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数学 > 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3.1平行线的性质导学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钢锋【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行线的性质,能初步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有关计算.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概括和“观察-猜想-证明”的探索法,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3.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向学生渗透讨论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学习】平行线性质的研究和发现过程是本节课的.【学习难点】正确区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是本节课的难点.一 、辅助环节1.板书课题:(同上)2.示标:  (同上)3.检查预习情况:二.先学环节1、预习疑难:         2、平行线判定:        【合作探究】(一)平行线性质1、观察思考:教材19页思考2、探索活动:完成教材19页探究3、归纳性质:                同位角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                        。                       ∵a∥b(已知)           同位角     。   ∴∠1=∠5(     )                       ∵a∥b(已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         。   ∴∠3=∠5(       )∵a∥b(已知)        。   ∴∠3+∠6=180°(   )                       (二)证明性质的正确性:1、性质1→性质2:如右图,∵a∥b(已知)∴∠1=∠2(           )又∵∠3=∠1(对顶角相等)。∴∠2=∠3(等量代换)。2、性质1→性质3:如右图,∵a∥b(已知)∴∠1=∠2(           )又∵          (         )。∴               (三)两条平行线的距离1、如图,已知直线AB∥CD,E是直线CD上意一点,过E向直线AB作垂线,垂足为F,这样做出的垂线EF的长度是平行线的距离。2、结论: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处处相等,而不随垂线的位置而改变3、练习:如右图,已知:直线m∥n, A、B为   m    C   D       直线n上的两点,C、D为直线m上 的两点。                      (1)请写出图中面积相等的各对三角形; (2)如果A、B、C为三个定点,点D在m上移动。那么,无论D点移动到位置,总有三角形   与三角形ABC的面积相等,理由是        。  n  A       B三.后学环节(一)例 (教材20)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量得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3.1平行线的性质导学案
上一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平行线的性质(2)学案    下一篇: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3.1平行线的性质(2)学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