力,启发式诱导,思维多向流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能力培养效果好,学习系统知识效率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新课程理念。也做到了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

如在湘教版七年级上册讲地球的形状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时,我设计了家庭用的太阳能热水器在冬天和夏天应如何放置的问题,由于案例的设计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了素质。问题来源于生活,一方面达到了旧知识在教学中迁移的目的,另一方面确实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由于案例是真实的,没有教师的评论和分析,由案例的真实性决定了案例教学的真实性,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得出自己的结论,比较容易地突破了多年来学生对太阳高度的理解上的困惑。较强综合性的案例,要求学生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应具有审时度势、权衡应变、果断决策之能。案例教学的实施,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地理知识和灵活的技巧来处理。因此在教学中突出体现了新课标深刻的启发性和突出了实践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进来、深入案例、体验案例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的交往,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交往,过程的动态性导致结果多元化的发散思维培养,真正实现了学生地理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2、案例教学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创设了民主、平等、愉悦的教学氛围,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国古代早有“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的至理名言,这就告诫我们,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课程标准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教给学生独立探求,索取知识的方法。而民主、平等、愉悦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条件和基础,能够使学生产生自觉学习的欲望,无所顾及的表达自己的见解,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案例教学真正把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和创设民主、平等、愉悦的教学氛围得到了有机地结合,从而发展创造性思维和培养自学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学生就会善于从教师的讲解中捕捉瞬息即逝的问题,就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去掉教师的“拐棍”也能够“走路”。

如湘教版七年级上册讲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异时,我给学生讲了这么一个事实:一只鼠标,是发达国家发明的专利,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引进生产,如果每只鼠标在市场上以20元出售,则每只卖的钱20%——4元应由发明专利的发达国家拿走,其余生产的过程要发给工人工资,还要用到我国的资源等,折合下来我们生产每一只鼠标只剩下3元的利润,而且我们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这就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让学生进一步分析这两种类型国家的差异。由于案例具有新颖性、讲究时效性,并且背景清晰,蕴涵深刻的教育学或教育心理学等科学的理论与原则,学生经过自己努力而得出结论,不是被动地接受材料,而是主动地参与发现知识的过程。学生从知识产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工农业发展水平、对外贸易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学习和讨论,认识的深度和广度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效果。由小故事的引入已经成为新课标下地理课堂教学的一个新亮点,由于创造性的课堂设计,培养了学生持久的学习热情和不断探索的自学精神,坚持主见、知难而进的优秀品质。地理教师都要把金钥匙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开启知识的大门,发掘知识的宝藏,那么学生的积极性 将会空前高涨。与此同时,告诉了学生,任何学习上的成功都不是信手拈来的,实现任何一类问题的创造性解决,都与平时扎实地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有关。

3.教师必须创建开放式课堂,案例教学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启发学生建立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凡是学生能发现的知识,教师不要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要暗示。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张扬自己的个性,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如在讲人教版八年级“我国的生态农业”时,我给学生提示了这样一个问题:截止目前,我们学到哪些比较先进的农业发展模式?学生们踊跃发言,美国高科技条件下机械化和专业化的农业,以色列干旱环境下的滴灌和喷灌技术农业,甚至还有的同学也提到了当时我用到的案例——我国宁夏固原,甘肃会宁等地严重缺水环境下的地窖存水薄膜条件下的农业,等等。然后我说我国目前的农业发展模式比发达国家还要先进,请大家看我国的“生态农业图”,看我国的农业究竟发达在什么地方。学生们带着极大的不解和兴趣围绕一张图说出了我国农业的方方面面的优势:可以不用化肥、可以发展农产品加工、可以养蚕、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不会产生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几乎每个学生说出了一个优点,多种结果的出现,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我国农业比任何发达国家还要先进和发达,真正使学生认识到了我国的农业优势,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改变了学生认为外国什么都先进的错误思想。

因此,地理课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演绎等方法传授给学生,并在教学中作出示范,让学生根据课题要求自己读书读图,独立作笔记,并展开对事实材料的分析、整理 ,作出新的判断和推论。通过识图、拼图、填图、绘图、联想分析图的反复训练,学生的手、口、脑并用,其观察力、记忆力、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诸多能力都可以得到培养、锻炼和提高。进而,把知识落实在图上, 达到会学、学会、会用的目的。课堂上要充分相信学生,激励学生,放开学生,使其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维系创新的热情。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胆识和心理素质。所以合理选择适当的案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启发学生建立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保证课改工作顺利进行和成功的关键。

   

地理常规教学不能脱离各种地理图表的案例选择,在此基础上经常及时地收取相关的信息,教学内容的不同,决定了的案例的采取要多样化,要适合最新化和有一定的趣味性。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广泛收取材料,经常看电视、上网收集有用的素材,注重教师自身创新素质的培养,安排好每节课的教学方案,致力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国家的发展靠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在教师。教师要对自己劳动的复杂性,创造性有充分的认识,要更新观念,树立创新教育思想,大胆改革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教育改革的新途径,新思路,不断提高自身施实创新教育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创新型人才。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地理课程标准下地理学习的评价(初中地理)    下一篇:改进教学方法,实施有效教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