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

所属栏目: 小学科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05-0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科学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基础自然科学。要学好科学课,就必须多观察、多实践、多思考。但是如果学生对学习科学课没有兴趣,那就谈不上怎样去观察、实践和思考,正如常言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此,教学中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设置悬念,诱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设置挑战性场景,给学生留下探究性悬念,可以有效的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悬念的设置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能与学社已有的经验产生冲突,或是学生之间产生争议,学生有了好奇心就可以更好的参与,积极的思考,同时教师还可以视情况提出挑战性问题,适当提出一些超越薛神医有经验水平的问题,让学生的发展性思维得到锻炼和提高,要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

  如:我在教《马铃薯在水中的沉与浮》这课时,我一走进教室,就摆出了早就准备好的演示仪器和材料。然后对同学们讲:“今天,我给大家表演个小魔术,好吗?你们想看吗?”同学们的求知兴趣,一下子被激起来啦!齐声答道:“想看”。接着,我边操作便发问,“你们看看,两个水槽得水是不是一样的?”生答:“是一样的”。(因为甲水槽底部的盐是平铺的,而且,学生看水槽时,略微仰视,所以看不出两样)“看看这两个马铃薯一样吗?”生答:“也是一样的。”“现在,我要用这根魔棒把躺在甲水槽底部睡大觉的马铃薯请起来,让他浮上水面,你们信吗?”有的答:“信”。有的答:“不信”。我用玻璃棒搅动甲水槽中得水,直到马铃薯浮到水面。同学们一下子被这一现象惊呆了。“谁能把乙水槽里睡觉的马铃薯也请起来呢?”上来一个同学,他用玻璃棒搅动水槽里的水,左搅右搅,马铃薯总是不浮到水面上来,搅得同学泄气了,看的同学也愣住了。突然一个同学举起手来,大声问道:“老师,是不是您在水中做了甚么手脚?”这真是一语打破沉静,一场探索马铃薯在水中沉浮实验,就这样开始了,很快就找到了原因,得出了结论。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设置诱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学习时如身临其境,从而激起学生积极思维,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采用多媒体放出各种各样的声音,一下子把学生吸引住了,他们都纷纷聆听,然后自主思索:声音是怎样发出的?为什么每个人,每样乐器发出的声音不一样?……自然而然地想知道究竟。这样不用教师讲,他们就想去探究答案。

  又如在《导体和绝缘体》一课教学中,教师先出示一电路板,紧接着设问“有什么方法使小灯泡亮,蜂鸣器变响?”学生答:“合上开关。”进一步追问“假如把电路开关断开,有没有办法在不合开关的情况下,也能使灯泡变亮?”学生即答:“用一金属接在开关两端,就能使小灯泡变亮。”这时教师请他们试试,并让他们说说,是什么物体使小灯泡变亮起来的,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巧设悬念,创设新情境,使学生把原有的知识、经验迁移到新情境中让学生在这种新情境中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动手操作,通过观察小灯泡亮与不亮来证明该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三、利用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游戏符合儿童的特点,特别是低中年级的学生更喜爱游戏活动。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说过:“游戏是儿童最正常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活动可以帮助儿童发展体力、智力、交际能力和感情等,在科学教学中适当应用游戏形式进行教学,学生是十分欢迎的。在游戏活动中,他们不会感到有沉重的负担,始终沉浸在欢乐愉快的情趣之中。而在不知不觉之中获得了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教学《日食和月食》这节课时,考虑到学生虽然能听懂但却难以真正掌握,为了使教学更加形象具体,我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游戏表演:将开着的灯光当太阳,让一个学生举着小球当月亮,另一个学生站着不动以头当地球。然后让举着小球的学生在灯泡与另一个学生之间转,当灯光、小球、与另一个学生的脸在同一直线上时,另一个学生说他看不见“太阳”。其它学生也从阴影中看到了这一点。通过游戏。学生能真正掌握月食知识,感到学习是一种轻松,充满乐趣的事。从而对科学这门课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四、动手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在科学课中,许多重要的规律都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同时,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好动是他们的特点,他们看到新奇的东西,有时不满足于看到它的外表,希望拆看来探索它的内部构造。在科学教学中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可以提高他们的兴趣,同时体会到知识的实践意义。俗话说:“眼过百遍,不如动手一做。”。科学实验形象生动,本身带有很强的趣味性,因此,学生对动手实验往往比听教师讲课感兴趣得多,所以几乎所有学生在上课时总是盼望做实验。在教学中如果能精心设计实验,,增强其趣味性、新颖性,能有效地刺激学生感官,增强学生的有意注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学《磁铁的磁性》一课时,教师对学生说:“这堂课我们来‘玩’磁铁,在‘玩’的过程中要开动脑筋,发现磁铁的奥秘,看哪一位同学发现得最多”。然后分组实验,可以相互讨论。课堂的气氛立即活跃起来,他们会拿着各种各样的磁铁,这里摸摸,那里碰碰,甚至可以拿着磁铁离座位去碰碰门、窗、黑板等。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做小结:你们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并让学生演示给同学们看。让没有发现磁铁这种性质的学生模仿刚才同学的演示方法自己做一做。这个‘玩’的过程就是学生的实验的过程,既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又使每个学生都达到本课的认知目标要求。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只起了架桥铺路和引导启发的作用,学生自己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在小学科学实验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下一篇:做好小学科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