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浅谈在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所属栏目: 小学科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萧山区育才小学 汪瑛瑛 李琦烨

[内容摘要]科学课中,大部分学生不善于或无法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交流讨论往往是少数学生参与其中。作者试图通过对现状的分析,采取一定的措施,让学生敢于说,准确地说,有机会说,有话可说。

[关键词]科学课 语言表达能力  情境

 

一、现状分析

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在鼓励孩子们积极探究的同时,我们往往会有意或无意地忽视给予他们足够的研究空间。不论是在日常教学中还是在公开课上,总是重复着这样一种教学模式:教师通过问题导入新课→学生分组观察或实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讨论→师生共同得出某个结论。看起来课堂上热热闹闹,有动手做的,有举手发言的,似乎人人都参与到了其中。仔细一观察不难发现,实验是少数聪明、听话的学生做,在全班面前交流讨论的是那些口齿伶俐的学生,偶尔也会有不善于口头表达的学生站起来发言,也不过说了几句,因为语速过慢或表达不清,被老师客气地请他坐下想好再说。如此一来,讨论时,跟风的多,有不同见解的少。乍一看好像学生的参与面很广,实际情况却是聪明的学生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仍有许多学生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二、应对措施

科学教育计划的教学核心之一是对学生进行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我们科学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似乎总将科学知识的目标以及探究的过程放在首位。于是,常常会选择一些比较复杂的内容,将一节课40分钟安排得满满当当,所以,在发言时就总是一些尖子生在配合教师,然后顺利达到本节课的目标。但是,这样就容易忽略了孩子们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师也不能较好地知道大多数学生的真实想法。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只凭耳朵听,一般只能吸收5%—20%的的信息,传统的教师和个别学生的一问一答,即使该生的回答是100%正确,那么,在单位时间里,只有该生的收益是100%,但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收益甚少。只有当每个学生都来动脑、动口、动手,每个人既是老师又是学生还是听众,耳、口、眼、脑并用,学习的单位时间效率才会大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才能飞速发展。因此,在科学教育中语言虽然不是学习的第一目标,但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同学们在猜想、讨论、交流的同时却可以逐步提高语言能力。

在科学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所思所想能完整地表达出来,就必须让学生学会说、懂得说的方法,同时也要有说的勇气,敢于在众人面前发表自己的意见。既不怕说错,也不怕说不完整,而且能够做到声音洪亮,语言清晰,条理性强。这些要求在科学探究学习的课堂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要想养成学生说的习惯,提高学生说的能力,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说的机会。既要让能力强的学生说,也要让能力一般和能力较差的学生说,通过个人说、小组说、全班说等各种形式来锻炼学生说的能力和胆量。对于说得好的学生,要予以适当的肯定和表扬;对于说得不理想的学生,也要进行必要的鼓励和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变少数人说为多数人说,把自主学习的气氛在课堂上体现出来。

实施策略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孩子们能敢于说。

在科学探究中,要让学生尽快地进入角色和探究主题,莫过于通过教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一个个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有疑、有惑、有思、有想, 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迫切地想动手探究去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大胆地作出猜测,让他们敢于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案例:

在教学《改变物体的沉浮》一课时,一开课,就出示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物体——笔帽,然后让他们看笔帽变魔术,叫它浮它就浮,叫它沉它就沉。学生一个个目不转睛地看着老师的演示,脸上露出惊喜的神色,嘴里不停地发出“咦”“呀”“啊”……的声音。这时候老师抓住时机提问:“看到你们惊喜的眼神,心中有什么疑问,能告诉老师吗?”这时学生站起来问:“笔帽在水中为什么会一会儿沉一会儿浮?”“为什么老师手一挤瓶子笔帽就沉到水底,一放就浮上来了?”……学生的问题都集中在这一沉一浮上,因为演示实验的材料非常简单,就是一个装满水的矿水瓶,一个下面粘有橡皮泥的笔帽,但是学生看到的现象却很明显,所以疑问就集中在一沉一浮的实验现象上。这时候教师适时提出: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好吗?”

