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生物论文

浅谈生物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所属栏目: 生物论文  更新时间:2016-08-2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江泽民同志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作为担负着教育使命的学校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学科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场所,作为生物教师必须树立教学新理念,倡导教学新方法,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实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生物教学的角度,浅谈这个问题。

  [关键词:] 生物教学 创新教育

  21世纪是创新知识的世纪,高中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重要阶段。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高中教学、素质教育中创新意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高中的基础知识教学,特别是理科教学,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传播再现,不具有首创性。所以,高中生物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为此,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    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作为一名教师和班主任要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设一个适宜的情境,在班级工作中竭力提倡创新,善于接受学生新的合理化的建议,对班级采取开放式的管理。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能力,养成创新习惯与胆识。鼓励和帮助学生将大胆的设想、创新的计划变成现实。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领略创新的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生物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生物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望以及将所知生物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  教师在授课时,结合教材内容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讲猫头鹰时给学生讲述猫头鹰夜间捕鼠的小故事,当学生沉浸在故事的情境中时,教师提问并引导学生小结猫头鹰适于捕鼠的结构特点,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使课堂教学出现了高潮。实践证明,培养学生探索新事物的兴趣,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它能增强学生的创新动机,提高观察事物的敏感性,也能帮助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在教学中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思激趣;理论联系实际,讲解生物在尖端科技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讲述转基因作物的培育,人类基因组计划等生物史激发学生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社会性动机等。另外,生物教师良好的教师形象;生动、准确的讲授;热情真诚的关心鼓励;幽默大方的举止等因素在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动机也起着不可忽视的情感作用。

  二、 积极鼓励、培养学生敢于创新

  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怀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古语说得好:“学起于思,思缘于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授课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种子为什么会萌发?食物是怎样被消化吸收的?细胞怎样分裂?等等,从中都可引出丰富的猜想。中学生总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这正是求知欲、好奇心的流露,它将推动学生不断带着疑问去思考,萌发了创造性思维。为此,我常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逐步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设计、探索实验,培养创新思维

  生物是一门实验科学,特别是在中学教育阶段,生物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物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他们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它常规实验所无法比拟的。

  实验课上,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将实验课教学模式加以改动,从教材实验的框框中走出来,用新思路来启发学生。有的放矢地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科学实验方法。有时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验,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并让他们认真观察,认真记录。通过他们亲自触摸、观察、实验,使感观协同作用,手脑并用,思维活动程度大大增强。如学习根对水分的吸收知识后,可布置一个课外作业:利用生活中的某些物品自制简易渗透作用装置。但不能与教材完全相同。学生完成后,再组织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比较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缺点等。对好的方案特别是有创新的方案,进行表扬和奖励。鼓励学生创新,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开展科技活动、展现创新能力

  创新活动的基础是科技活动,科技活动的开展状况深刻地左右着创新活动。为此在工作中必须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开展科技活动。没有条件必须创造条件。从带领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组织课外兴趣小组开始,建立初步的创新活动的基础。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研究。让他们自己动脑设计,亲自观察记录,调查统计,通过教师的指导,以调查报告、小论文的形式得出自己的结论。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比如:可以先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再结合课本,适当补充学习一些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进行一些趣味性而有意义的实验;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才华。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活动中,也要注意联系社会实际。可以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到工厂、农村、商店等地进行参观、访问、调查。写出专题调查报告,并联系社会实际,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条件许可的可以进行研究方案,并帮助实施。

  总之,在开发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我欣喜地发现,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倍增,智能潜力得到开发,在学习活动中能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不断产生新的设想。培养的学生不再是“书橱”,而是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创造型的人才。 要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从各方面入手,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地去进行各式各样的、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生物实验设计题解题方法    下一篇:“快乐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尝试和实施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