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物理论文

还物理习题一个情境

所属栏目: 物理论文  更新时间:2017-03-0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 要] 本文在对初三物理易错题进行收集,通过对学生错误原因的分析及列举身边的事例、情境,激发学生做题的欲望,或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学生正确解题也就水到渠成。

  [关键词] 抽象 易错 形象 情境 感兴趣

  一节成功的习题课,首先是一节能吸引学生兴趣的课堂,其次是一节学生能听懂的课堂。若能达到这个目标,则学生就可免除为了中考搞题海战术,就能找到解题的乐趣和方法,在学习中实现四两拨千斤之功效。在此,我谈谈本人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1.引入学生社会活动的情境

  【例1】谢岗镇的银屏嘴是东莞市境内的最高峰,高度接近900m。四个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如果规定功率最大者获胜,那么最后胜出者一定是()

  A.体重最大的一个B.时间最短的一个

  C.速度最大的一个D.做功最快的一个

  本题得分率只有33%,多数学生都选了C。为此我增加了一个情境:我班高老(又高又壮,体重90Kg)和小宝(很帅很阳光,但比较瘦小,体重45Kg),平时小宝很调皮,很好动,我假设他们两同时登山,高老到达山顶时间为t1=10min,小宝到达山顶时间t2=6min, g=10N/kg。学生一听到高老和小宝这两名人物异常感兴趣,争着算他们登山的功率。通过计算,学生得出高老登山功率为P1=1350W,小宝登山功率P2=1125W。学生终于明白了功率最大与时间最短的没有必然联系。教师此时再强调功率的定义和含义,学生便牢牢掌握了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引入学生家务劳动时的情境

  【例2】爆米花是将玉米放入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砰”的一声变成了玉米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玉米粒主要通过翻动铁锅对其做功,使其内能增加

  B.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加

  C.玉米粒内水份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不变

  D.玉米粒内水份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增加

  本题的得分率是53%,多数女生都选了A。为此我引入了一个情境:我说,选A的通过翻动铁锅对其做功的同学,可以马上帮家里省一大笔钱,回去马上把煤气给停了,每天到做饭和炒菜的时间,你只管翻动铁锅对其做功就好了。全班爆笑。为了预防部分学生笑完什么都不清楚,我继续引导:既然是靠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加,那为什么还要翻动啊?学生思考后,回答是为了使玉米均匀受热。那一刻,我知道学生懂了。

  3.引入学生运动会时的情境

  【例3】某同学用500N的力,将40N重的铅球推出了8m远,这位同学在推铅球做功()

  A.320J B.4000J C.4320J D.无法判断

  本题第一次做时,得分率为22% ,50%的学生选了B。该题是在刚学完做功的两个条件时挑选给学生练习的,学生的出错率出乎我的意料。为此我故做神秘地对学生讲:本届运动会,我报名铅球比赛,不拿冠军誓不罢休。学生听完,大眼瞪小眼,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还是一头雾水。接下来我引导学生做功的两个条件是: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运动了一段距离。按照同学们的计算规则,那8m是在500N的力的作用下运动的距离,那力一直没离开球。老师我最有耐心了,我一直托着球走,一直走到比冠军远,那我不就取胜了?我还演示了一番。学生们会心地一笑。我知道他们知道错了,接下来引导他们:抛铅球的瞬间用了500N的力,距离大概是丢出50CM左右(无法准确测量,故无法算出做功的大小),离开手后,铅球是由于惯性向前运动。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了做功的两个条件。

  4.引入学生现场还原击剑比赛情境

  【例4】击剑比赛中,当甲方运动员的剑(图中用“S甲”表示)击中乙方的导电服时,电路导通,乙方指示灯亮,下面能反映这种原理的电路是()

