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浅谈小学低段语文朗读能力的培养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7-03-0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绵阳市游仙区石板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唐英平

  目前小学朗读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朗读的时间短

  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式多是“讲问教学”,较多的理解和提问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学生朗读的时间较短导致学生无法熟练并深入进行朗读练习。

  2、朗读的目的性不明确

  目前语文朗读练习中存在没有要求、读中没有及时评议的现象。学生只是被教师驱动赶着为朗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

  3、朗读面窄

  目前在朗读练习中,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机会,导致无法全面提高学生的朗读质量。

  4、朗读不注重文体特点

  朗读应注重文体特点,以文本为基础,正确的表达文本的思想情感,然而很多时候的一些做法却不是这样。不管什么样的文本语句,总想一味的夸张、大肆的渲染,总想过分的深情并茂,结果显得娇柔做作。殊不知,这样不顾全文情感基调、贸然断章取义的朗读,读得越多,离正确理解文本感情就越远。

  5、不结合实际教学

  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训练。比如我们这些农村学生,从小的语言环境是方言,在朗读训练中如果只注重朗读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基础发音的纠正和训练,朗读能力将很难提高。

  二、提高学生朗读能力需要注意的问题

  1、保证读书时间

  教师可根据年级、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的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字音正确,不读破句,以读助讲,在朗读中注意培养学生语感,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部学生都读完、读好才可以。

  2、扩大朗读训练面

  朗读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会让他们很快失去兴趣。要适当的创设情景,创设气氛,或分组读,或分角色读,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每个班的学生都不是整齐划一的,水平、能力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朗读教学中必须要体现层次性。

  3、目标要明确

  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目标明确。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促进对文章的感情品味。

  4、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和方法

  进行朗读训练时,应该教给学生必要的朗读技巧和方法。小学生朗读主要抓语调、重音、停顿、语气等几方面。

  A、 语调:要让学生知道朗读时句子里语音高低轻重的配置也就是朗读、说话的腔调,举例说明语调中高低、升降、轻重、曲直的变化,如何去把握它们,朗读时应该怎么处理。

  B、 重音: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重音,怎样读好重音,并能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找出重音。还要通过举例示范,让学生懂得对句子中重音的表现处理。有的学生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重音就是读的声音大、快而激昂。其实这是不一定的。有时候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

  C、 停顿:朗读中的停顿,指的是句子当中、句子之间、层次之间和段落之间的间歇。停顿体现为一种声音的间歇,需根据实际语言情境作出不同的停顿。朗读虽然有停顿,但需要紧连的时候,应缩短标点的停顿时间。应当掌握连中有停,停中有连,使连接与停顿参差交错。

  D、 语气:要让学生懂得陈述、祈使、感叹、疑问等句式朗读时所表达的各种语气和感情,并教会他们怎样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朗读表现这些语气。

  5、注重朗读评价

  朗读评价,应采用激励性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聆听,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优点,多给予表扬,少一些批评。学生们树立了能读好的信心,就会读得更加好。

  6、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朗读训练

  针对农村学生的语言环境多带有口音的情况,应在朗读训练中多纠正不正确的发音,加大普通话的练习力度,从而带动朗读能力的提高。

  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但是,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教师要有耐心,有恒心,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放时间给学生,并且充分调动各种因素,才会使朗读读得更加正确、有感情,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下一篇:精讲多读培养探究能力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