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寓科技教育于地方课堂之中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15-07-0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小学科技知识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现代小学科学兴趣培养、教学工作开展的关键。它的教学是一项贯穿于小学整体教学过程的、对学生有着重要影响的教学活动。地方课程包括成功训练、家乡、专题教育,是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与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技教育的重要渠道。那么,如何在地方学科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科技教育呢? 以下是我进行的一些小小的尝试:

  一、在成功训练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今我们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新的科技知识和信息迅猛增加。我们每时每刻都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果我们不能不断的创新的话,就无法适应这种新的社会环境。而成功训练课的主要设计思路正是以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为主线,敢于联想,提出自己的“奇思妙想”。强化学生的创造性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就给成功训练和科技教育的融合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在学习《自由联想》这一课时,我提出了这样的创意要求:“假如我是潜水艇,我将会潜行到北冰洋的冰层下,因为我认识那里的北极海怪。”用“假如我是……我将会……因为……”这个句式造句子吧!当然不是让你面对现实,而是要求你所造的句子“荒诞、有趣。”造出8个句子可得60分,造出16个句子可得100分。同时各小组间展开比赛,全班交流,新颖、独特的创意成果,给组内成员加5分。各小组选出代表向全班汇报,展示成果。全班同学一起评出最有创意的句子,相互学习,真正让学生开拓视野,想象力和创造力到达天马行空的目的。在成果交流的基础上,展开第二轮创造性想象比赛。

  创造力的发展离不开创造性想象,而创造性想象往往都是来源于对原有的观点或事物的合理组合。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创造都是通过变化组合的方法实现的。下面给出8种以组合为核心的创造方法供你思考,相信你一定会受到启发,提出创造性建议。把你的创意和小组同学们交流,并选出其中的优秀创意介绍给全班同学。

  1.加一加:在一件东西中加上另一件东西。比如,在我,铅笔的上面加上橡皮就产生了橡皮铅笔。

  2.减一减:从一件东西上减掉一些成分……

  3.代一代:一件东西用其他材料、成分、过程或方法替代……

  4.联一联:一件东西与其他东西组合起来……

  5.变一变:改变原来的形状、颜色、式样等……

  6.搬一搬:把一件东西或一件想法、经验、原理技术方法,搬到别的地方……

  7.扩一扩:将一件东西按比例放大……

  8.缩一缩:将一件东西按比例缩小……

  如此设计,学生在自由创造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各自的聪明才智,让学生的创造空间无限扩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起点,活跃了大脑细胞,使学生的思维创造空间延伸延长。

  二、在家乡课中进行科普教育

  家乡课程因其蕴含着丰富的乡土文化和科学知识而倍受学生的青睐。教材中,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提供了许多优秀的资源,它们不仅是学生认识家乡的朋友,更为相应学段的学生提供了进行科技教育的良好契机。因此在家乡课教学中,应当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同时,注重科普教育的渗透。

  如在教学《可爱的珲春》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提起家乡所有人都倍感亲切。那么你对珲春有哪些了解呢?

  生1:珲春有“中国东北虎之乡”的美誉。

  生2:全国的东北虎只有20只,而我们珲春就占了五到七只。

  师:那你们对于老虎又有哪些了解呢?

  生:交流讨论。

  师补充:东北虎是世界十大濒危野生动物之一,是现存体重最大的猫科亚种,平均体长为2.8米左右,尾长约1米,平均体重350公斤左右。它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境内野生东北虎种群目前仅存20只左右,主要分布在与俄罗斯相邻的黑龙江完达山区和吉林省长白山区。

  我的这个切入口,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有关老虎的科普知识,而且增强了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展示家乡美丽的风光从而增强学生做为家乡人的自豪感。

  在学习《家乡的特产》这一课时,我了解到珲春地区是中国哈士蟆的主产区之一。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地了解关于此类动物的生活习性,我布置学生课前搜集资料。通过搜集,学生们了解到:哈士蟆又名哈什蚂,黄哈蟆,油哈蟆,红肚田鸡,雪蛤等,是中国东北特有的珍稀的野生动物。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河北、等地。哈士蟆可算世界上吃得最快的动物,它的一分钟要咀嚼4000多次。此时我余音未了,便提出要在班级自然角里饲养小蝌蚪,供学生们观察小蝌蚪的建议,引起了学生们的极大兴趣,此刻正是向学生渗透科技知识的大好时机。我设计了以下活动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蝌蚪的外形特征,了解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根据观察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后提问:

  ①从蝌蚪长成青蛙会经过哪些变化?

