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浅谈自然(科学)教师队伍现存问题及对策

所属栏目: 小学科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科学》课即将代替《自然》课进入课堂,新课程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从自然教师顺利地成为科学教师,是实现课改目标的关键。我市宁国市作为安徽省课改实验区于2002年秋季正式启动,宣州区、绩溪县也已于2003年9月正式加入我市课改实验区。今年我们对全市小学自然(科学)教师队伍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现就存在问题及对策谈一谈个人看法。
  一、 现状与问题
  1 自然(科学)教师专职少兼职多
  我市有七个县市区,小学1039所,各类教师总数为11391人。从自然(科学)教师基本情况调查统计看,自然(科学)专职教师81人,仅占自然(科学)教师总数的6.4%;自然(科学)兼职教师1188人,占自然(科学)教师总数的93.6%。他们一般是带班主任的语文课或数学课的教师,还有一部分是不能胜任所谓“主课”的教师。
  2 自然(科学)教师年龄偏大,且学历偏低
  通过对我市自然(科学)教师基本情况的调查,现有自然(科学)教师(兼、专职)1269人,其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教师为318人,占自然(科学)教师总数的25%;36岁至45岁的教师为429人,占自然(科学)教师总数的34%;46岁以上的教师为522人,占自然(科学)教师总数的41%。自然(科学)教师的学历情况:中专(高中)学历人数1116人,占自然(科学)教师总数的88%;专科学历人数128人,占自然(科学)教师的10%;本科学历人数25人,占自然(科学)教师总数的2%。
  3 自然(科学)教学课时被挤占的现象较为严重
  按照我省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自然课低年级每周1节,高年级每周2节,课改后的科学课每周3节,通过调查,发现城关小学基本能执行,乡、村小学则达不到课时要求。自然课要准备大量实验器材、学具,农村学校没有条件,有的甚至就不上;有的教师观念滞后,重语数轻自然(科学)课。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教学即智育”的偏见似乎约定成俗,把全面发展的教学人为地肢解为两种不同性质的教学,一方面重视智育,另一方面以“智育”来包容其他各育,而应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的自然(科学)课在很多学校被作为副课,可有可无,甚至于形同虚设。
  4 自然(科学)教师的知识技能素养不能适应新课改要求
  自然教师即将成为科学教师,新课程对教师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教学手段及教学能力等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拿着教科书“自信”地走进教室上课,照本宣科就行了。而新的课程赋予了教师课程设计的权利和任务,课程的创造空间大了,要求教师从被动变为主动。在知识结构上,从原来只要求会处理学科内的知识发展到要求会处理一些跨学科的知识,《自然》改《科学》后更要求教师知识面广,要审视和了解各个学科和各个领域;在教学手段上,要求能利用包括网络系统在内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在教学功能上,要体现个性化教学,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具有驾驭多种教学方式的能力等等。对照这些标准和要求,许多教师感到自身的素质与之相差甚远。
  二、 对策
  1 提高对自然(科学)教学的认识,突出该课程地位
  科学教学的实施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在未来世界科技领域的竞争力,《科学课程标准》的出台,充分体现了自然科学课程的重要性,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识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世纪之交,我国推行了“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科学教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指出: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体系,中小学都要积极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自然(科学)课程就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到自然(科学)课程在小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才能真正认识到自然(科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项措施,建设一支适应自然(科学)课教学、素质较高的专职的教师队伍。
  2 重视、理解、支持自然(科学)教师工作
  教师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教师的素质水平决定着新课程实施的程度。要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基本的科学素质,需要运用充足的科学教育资源,需要教师具备自然(科学)课教学的基本素质,这是自然(科学)课程成功实施的基本要求。自然(科学)课程要求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各种活动,使用大量的活动器材和实物材料,自制教具、学具等;特别是现场考察、参观、访问,指导学生进行自然(科学)课题调研、方案的选择、实践检验、科技小制作等活动;还要在课外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发达国家,小学教室中现代的实验仪器、教育设备齐全,图书资料丰富,教师学生随时可用。而我市除了城关几所学校条件好一点外,其他学校不仅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就是与我国发达地区相比,也相差甚远。相当数量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及仪器不足,严重制约了科学教育的顺利发展。各级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自然(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根据我市属于不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走出一条适应不发达地区自然(科学)课教学的新路子来。一方面必须想方设法加大对学校自然(科学)教育资金的投入,配备必要的教学设备、仪器,解除教师教学的后顾之忧,绝不要把自然(科学)课程当成可有可无的课程,应在排课、工作量标准以及教师职称评定方面给予公正、合理的支持,同时改进不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以教师评价制度改革抓教师队伍建设,多管齐下促进自然(科学)教师工作积极性和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充分鼓励调动广大自然(科学)课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一切现有的教育技术资源,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开发各种自然(科学)课教学的材料和器具,使学生们的科学意识和科学思维得到最大程度的培养和提高。
  3 加强自然(科学)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科学素养的学生需要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既要具备教师基本素质:思想道德和职业品格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和身心素质,又要具备自然(科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基于此,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1) 重视提高自然(科学)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思想是行为的动力,教育思想决定着教育行为,当好自然(科学)教师,要有一颗对人民教育事业的忠诚之心,高尚的服务精神,对工作对培养学生的热情和激情。
  (2) 立足全局,调整教师队伍结构。在现有人才资源条件下,针对现有的自然(科学)教师年龄大、学历低情况,实现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与能力结构的优化组合;同时引入激励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择优上岗的全员聘任制,庸者下,适者留,使自然(科学)教师永远充满青春活力与生机。

