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8-03-0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董绍奎

  一、以小学生认知的思维特点为“创新”的突破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处理好学生认知思维特点的问题。应加强学生的实物直观操作,以认知思维的具体形象为数学教学过程中“创新”的突破口,从而诱发其创造性思维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在教学第二册:“学校里养了12只白兔,7只黑兔。白兔比黑兔多几只?”教师先用课件出示两种颜色的小兔。教学时,先让学生观察,在学生读题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摆实物,形成谁“多几只”的表象。然后创造性的让学生说出“谁比谁多”,“谁多几只?”从而使学生从具体感性认知中,逐步过渡到抽象概念。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和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实际含义。为了克服“求比一个数多几”时,学生往往不加思考,一律用加法计算,这是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教师应再让学生回头摆并观察兔子课件。通过观察,可以提出如下问题或变换条件:①白兔比黑兔多5只,有7只黑兔,白兔有多少只?②学校里养了12只白兔,7只黑兔,黑兔比白兔少多少只?③学校里养了12只白兔,_______,黑兔有多少只?④学校里养了7只黑兔,比白兔少5只,白兔有多少只?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沿着“具体——抽象——创新”的思维方向发展。

  二、让学生在“创新”的数学环境中探索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从单一的思维,发展到多向、多方法进行思考,并且创设一个“新”的环境,大胆探索,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例如,教学第五册:“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4厘米,周长是多少厘米?”教学时,教师先向学生出示一个长方形周长教具,让学生观察,在学生观察、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问题创新、探索:①什么叫做长方形的周长?②怎样计算长方形的周长?然后列举学生不同的解法。

  最后,让学生根据所列举的算式,进行认真比较、讨论,找出哪一种解答方法最简便。通过放手让学生从多方向思考、大胆创新,使学生的思维沿着新的“设问题——想方法——找答案”的思维方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数学思维能力,开拓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引导学生从“想象”中求“创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从“想象”中获取数学“创新”能力。

  给学生创设发散性思维情景。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所以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发散性思维情景,以求创新的进一步发展。

  1、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性的多角度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例如,教学第十一册 “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的地里播种大豆和玉米。播种面积的比是3:2。两种作物各播种多少公顷?”首先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然后让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再让学生进行观察,要求学生从三个不同角度去分析总公顷数、大豆和玉米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学生通过思考,培养了多角度的思考方法,提高了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2、加强一题多解的创新思维训练。在小学应用题的教学中,都应注意加强一题多解的创新训练。如:上题可有多种解法:

  解法一(用按比例分配方法解)把100公顷看作整体“1”(3+2=5份),则大豆占整体的3+2,玉米占整体的,依题意可得:

  大豆:100×=60(公顷)

  玉米:100×=40(公顷)

  解法二:(用分数应用题解)把大豆看作整体“1”,则玉米占;两种作物共占(1+)。从而可得:

  大豆:100÷(1+)=60(公顷)

  玉米:60×=40(公顷)

  解法三(用倍数方法解答)把玉米看作整体“1”(2份),则大豆占3份。根据题意可得:

  大豆:100÷(2+3)×3=60(公顷)

  玉米:100÷(2+3)×2=40(公顷)

  ……

  通过这样的创新训练,学生能够从各个方面展开想象、探索,寻找各种答案,沟通了知识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敏捷性,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发展、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要培养小学生在数学的王国里取得优良的成绩,就必须让学生在创造性的数学思维训练中自由“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培养学生较强的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数学能力,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新的环境中不断成长。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学数学课堂应促进学生生动发展    下一篇:小学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