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8-0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对合作学习的认识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小组合作学习是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主要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的活动。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师生单维交流中,教师垄断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具备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素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现在合作学习已广泛被运用到教学中去,为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从而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但由于我们认识上的欠缺,在具体操作时出现了不良倾向,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二、目前小学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组合缺乏科学性

  一般合作学习主要是生生合作或师生合作。其中生生合作中,小组组合模式较为单一,不能随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改变而随机变更,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益。

  2、内容缺乏实用性

  现在有部分教师是为形式而合作,许多没有合作必要的问题去让学生合作学习,摆空架子,缺乏实效。

  3、合作缺乏深入性

  小组组合较多的是学生独立后相互交流,而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生相机组合起来的研究或共同解决一个问题还太少。

  4、课堂难以控制性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你一言,我一语,回答很积极,这时你不忍制止他们发言,但是让他们去说,又会影响进度,这样课堂容易失控,造成放出去收不回来的后果。

  5、学生参与度不均衡性

  通过观察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机会多,困难生则成了听众。困难生往往越过了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处获得信息,使得他们在小组合作中获益比在班级集体教学中还少。

  6、学生间关系不协调性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问题,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三、解决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策略

  1、小组组合层次性、差异性和互补性

  开展合作学习,首先应合理划分好学习小组。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好奇心强,学生之间能力倾向、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故学习小组也应该灵活组合,这更有利于学生愉快地进行合作,培养其学习能力。

  (1)、异质组:将全班学生依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组间同质的学习小组,使各小组处于大体均衡的水平上,增强小组优胜的信心,促进了组内成员对学习任务和学业竞争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同质组:在小组合作时,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相似性,组成组内同质,组外异质的学习小组。这有利于优生得到更多更广的思维碰撞,激发其创新意识。而差生在同质组内也会树立充分的信心,最大限度挖掘其潜能。这种分组方法比较适用于分层教学。

  (3)、自由组合组:对于某一问题有兴趣的、观点一致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或兴趣爱好相同的组成合作小组;还可以好伙伴组成一组。这种组合方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常用在课堂中的表演、分角色朗读、特长表现等方面。如教学《山行》这首古诗,在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这一环节,我就让学生自由组合,有丹青组、朗诵组、写作组、书法组等,让学生各展特长,在合作中充分感受杜牧笔下生机勃勃的晚秋美景。

  (4)、异同混合组:把异质组中能力较弱的同学的座位相对集中,当他们与优生能力差距不大时,便可直接参与异质组活动;当发现他们在与别人合作出现困难时,这几个同学便组成了一个临时小组。教师深入到这些同质组中去,通过教师的帮助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分组,既能保持异质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优势,又便于教师把握后进生的学习状况,及时降低学习要求并给予针对性的辅导。

  以上列举的四种分组方法,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有利有弊。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班内学生实际水平和教学内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灵活选择,使合作学习达到最佳效果。

  2、小组合作形式多样性、灵活性

  (1)、小组成员分工型

  在小组合作中,可以根据需要在组内设立几个岗位,如组长、记录员、评分员、汇报员。组长,负责组织合作内容的分工,保证每个成员都有参与机会,组织好纪律;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合作中发现的问题和讨论的结果;评分员,依据合作时组员的态度、交流的质量等给组员打分;汇报员,集合组内研究成果,代表小组在班内交流。为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合作关系,小组成员应轮流担任以上角色。采用这种合作形式,可以使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保证人人有事做。

  (2)、学习任务不同角度切分型

  有时,在小组合作中必须完成若干个任务,那么可以将这些任务分配给各个组员,让他们独立完成后再相互交流。如有位教师在教学《秦始皇兵马俑》的“军阵”一段时,安排了四项学习任务:想当军事家的同学给这段话画张军事图;想当文学家的同学研究这段话的写作顺序;想当播音员的同学练习有感情地读读这段话;想当小导游的同学试着讲解这威武雄壮的军阵。这样,小组成员扬长避短,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

  (3)、轮流发言型

  这一合作形式就是小组成员围绕一个中心问题挨个发言,一人不漏。如学生自学生字后小组讨论识字方法,要求每个学生至少说出一种方法。特别要指出的是,在相互交流过程中,小组成员应学会倾听,别人已经提到过的想法和观点,其他同学不再重复,只作补充和评价。此外,对于每个学生都需要掌握的某一知识,可采用这种合作形式,旨在让全体学生都能通过发言获取知识,掌握知识。

  (4)、“一帮一”讨论型

  具体做法:请组内一优生帮助一学困生进行学习,其他小组成员自己学习。这样可以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正确率,使之不断进步;同时弥补了教师对学困生无法一一指导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只要遇到学困生难以自己解决问题,同时教师又无法加以个别指导的时候采用这种类型。

  以上四种合作形式,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也应该切合学生实际水平和教学内容,做到有的放矢、灵活选择;同时要教给学生合作技巧并加以训练,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益。

  3、合作内容和目标的确定性、适当性

  开展合作学习必须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不能盲目乱用,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我认为在确定合作学习内容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目标的确定性、适合性

  因为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的教学活动,所有的合作学习都是围绕着达成特定的共同目标而进行的,所以合作学习的目标要适当,最好是师生共同制定。

  (2)、内容的适量性、适当性

  合作学习的内容在整个合作学习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都是以它为出发点和归属点。因此,确定合作学习内容要相当谨慎,过多过难、太少太易都会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威尼斯小艇》第一课时,在欣赏了威尼斯美丽风光图片后,便提出了“作者为什么只选择小艇来写”这个问题,然后请学生在独立阅读思考后小组学习交流。显而易见,这是一个统领全文内容的问题,在第一课时中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对于学生来说难度太大了点,其合作过程和结果可想而知。如果课文学完后再讨论这个问题就能水到渠成。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决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不应该成为一种外部强加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内部需要的自然过程。“合作”二字,对于二十一世纪人才而言是必需的;“小组合作学习”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是必需的。因此,我们必须对其作一些思考和研究,虽然只有浩瀚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也是有价值的。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语文课堂教学养成“五勤”的学习习惯    下一篇:让高效走进小学语文课堂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