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幼儿园教育论文

让小班的孩子爱上画画 浅谈小班幼儿在绘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所属栏目: 幼儿园教育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内容摘要

小班幼儿处于涂鸦期,在美术活动中没有明确的目的,所以有时孩子们对画画不能产生兴趣,常常随意的涂画,有的是由于刚入园孩子们还不能适应幼儿园生活所以不喜欢画画,有的甚至害怕画画不敢大胆的画等等。对这些情况我总结了原因有:新生入园不适应、产生恐惧心理、幼儿自尊心受挫等,我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些策略:运用多种形式,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从身边入手,从基本学起;家长的鼓励,激发幼儿的绘画欲望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实践证明,适合小班年龄特点的对策和方法,是能让孩子们爱上画画的。

【关键词】 小班幼儿  绘画  问题   策略

 

绘画是一种非常高尚的艺术,是开发幼儿智力及潜能,是培养幼儿想象力及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小班幼儿处于涂鸦期,在美术活动中没有明确的目的,所以有的孩子们对绘画不能产生兴趣,常常随意的涂画,有的是由于刚入园孩子们还不能适应幼儿园生活所以不喜欢绘画,有的甚至害怕绘画不敢大胆的画等等。

一、新生入园不适应

小班第一学期,刚入园的孩子还未完全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有些孩子拒绝参与绘画活动及其他活动;上幼儿园对孩子们来说是人生中的第一次大变革,昨天在家里还是一个众星捧月的宝贝,今天已需要独立的走向集体生活,例如:涛涛小朋友是小班第一个学期刚来的,一次上绘画课,看到要画画,他马上就大哭起来:我不要画,我不要画……。无论我怎么鼓励,他都无动于衷,只是哭。后来,我手把手的教他,我一停他也就马上不画了,又哭了起来。因此这意味着一天中的大部分活动时间,孩子面对的将不再是家里熟知的一对一式或者几对一式的交往,他们需要的是学习独立做事,和陌生人交往,集中注意听讲,安静的坐一段时间等,这一系列的改变,使一些孩子形成了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带着这样的心理、情绪,他们怎能积极的投入到绘画活动中去呢?
    二、产生恐惧心理

 小班幼儿属于“涂鸦期”,由于家长不了解涂鸦对孩子发展的意义,不准孩子“乱涂乱画”,或者责怪孩子画得不好,导致孩子对绘画活动失去兴趣;例如:浩浩小朋友,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由于上半年上过托班,所以他很快就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在小朋友中有时还能起到带头的作用。上课的时候也非常积极,经常举手回答问题,语言表达很丰富,但是一到绘画课,他就没了精神,一次在上绘画课时,刚开始他就跟小朋友讲话,就是不画画,突然他大声嚷着:老师,我不会画。老师,我不会画。我以为他不会画,于是我就手把手地教他,并告诉他如何涂色。但是让他自己画时,他又停在那边又不动了。有时我就帮助他画一点,等一个活动结束,他还是只有我画的那么一点。所以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生长环境和文化背景也不一样,特别是父母教育观念的不同对孩子造成了直接的影响。
    三、幼儿自尊心受挫

教师在集体绘画活动中有时会不小心伤害了部分幼儿自尊心,从而使他们讨厌、害怕画画。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没有符合儿童绘画从涂鸦阶段到表现、再现、结果等阶段的循序渐进的规律,强迫孩子跨越应有的发展阶段,如:在小班组织绘画活动时,要求形状和颜色相似,方是方、圆是圆,红色的画红色,绿色的画绿色,孩子达不到要求,久而久之,自然怕画画,不想画画了。

