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关注科学课中“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关注科学课中信息技术的运用的运用

所属栏目: 小学科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小学科学及常识教学中涉及的内容包括动物、植物、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的一种媒体,与科学及常识整合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但在信息技术的使用实践中,我们发现课堂上的使用并非多多益善,而是要以学生的需要为准。我校通过“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及常识整合研究”,发现在学生困惑不解、知识不足、无法感知、缺乏兴趣、主动参与等过程中,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线索,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是实现学生知识建构的重要因素。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便会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 立足 发展需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小学课堂正在从“一支粉笔”、“一本课本”向收录机、幻灯机、录像片、实物投影和电脑多媒体发展,伴着这些电教器材、电教手段的出现,我们的课堂越来越活跃也越来越多彩。学生在学习时获得的信息83%来自视觉,视觉心理对学生认知发展十分重要。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画、声音、动画、视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所表现的信息产生极佳的逼真效果,使其内容更充实,形象更生动,更具吸引力。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在小学科学及常识教学中,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线索,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是实现学生知识建构的重要因素。

小学科学及常识教学中常用的仪器、标本、模型、挂图、黑板、学具等都是传统的教学手段。将电影、投影、录音、录像带、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去,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中,并非多多益善,而是要以学生的需要为准。在我校进行的“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及常识整合研究”中,我校通过研究与尝试,发现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便会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在学生困惑不解时使用信息技术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既是发展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因此,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程度与学生学习水平的好坏是密切相关的。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在一定的限度内信息活动强度加快,有利于学生兴奋过程的高度集中,使学生在记忆过程初期出现的“瞬时记忆”能在教师有意识地信息强化后,较快地转变为“长时记忆”,从而提高学习与认识的效果。
在学生困惑不解时使用信息技术,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得开心、愉快,在不知不觉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在地理类《南极见闻》的教学中,因为学生很少有机会看到或听到有关南极的见闻,所以对极光、冰川等缺乏感性的认识,理解时有难度,学习时有困惑,很容易导致学生到最后只认识几个生字或新词。所以在《南极见闻》一课中,教师通过电视、电脑课件等,将枯燥的词汇化为栩栩如生的动态的画面,在学生面前展示美丽的极光、千年的冰川、笨拙的企鹅等,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顺利地走出困惑与不解,让学习的过程变得轻松与愉快。

二、在学生知识不足时使用信息技术
对学生而言,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形成多角度、多层次的信息剌激,能够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缩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时间,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在提高课堂容量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益。在科学及常识教学中,当学生知识不足时,使用信息技术无疑是效果最好、最优化的手段。
在小学科学《植物的一生》教学中,用于认识凤仙花从种子到长成苗、长高、开花、结果等一生的媒体有很多,课堂上有老师的语言、课本、板书、挂图、标本、模型、实物,还有电教手段的投影片、幻灯片、电影片、录像带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教科书、必要的板书等传统的教学媒体始终要用,谁也离不开,但它们不是唯一的、最优的。学生独立研究环节,观察凤仙花的种子、根、茎、叶等,用实物是最好的。但如果要研究凤仙花的生长过程,除了学生每天观察记录外,凤仙花生长的电影或录像等多媒体就十分重要。多媒体课件信息容量大,可以弥补观察材料的不足。在学习动、植物知识时,很多动植物学生平时根本见不到,无法获取感性知识。教师利用课件向学生播放,生动、逼真地展示自然界中的各类动、植物的各个部分(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同时配合学生的观察活动,分别将画面快放、慢放、静止、重复、放大,让学生抓住了各类动植物的特征,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密度。

三、在学生无法感知时使用信息技术
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通过声音、图像等信息直接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促使学生感知迅速、记忆牢固、思维灵敏、想象丰富。当学生无法感知时使用信息技术,就如同给学生的思维搭上一个个的脚手架,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生在现代教育技术营造的教育环境中学习,各种感官被充分调动起来,思维活跃,能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同时,信息技术的使用有助于因材施教、实现教学个性化。
在小学科学电流单元的学习中,简单的电路图,串联与并联等的教学,因为电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生知识的构建有一个关键的地方是要通过看线路图,在自己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电流的路径。这对缺乏想象的学生来说,这部分的知识是无法感知的。如果在学生连接简单的电路图后,让学生猜测电流的路径,再出现多媒体的电流路径图,让学生在动态的电流路径图中感知电路图知识,可以突破教学中学生无法感知的困惑。利用计算机绘制生动、形象的电路图,使学生通过直观的透彻的观察,理解抽象的电路与电流等概念,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是关键。

四、在学生缺乏兴趣时使用信息技术
现代教学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重要地位。有人说,儿童的天性就是见异思迁,所以他们的兴趣就在更换与变化上。因此,多种教学媒体的综合使用,除了发挥它们本身各自的优势需要交替和变换之外,也是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有意注意能持续较长时间的需要。
小学常识《苏州园林》一课,用文字讲了苏州的四大名园,并配了几张画,说实在的,如果光用几句文字和几张画来教学,学生肯定是不感兴趣的。所以我校在《苏州园林》一课的教学中,充分应用了录像、多媒体技术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引入时通过电脑出现的长三角地图,让学生找到浙江与江苏,再找到海宁与苏州,使学生建立地域上的联系,并让学生算一算直线的距离,学生一下就产生了学习的兴趣。然后是播放一小段风景优美的录像,看一下镜头下的苏州园林。再是提供网上资源,让学生在浏览的基础上,自选一个园林,分小组在电脑上制作介绍苏州园林的知识卡片。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走进了网络,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相结合,课堂焕发了生机与活力。在最后的展示中,学生都能展示自己制作的有关苏州园林的知识卡片,并能变教师讲为学生自己讲,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五、在学生思维无法转换时使用信息技术
我国《学记》中早就提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的思想,强调注重对学生的开导以及培养学生独立性的重要意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激发积极的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科学《观察我们的身体》这一单元中,要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身体的外部特征,进而想象、感悟出自己身体中内部的大致结构。如果光用想象,学生的思维是无法转换的,学生的感悟是无法清晰的。为此,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学生能顺利地感知身体内部的结构。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激发了学习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六、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时使用信息技术
拓宽教育空间,追求教育的整体效益,可以视为情境教学向情境教育深化发展的基本目的之一。正如李吉林所指出的:“儿童的生活空间是他的成长环境”。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变得十分重要。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信息技术是师生互动的最佳手段。
在动物、植物类的科学教学中,在地理、历史类的常识教学中,在学生主动参与中让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来合作学习、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等,教学是全新的、开放的。我们通过创设情境,提供课题,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愿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在电脑房、微格教室上科学与常识课,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参与设计问题,利用电脑互相交流,通过多媒体展示交流自己的见解;通过完成特殊的多媒体作业,使学生有机会阐述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信息技术,把课堂的时间让给学生,把展示的舞台提供给学生,教学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学生困惑不解、知识不足、无法感知、缺乏兴趣、主动参与等过程中,电教手段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老师的教学手段,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的难度。 “信息技术的运用应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这是我校在开展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常识)整合研究实践后的收获。

参考文献:
1、何克抗 《创造性思维论》;
2、《科学课》湖北教育出版社;
3、《科学课程标准》 国家教育部;
4、智庭,《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模式:理论框架与案例研究》;
5、沈思义等,《教学方法新编》 中国商业出版社 1991;
6、马宁、余胜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 中国电化教育  2002.1;
7、孙众 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误区分析》;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谈电化教学手段在科学课中的运用    下一篇:挖掘自然现行教材,探索走近“科学课”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