反思:

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去思考,心中必定有无数个问号。这样一来,不必教师过多的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就能提出许多非常有价值的问题。   

实施策略二:解决实际困难,帮助孩子们准确地说。

在小学阶段,特别是三四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有时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是难以准确地表述出来。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将一些比较细小、比较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另外,还要想办法解决学生说的障碍,帮助孩子们准确地表达。

案例:

教学《让小灯泡亮起来》时,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灯泡,认识灯泡的构造。这一环节,在教学实践中经过了几次实践:

第一次,让学生直接观察(用眼睛看)灯泡,说出灯泡的构造。原本以为学生对灯泡应该很熟悉,要认识它的几个基本构造不难,但事与愿违,学生们在表述时模糊不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第二次,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灯泡后再画出一个构造图,从而认识灯泡的基本结构。因为画图之前,必须先仔细地观察电灯泡再进行描绘,所以认为这样就万无一失了。可是,在后面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在描述导线与灯泡的接触点时,由于对灯泡各部分名称认识的不统一,无法很好的进行交流,达成统一的意见。

第三次,不仅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灯泡并画出构造图,还单独准备了一套小灯泡各部分的组合件,让学生在经过观察、绘制后,获得了详实的资料。在汇报灯泡的构造时,教师摆出灯泡的模型图,并讲解每一部分的名称:玻璃罩、螺纹、触接点、灯丝等。如此,学生们对小灯泡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为后面的语言描述打下基础。

实施策略三:利用讨论交流,让每一个孩子有机会说。

以往,我们让学生进行猜想总是建立在小组的基础上的,这样很容易扼杀一些学生的想法,在小组内形成小范围的权威,久而久之,就容易打消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科学探究过程的猜想阶段中,我们鼓励每一个学生都来猜想,并作记录,鼓励学生们将他们的想法尽量的说出来,通过个人说、小组说、集体说,给他们提供说的机会。让学生们有充足的时间来展开思考,有机会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和问题,同时也让教师有了更多的时间来直视学生的问题,让师生在共同的研究碰撞中解决问题。

案例:

在《研究纸的吸水性》一课中,让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时,方案的出台经历了学生们不断提出质疑,不断进行改进,并且还通过实验演示,在教师再次激发矛盾下,最后才确定其方案。刚开始,学生只说分别向每一种纸滴水,看哪一种纸上的水迹大?马上就有学生提出:应向每一种纸滴同样多的水。由此,教师引出了滴管这个工具,使得研究方案有了进一步的完善。学生对此方案已没有异议,但这与比较科学的方案还有一定的距离。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教师正准备给学生一些提示,可转念一想与其直接暗示给学生,不如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因为实践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不断的思考、反复的实践,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思考中解决问题,才能达到能力和思维的提高。所以,决定让学生来演示这个还不成熟的方案。果然,实验还没有演示完,一双双小手就举起来了。原来,学生们发现:用滴管向每一种纸滴水时,不能一个一个的滴,应该同时滴,再来比较水迹的大小。至此,“滴水”实验的方案已经很完善、很科学了。而学生们也在这个过程中思维逐渐成熟起来,明白要做比较的实验必须在同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实施策略四:重视科学记录,让孩子们有话可说。

学会做研究记录是小学科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首先,做研究记录能有力地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学习科学,必须有一定的探究能力,包括现象观察、调查测量、信息收集、实验设计与操作、实验观察记录、整理记录资料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必须在相应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发展。在观察、调查、实验等实践活动后形成研究记录的过程中,演绎、推理、归纳、分析、判断等能力同时得到了训练。因此,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次研究记录,能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其次,做研究记录能加深学生对科学现象的理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亲自实践,再将自己的发现进行梳理后记录在案,这是主动探索新知识、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因此,做研究记录无疑能促进学生加深对科学现象的理解,也是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 

科学记录能较好地保留学生在观察、实验等活动中发现的现象,出现的问题,好的想法、数据等。做了记录的学生与没做记录的同学相比,他们的研究更深入些,语言逻辑更有序。

科学记录能促进学生去思维,因为记录需要学生将自己的发现形成语言文字,符号等记录下来。

科学记录要求学生准确记录探究中的信息,不能胡编乱造,特别是种植、饲养活动要坚持长期记录,这能帮助学生形成注重事实、克服困难的科学精神。

所以,科学记录在科学课中不是点缀,不是可有可无,无足轻重,它是学生科探究活动的必要环节,同时也是学生发展语言能力的有效环节。

所以,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我们应积极创造一种宽松,包容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自由地畅谈自己的想法。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不怕提出“愚蠢”的问题而招致别人的嘲笑;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任何一个问题都会得到重视,因为教师正要努力挖掘出学生头脑中最原始、最真实的想法,深入了解他们的思维过程,重视并研究他们的真实学习状态,直视学生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让师生能在共同的研究碰撞中解决问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思维水平。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简约而有效的科学课堂——我们平常教学的追求    下一篇:科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