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数学计划总结

数学课改总结

所属栏目: 数学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15-12-0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学校数学课改实践活动已近三年时间,这期间我感觉自己有了很大的变化。通过理论和外出学习,我的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参加学校的 “说课”活动,我的教学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借助学校“先学后教,互助提升”的教学模式,我的课堂教学气氛越来越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进一步提高。总之,新课程改革带给了我新理念、新方法、新尝试、新探索。我深深体会到新课程的改革不仅是一种教材形式上的改革,更是一种教学观念的改革,要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新课程一起成长,做一名能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师。下面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下我认为我们教师该做的: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

  首先,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参与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的发展”,使人人体验成功的喜悦,感悟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其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鼓励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发现和掌握数学知识。突出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

  二、把握教学内容特点,灵活运用教材和生活素材

  新课程后的小学数学教材也有了重大变革,其突出了:注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良好的课程环境;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所学的数学知识都必须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所以每一小节数学知识的出现,教材都提供了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为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材提供了大量的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素材,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通过数学活动获得数学知识,倡导自主的、多样化的学习。

  三、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相互交往的一种活动,而教材给我们提供的只是表态性教学素材,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因此一套教材所提供的各种素材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每一位学生。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用好”教材,而不能“教好”教材,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教材,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一切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学生的知识面广了,学得活了,学习兴趣浓了,课堂开放了,教师和学生都轻松了。

  当然,课改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有很多的问题有待我们去发现并解决,下面,我将个人存在和发现的一些教学上的问题和建议总结如下:

  一、不能完全的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探究学习来获得知识,有时候依然会唱主角,期望学生按教案设计做出回答,并引导学生使其得出预定答案。在这一点上,我建议我们老师不妨做一个“不负责任”的教师。

  二、在小组合作方面的实效性上还有待提高,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表面上形式热热闹闹,但小组讨论的有效性没有很好体现,有些问题的抛出,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进行交流, 在这点上,要求老师明确小组学习的目标,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做出一个适合学习的探究提示。

  三、教师如何来让小组内的各个同学真正的各司其职,实现共同学习,让每位同学都能学到自己应该学到的程度,而不是让一部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成为小组学习中的看客。

  四、在对各个小组学习情况的评价时,许多老师过多的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评价,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促动,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的浮躁心态和随意应付的缺失品格。在学生发言后,为了提供更为广阔的交流空间,教师应当以“鼓励性评价”取代“倾向性评价”。新课程理念下的“鼓励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这样的课堂评价,才能给予学生有效的激励点化,从而积极地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的融合度。

  总之,面对新课程,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要带着新的理念,把新课程理念融合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探究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与新课程同行,才能让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更加流畅,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符合学生发展的需求。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法》教学反思    下一篇:数学社团总结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