2.教师没有尊重和发现孩子之间绘画基础的个别差异在集体中出现“画得好的爱画——多画——画得更好”和“不会画的怕画——不画——更不会画”的现象。 

3.教师忽略了培养情感和兴趣是根本,观察生活乃绘画学习之源泉,一张范画加上简单说说,是不能很好地激发小班幼儿的绘画兴趣的。
    所以教师的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应注重评价幼儿参与的状态及思维、创作的动态过程,有助于教师理解幼儿作品和发现灵光闪现的儿童画,比较以往活动结束部分的评价要更加的全面、准确。这种评价方式对教师的要求很高:第一,要求老师有责任心、能不厌其烦;第二,要求教师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能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好的表现及时加以鼓励;第三,要求教师具备正确的美术教育观念,允许幼儿边活动边说话,以表达思维——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喜欢自言自语、边画边说,教师不能为了课堂纪律而限制孩子说话。

小班幼儿不爱画画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为了改善这种现象,从我自身的实践出发,浅谈几种策略:

一、运用多种形式,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曾指出:“婴儿智力的发达,因其生活环境是否有刺激而有明显的差别”。教师必须利用实物、语言、图片、影视等多种方式的刺激,激发幼儿感知事物的兴趣,并从对事物形状、色彩等的初步认识,来激发幼儿的审美动机,唤起他们的绘画愿望。

1.例如,结合美工活动,不像单纯绘画活动那样追求作品效果,而注重动手操作的乐趣,自然为幼儿所喜爱。幼儿在捏泥、撕纸或折纸、粘贴的活动中所获得的对物体的感知,有助于他们在绘画时表现此物体,所以再进行绘画也就很容易了。        

2.再如:欣赏中、大班幼儿较好的绘画作品,这时,会听到幼儿一声声惊呼:“呀,好漂亮噢!”,还会不停的拍手叫好,继而是七嘴八舌的评价,随之而来的是“我也能画得这么好”的美好憧憬。有些孩子已经按捺不住,跃跃欲试了。

因此第一阶段,可以围绕一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国庆节、中秋节)、主题教育(幼儿园真好,好吃的水果等),向幼儿提供教师制作的半成品,引导孩子通过粘粘捏捏,撕撕画画,较为轻松地制作“月饼”、“粽子”等,并让幼儿将这些小作品带回家,促使幼儿对绘画活动产生兴趣。

第二阶段,发挥泥工、纸工活动所特有的“手感”作用,让幼儿形成对某些物品的“体感”或“外形轮廓感”,然再让幼儿用绘画形式表现这些物品。

第三阶段,运用互相激励法。也就是欣赏同龄幼儿的优秀作品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技巧性地出示与创作主题有关的各种美术作品、特别是幼儿自己的作品对幼儿进行感染,引起他们的情感冲动,产生创作欲望。这样,就会使幼儿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扩大了幼儿的艺术视野,调动起他们的创作积极性。

二、从身边入手,从基本学起。
  小班幼儿手指肌肉群的发展,手指的灵活度,也会影响幼儿参与绘画的兴趣,利用手工活动,如泥工、纸工,不但锻炼了幼儿的手指肌肉群,还可以让幼儿在捏泥、撕纸、折纸、剪纸、粘贴中获得对物体的感知,有助于他们在绘画中表现此物体。
  另外,有些孩子虽然画得不错,但拿蜡笔的方法却不对,所以画得非常的费力,如何正确地握蜡笔,对每位幼儿都很重要。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掌握握笔方法:大拇指在上,食指和中指在下,三指夹笔。大面积涂色时,可以食指在上,大拇指和中指夹笔。