   

  (3) 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将学生自然(科学)教学效果,纳入教学效果考核的重要内容。把自然(科学)教学与语、数相提并论,常年开展优质课竞赛、研究课活动和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从教师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入手,采用教后反思、课例、评析三课(听课、说课、评课)一条龙的方式,进行问题会诊,设立课改沙龙等参与式教研方式,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同时,要将自然(科学)课教学作为衡量素质教育教学成果的重要标准。
  (4) 拓宽教师培训渠道,提高教师学历水平。教师的学历直接影响着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性和胜任程度。对现任的自然(科学)教师要设立教育计划,提供更多的进修培训机会,如: 岗前培训、在岗培训、样本培训,让教师走上终身受教育之路。建议有关师范院校,设立自然(科学)教育专业,培养自然(科学)教学的专业教师,即具有现代化课程发展观念与知识的新型教师。
  (5) 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带头作用。骨干教师的影响是一种以人育人的教育,任何外部的培训力量和技术都不能代替身边榜样的影响,针对我国教师多、分布散、城乡水平悬殊现状,以骨干教师影响带动全体教师,以点带面,提高教师全面素质。
  (6) 提高自然(科学)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举办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培训,实现上岗教师都能掌握和运用现代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课件制作技术等,推进教师教育方法创新,加速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在教师教育中的普及和应用,实现教师教育跨世纪式发展。
  总之,自然(科学)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外部条件都是教师队伍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在进行教师教育改革的同时,需要社会各界及自身的共同努力,把社会配套改革与教育系统自身的改革结合起来,以内促外,以外带内,内外并进,共同推进自然(科学)教师队伍发展,确保自然(科学)教学有一支强有力的队伍。
  当然关于学生成长记录袋的使用,还有很多的问题要思考,比如说《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三个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长记录袋的运用无疑是实现此三个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如何通过成长记录袋来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目标的统一实现,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资料:
①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科学(3~6)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7月第1版。
② 长春出版社《发现科学》丛书2002年1月第1版。
③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徐芬教授的报告《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不妨让“科学”幽默一点    下一篇:需要探究的不仅仅是知识——从知识、方法的传授者到科学精神的培养者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