  本题的得分率是37%,多数学生选C。讲解该题时,我找了一名穿白外衣和红外衣的男生到讲台,让他们手拿剑(分别用红白卡纸包住刻度尺做成)演示击剑运动。两个人形象地演示了一番,全班同学异常兴奋。当红方用红剑击中白方时,我说:“白灯亮。”学生隐隐约约地感到要S甲开关对应乙灯。为了调节气氛,我开玩笑地说:“选S甲开关对应甲灯的同学相当于用红剑击中红方,是什么来的?”全班异口同声地说:“自杀。”

  5.引入半夜摸黑玩电脑的情境

  【例5】我国的家庭电路中,用电器与用电器间是

  ;插座与用电器间是联的。

  第一空得分率是95%,第二个空得分率只有35%,多数学生都填写插座与用电器间是串联的,学生主要是被插座的表面特征迷惑。我决定从学生自身出发,问他们:“家里的电脑接在哪?”学生说插头插在插座上。我接着讲:“父母看得紧,你网瘾没断,只能半夜三更起来开电脑。结果麻烦,你家的插座与用电器串联,无法独立工作,一开电脑,灯也得一起亮,正好被你妈妈逮个正着。”学生想了想,笑了。学生通过这一情境,深刻地理解插座与用电器间是并联的,因为电脑是可以偷偷开,独立工作的。

  6.引入虚构搞笑的情境

  【例6】甲、乙两个物体,如果它们具有相等的重力势能,则()

  A.两个物体的质量一定相等

  B.两个物体的高度一定相等

  C.两个物体的质量和高度一定相等

  D.无法判断它们的质量和高度是否相等

  本题的得分率只有25%,多数学生选了C。为了使此问题形象化,我举了一头大象(7000Kg)站在一楼楼顶(楼高约5米),我班小胖子(70Kg)站在台北101大厦的楼顶(约500米),两者重力势能相等,由此可知答案选择D。

  7.引入教室中编排座位的情境

  【例7】小林用如图18所示的电路研究串联电路特点,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1较亮,灯L2较暗。他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灯L1、灯L2,电流逐渐变小,所以灯L1较亮,灯L2较暗。小欢认为小林的解释是错误的,她只利用图18中的器材设计了一个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说明小林的解释是错误的。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画出小欢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2)根据实验现象简要说明小林的解释是错误的。

  本题学生得分率只有10%。但是我思考,如何使90%不理解的学生轻松地接受呢?我举了我班的学生:外号“嘎嘎”人很聪明,外向、调皮,但学习不努力,坐在教室最后一排,成绩不理想。上课时,我以对话的形式问“嘎嘎”:“‘嘎嘎’你成绩怎么这么不理想?”他说:“老师,因为我做在最后一排,环境太差,所以每次考试分数低。”我当场问全班同学:“如何证明‘嘎嘎’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全班同学平时知道他一点都不努力,又在找借口,异口同声地说:“把‘嘎嘎’调到第一排,看他能不能考高分?”“嘎嘎”马上摇头,因为是他自己主动申请坐后一排的。我带学生回到正题,让学生联想一下,如何证明题目是假命题。学生大声地说把后面的灯泡L2放在前面,看是不是由暗变亮。

  正如学生评价我上课的风格:如足球评论员——生动,有激情,不用看球都知道球踢到什么程度,有情境。一道道通过统计、深思后的评价的习题,一副副生动的画面,让学生在快乐的思考中学习,让学生在快乐中真正学到知识。看着孩子们时而仰头大笑,时而微微露出四个牙齿,时而托着下巴思考,我知道孩子们已经爱上了有情境的物理题,爱上了有生命的习题课,提高教学质量不再是问题。

  [参考文献]

  1.傅雪平《新课程背景下物理习题情境创设的策略》(《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9.8)

  2.查雪娟王较过《点到情而感乎情触及情而动于情》(《物理教学探讨》2010.6)

  3.吴优《巧用类比法,攻克易错题》(《中学物理学习》2009.10)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初级中学)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物理教学点滴谈    下一篇:在物理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发展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