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以实验促探究 以探究促有效——我对实验进课堂的思考与研究

所属栏目: 小学科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黎裕玲  大宁小学

【摘要】

小学科学新教材注重让学生体验探究活动,极大的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探究活动的落实要靠教师的有效组织。《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教师只要坚持让实验走进科学教学课堂,并合理调整实验探究活动内容,合理安排实验活动小组,善于选择有结构的实验材料,组织好有典型意义的探究活动,授学生于“渔”,不但节省教学时间,还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让探究更有效。

【关键词】实验;探究;有效;科学教学;

【正文】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要通过实验活动进行探究。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实验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实验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去,亲自感知实验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变化,通过认真观察、认真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里我们必须明确: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而不是科学学习方法的唯一。在科学教学中,我们要将实验与探究“联姻”,才能让实验促进探究,让探究更有效。

时下,我们通过公开课看到,学生实验一般是按照老师指定的实验内容,按部就班做一遍就了事,基本上没有再实验的机会。而对一些重点内容的基本操作,仅仅是做过一遍,很难保证学生能够掌握关键和细节,这个问题应引起重视。实验教学也需要象其他知识一样,需遵循规律,对实验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需通过复习予以强化和深化提高。

其次,多媒体课件代替实验。当现代信息技术普及到课堂教学中时,多媒体辅助教学逐渐成为目前教学技术手段的主流之一。在这种新的教育手段的冲击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总存在着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多媒体教学在教育过程中成为了竞赛课或公开课的一种表演工具,讲究课件的新颖和花哨,成为评价课堂的一个标准。甚至用多媒体课件代替必要的、也能做到的科学实验,造成我们的教学离开多媒体,就无法正常教学。

再者,探究性实验教学不敢逾越“雷池”。 探究性实验教学作为科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学生步入奇妙的科学的殿堂,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卷入科学发现的过程,激活学生探究的潜能,启发他们像科学家那样探索科学的奥秘。我们过去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几乎都是按“老师示范——学生模仿——发现现象——教师归纳”的教学程序进行,甚至有些教师步步示范,学生被动跟随,依赖性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做以其组织简单、结论统一、秩序井然而被广泛采用,但他却极大束缚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最后,一味追求实验成功论。许多事实表明,做实验不一定能取得成功。这是因为实验的作用不会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由于一些教师对实验教学目标没有深刻的理解,实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选择不当,缺少基本的材料设备,都会使实验教学脱离健康发展的轨道。

一、实验准备时,材料准备到位——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工作

小学科学是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素养的基础学科,它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目前实验探究作为科学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使得孩子在探究中提高用科学的能力,从而确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而材料是进行实验探究的根本基础。选择一种合适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往往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科学素养的形成。因此作为一名学生科学素养的引导者,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探究尤为重要。

直观的、有结构的材料是有效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对实验材料必须精心准备,既要直观,又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简单实用。教材包括材料,材料是教材最重要的部分,一套好的材料可以促成一节好课。教学中材料选择得当,可以使探究实验省时而又有效。要使探究有实效,让学生做好探究前的方案设计很必要。但是设计实验方案很化时间,在一节科学课中既要让学生自己设计好实验方案,又要学生亲自经历实验探究过程,还要引导学生作好实验分析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要照顾到个别现象面向全体学生,这就更需要教师要有精明的组织,合理选择好有结构的材料。

在教学中,一旦学生的实验方案拟定后,学生就开始进入实验操作阶段了,选择哪些材料来实施方案是学生必须首先考虑的。教师课前充分考虑,尽量多准备一些供学生选择的材料,在课内要为学生选择材料进行必要的补充和指导。

在《水的凝结》实验中,我让学生自带有盖的瓷茶杯和玻璃杯,并为学生提供玻璃片,学生选用了不同的材料。在实验过程中使用玻璃片做盖的学生目睹了水珠渐变过程,用玻璃杯的同学看到了水蒸气蒸腾到玻璃片上凝结成水的全过程,现象反馈的差异也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选材与别人选材的优劣。教师适时地对不拘泥于导入实验,创造性地选配实验材料,使实验现象易于观察的学生给予鼓励,从而让学生逐步学会选材。另外,我还尝试将材料向学生开放,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工作。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首先要为学生 选择科学的典型性材料。小学生的科学探究并不等于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小学生的科学探究目的在于像科学家那样去“经历科学过程、感悟科学魅力、体验科学快乐”。针对于这样的目的,选择典型性的实验探究材料就非常的关键。其次还要选择适合教学需求的材料。小学科学课中材料各种各样,从身边的到生活中的再到大自然中的,而且有些材料是加工过的,而有些则是未加工的最原始的材料。这就需要我们在择选材料的时候确定一个标准,材料为实验的探究教学服务,所以根据教学的目的进行材料的选取非常重要。最后还要选择适合学生学情的材料。我们备课要研究“学情”——“备学生”,其实在材料的选择上也同样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材料的选择。

为了让科学课堂更加的精彩,我们有理由继续持之以恒的工作学习,选择更合适、更恰当的实验探究材料,让它们为我们的科学课堂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而服务。

二、学生实验前,动脑先于动手——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设计能力不但重要,而且也是我国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科学 3-6 年级课程标准》中,对设计实验的要求是这样描述的: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作出书面计划。在新课标征求意见稿中,对实验设计也有如下总要求:需要经过尝试和预测设计研究方案。具体要求有三条:能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已确定的研究问题提出预测;能设计合理的观察研究方案;能设计较规范的单变量实验方案。由此可见,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举足轻重!