  ②蝌蚪变青蛙是先长出前腿还是后腿?

  ③它身体的哪个部分会消失?

  观察并比较蝌蚪和青蛙的不同之处,然后提问:

  ①青蛙是什么样子的?(有四条腿,嘴巴大、眼睛凸凸的)

  ②青蛙是怎么运动的?(用脚运动的)

  ②青蛙和蝌蚪的外形有什么不同?运动方式有什么不同?

  教育学生要爱护青蛙

  ①青蛙生活在哪里?(既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

  ②青蛙吃什么?(蚊子、苍蝇和田野里的许多害虫)

  ③教师总结: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庄稼的好朋友,是益虫,所以我们要爱护它、保护它。

  此科普角,不仅向学生渗透了有关小蝌蚪变青蛙的科普知识,而且满足了其好奇心,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除此之外,我还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走进中南海的绿色有机的珲春大米,富含人体必需的稀有微量元素——硒。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查,被确认为国内含硒量高的绿色有机大米,成为人体补硒、防治疾病的健康营养品。还有珲春的野山菜——马蹄叶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具有镇咳、祛痰、镇痛之功效,能促进血液循环,对感冒咳嗽、百日咳、哮喘、腰腿疼、关节炎等病疗效明显,特别是其抗癌特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偏爱。

  三、巧设专题进行科技教育

  专题教育是保护环境教育、健康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毒品预防教育、等教育课程的总称,是围绕生命、健康、交往展开的,它们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每一个家庭和每个人的生命,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正因为专题教育容纳内容之多,范围之广,为科技知识的渗透及生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如在环境教育课中,我是这样对学生渗透森林生态方面的科普知识。虽然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不可能直接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但我们可以让学生说说植树造林的好处,树木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它可以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人类所需的氧气,有人类“第二肺”之称。由此可见,增加植树造林,可以优化自然环境,使我们的城市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向学生介绍由于毁林带来严重后果的例子,让学生感受植树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森林,爱护花木的思想感情。

  地震来临时,它危险振动期大约只有一分钟。强裂地震发生时,在家中的人可暂躲较坚实的家具如床、桌旁、或躲在跨度小、刚度强的小房间暂避,如厨房、卫生间等处。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地方窄小受力面积就会大,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

  发生火灾逃生时,为什么要用毛巾捂住口鼻,弯腰跑出去?由于火灾烟气具有温度高、毒性大的特点,一旦吸入后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烫伤或中毒,因此疏散中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起到降温及过滤的作用。由于火灾发生时烟气大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因此在逃生过程中应尽量将身体贴近地面匍匐或弯腰前进。

  在6月26日国际禁毒日时,我向学生介绍什么是毒品?毒品到底会对人体造成哪些伤害呢?一种人体生理监测装置发现:当可卡因和安非他明进入机体后,迅速入侵携带多巴胺的游走细胞。由于可卡因分子同这些神经游走细胞的结合能力十分强大。它们能够轻易地霸占本来属于多巴胺的位置,当多巴胺的“位置”全被可卡因占满了以后,多巴胺就找不到结合的空间,于是它只能被迫与快乐接收器结合。“快乐机制”被迫启动所产生的后果:(1)破坏人体中枢神经系统:(2)损害心血管系统;(3)扰乱感知觉系统;(4)损伤呼吸系统;(5)影响和破坏消化系统;(6)损害和破坏生殖系统;(7)破坏免疫系统。毒品之害堪称社会的癌症。

  在健康教育中告诉学生如何从膳食中吃出“吃出健康”要注意主食与副食、粗粮与细粮、荤菜与素菜的合理搭配,从日常饮食习惯开始,建立科学饮食观念,远离疾病的威胁。

  寓科学技术教育于地方课堂中,不仅丰富了地方课堂,加强了学生“人人爱科学,人人学科学,人人用科学” 的意识,也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相信,在我们教师的不断培育之下,“科学教育”的种子会在校园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硕果!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践行以学为主, 追寻生本课堂    下一篇:对“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研究的初步探索与体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