三、家长的鼓励,激发幼儿的绘画欲望

家长一定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孩子的画,千万不要以画得像不像去评价,家长的鼓励与表扬要有针对性。不要泛泛地表扬。即使家长看不出孩子画的是什么,也要请孩子讲述自己的画,家长用笔把孩子说的话记下来,把作品贴在墙上。然后再带孩子观察了解想要表现的形象。例如:一次,绘画活动,由于欣欣小朋友平时对画画不是很喜欢,所以我特别在绘画时,一边提醒她要怎么画有时还手把手的教她,还不断地鼓励她,可是,她并没体会到我的用心良苦,并没有画好也没有画完。她的这种行为维持了整整两个月,任凭我怎么说,怎么鼓励,她就是不肯画。于是我决定与她的家庭联系。于是在一个晚上,我打了电话给欣欣的妈妈,向她反映了这个情况。当时她妈妈觉得很奇怪,因为家里没有涂色的工具,所以也没有发现她这个情况,于是我和她妈妈商量,在家里给她准备一盒蜡笔,先找出她不肯绘画的原因。过了几天,她妈妈给我打来电话,告诉我她在家里也不肯画画,直到打电话来前,她才和爸爸一起给一个苹果涂了红颜色。她妈妈说她不肯画是不敢,她怕把颜色涂到线的外面。后来她爸爸故意把颜色涂到外面,并告诉她颜色涂到外面是没有关系的。在爸爸妈妈不断地鼓励下,她才愿意画。所以家长的鼓励是非常有用的。
    四、在玩中观察,培养幼儿的情感及激发幼儿的兴趣,从中学会绘画的基本技能。
  例如:在绘画《彩色笔走走走》中,幼儿学习画曲线和用线任意的涂鸦,对这节活动我进行了改编:“蜡笔宝宝出门去玩了,可是它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又不,请小朋友想办法?”帮蜡笔宝宝回家,由此,激发幼儿作画的愿望,即情境中培养情绪,激发兴趣;然后,进一步提出启发幼儿活跃思维,大胆想象的问题,如:蜡笔宝宝是怎么走路的?接着对那些有一定绘画基础的孩子提出更高要求:“谁帮它走的最好?”“看谁找的是大路?”绝不强求孩子都来同样的内容,鼓励孩子画得与别人不同。
  幼儿的积极性完全被调动起来,他们自然迫切地进入了主动创造和表现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要给孩子充分的创作时间,先画完的孩子可以用水彩笔和蜡笔在另一张白纸上接着画,防止等待。
  五、运用各种方式,在绘画过程中进行评价。
  每一次绘画活动结束时,教师要展示所有孩子的作品,这本身就是对幼儿创作的肯定;平时,我们教师最普遍的就是在评价时,只拿出画的较好的作品进行表扬,这样会对孩子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让幼儿会出现不爱画画的等现象,而在绘画过程中,教师要随时观察幼儿情绪,倾听其绘画时的语言,及时发现其绘画思维闪光点,给予鼓励,并激励所有幼儿积极想象。这种评价方式较之活动结尾处的评价要全面、准确。所以我总结了以下评价的方法:

1.幼儿自评,幼儿把自己的画介绍给大家,并说说自己觉得什么地方画得好,自己很满意。什么地方自己画得不够好,应该再努力。使幼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提高鉴赏能力,学会分析画面。

2.幼儿互评,把作品展示出来,幼儿自由欣赏。我以开火车的方式让孩子们欣赏到每一位幼儿的作品。并说说你最喜欢谁的画,为什么?看了×××的画,你有什么感觉,哪些地方是你在画的时候没想到的。因为小班幼儿表达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让幼儿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表达。因此我们要让孩子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教师要给每个幼儿一个“自信”。

3.教师综合评,在教师的引导下综合评价每一幅作品,把构图、用色、创意等方面突出的作品,介绍出来,并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样能极大地提高幼儿创造积极性。

对于美术作品的评价,必须遵循“让每一个幼儿都觉得自己很能干,自己有长处、有优点、也有不足,并要努力克服不足,让幼儿充满自信。全心身地投入到每一次活动中,并从中感到愉快和满足”。

我们还要不停的探索幼儿在绘画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及时的帮助孩子们解决困难,但是,不要把孩子看成是美术家、绘画大师,要给他们充分的自由和鼓励,满足幼儿的表达欲和创作欲,让幼儿在绘画活动中充分享受创作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濮敏霞.玩中学画——小班幼儿绘画教学策略.2009.3

2、《幼儿园开放性美术活动初探》.中国教育文摘 .2007.4    

3.李建丽主编《幼儿美术教育探索与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出版

4.孔起英主编《幼儿园美术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8出版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教”与“学”的思考    下一篇:论幼儿线描画能力的培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