常识告诉我们,实验越是复杂,参与实施计划的行为主体和涉及的环节就越多,越需要计划。我国古代就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思想,西方经济学家也阐明了这个道理:“虽然我们无法预见未来,但如果我们没有根据当时所得到的信息而制定的未来计划,我们就无法合理地行事”。可见实验设计本身就是计划,是实验的计划。因此,指导学生做好实验设计方案,并经过我们扎实的培养,使之养成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其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我们的探究性实验教学,要注意“动手”和“动脑”的关系,往往“动手”先于“动脑”的实验比较低效,“动脑”先于“动手”的实验比较有效!探究式实验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学生认知的过程也要遵循这一规律。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过程,而提出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在课堂教学中要培育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教师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学生在实验初期往往遇到许多困难,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不完整的方案,以填空的形式,要求学生补充完整后,再进行实验研究,让学生参与方案的设计。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教师先放录音,请大家听一些有趣的声音,再提问:在生活中,你们还听过哪些声音?然后让学生尝试着提各种有关声音的问题。最后确定我们要研究的是“声音是怎样产生出来的呢?”这一问题,学生对后面设计的一个个实验都明确了目的。操作过程中,要求学生如实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数据,引起学生对探究过程的重视。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在直接经验和感悟中,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养成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实验设计不仅仅让学生懂得实验的基本过程,更主要的是让学生亲身经历设计实验的全过程,为学生独立地设计实验,参与实验改进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放手,让学生充分地想,大胆地想,敞开思路无所顾忌地想,甚至异想天开,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大胆设计实验,从实验中自行获取知识。

三、学生实验中,不断改进完善——让学生参与实验改进措施

实验目标明确后,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怎样去做,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对问题进行思考,给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和必要的指导,以便找到探索的路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如果可行给予肯定,如不可行也应赞许学生认真探索的精神。《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指出: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我们倡导小组式合作学习方式,发挥集体智慧,通过小组内讨论、质疑、相互补充,最终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完善的实验方案。

鼓励学生创新,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把自己的实验方案汇报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种方案,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讨论、启发、引导,优化出最佳方案。当然,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识是有限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法不可能是详尽无误的,教师不要急于把实验方案全盘托出,为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和体验的机会,可以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不断修整和完善,在设计实验过程中去琢磨、去反思、去验证。

我在上《空气会占据空间》一课时,在学生提出问题后问到:“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空气会占据空间吗?”学生依据自己的想法选择了一些我提供的材料,设计出了自己的实验方案。“把杯子倒扣在水中,看一看杯中有没有水,没有水就说明空气能占据空间了。”“吹套在瓶口的气球,气球,吹不大,说明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把注射器放入水中,如果水不能流进针筒中就证明空气占据注射器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设计实验方案,去不断改进实验方案,虽然方案可能较简单,但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四、学生实验后,评价建立自信——让学生参与实验过程评价

在涉及实验的科学探究教学活动中,教师选择和设计的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探究和实验的机会,使学生在课堂中有开展探究性活动的广阔空间和时间,主动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因此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式也应有所变化。除了期末的终结评价外,在探究过程中阶段评价更为重要。结合探究过程,对学生学习的态度,方法和过程给予评价,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考查,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在实践中,我深深领会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这种需求也就是参与的需要。我们知道,学生的答案也许与正确的有些差距,但我们应积极鼓励这种探索精神,更应帮助学生对各种现象、数据进行分析,找出症结所在,必要时可以再观察、再实验。在足够的时间里,最终得出学生自己能够接受的结论。在这种实验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实验的信心,为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升作铺垫。

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的准备实验,让学生们通过实验获得科学知识技能,而实验的好坏与结果也直接的关系到小学科学教育目的的实现与否。科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用心去探究科学的能力。小学的科学实验也应该得到重视与关注。“实践出真知”,“实践是验证真理的标准”,实践是学生认知的基础,实验中的探究活动是实践的基本形式,也是能力形成的桥梁。学生能否有所发展依赖于是否能充分探究,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者要抓住在实验教学中的“探究”这一主线,通过提供实验材料,大胆设计实验方案,不断改进实验方法,在实验中探究,在探究中实验,我想学生经历这样的实验探究过程,科学素养及实验动手、动脑能力将得到质的“飞跃”!

主要参考文献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07-01.

吴晓刚.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实验设计能力[EB/OL].http://kexue.jyjy.net.cn/.2007-11-19.

李静.在实验中探究 在探究中发[J/OL].http://www.shangshu.com/ecenter/EC001/article_show.asp?1175

李忠华.灵活运用新教材 合理准备新教具[EB/OL].http://zaozhuangzq.2011.teacher.com.cn.2011-07-03.

陈超.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成就有效的科学课堂[M].《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年第08期.

王世友.让实验走进科学课堂[J/OL].http://www.pep.com.cn/xxkx/.2010-10-08.

宋营弟.让学生做实验学习的主人[J/OL].http://www.pep.com.cn/xxkx/.2010-04-08.

徐敬标.小学科学教学技能[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01.

任尚峰.在多层次实验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J/OL].http://www.pep.com.cn/xxkx/.2007-12-13

靳光勇.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的几点尝试 [J/OL].http://www.pep.com.cn/xxkx/.2008-01-10.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让快乐走进科学课堂 小学科学优秀教学论文    下一篇:让学生炼就一双“火眼金睛” ——浅谈在科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