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巧用身边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0-09-2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内容摘要:数学课程资源是学生有效学习的载体,是教师实施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在学生的身边,有各种种样的课程资源,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以学生需要整合文本资源;巧借生活工具小资源,有效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精选学生身边发生的“错例”作业资源,让反思走进数学课堂;解放学生,让学生成为身边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论文关键词:物质型,需要,文本资源,错例作业,生活工具小资源,解放学生

  一、以学生的需要,重组文本资源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因此,教师如何把握教材、驾驭教材等文本资源的能力对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要站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用现代数学的观念去审视和处理教材,向学生传递一个完整有效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建构一个融会贯通的数学认知结构。而这种认知结构,必须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这课时,考虑到学生手头所使用的铅笔有长、有短,测量时满足不了建立1分米=10厘米长度的概念,也无法满足每一个学生体验的需要;另外,它很难赋于学生的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学生没有多大的挑战性,只是为了老师说量而量。因而,我考虑到,在惠安县城的低年级的孩子对经常喝牛奶、饮料,盒装或瓶装的会配上一根吸管。同一型号的吸管长度一致,因为年龄特点,大部分孩子对于把食物引入课堂很有兴趣,他们会把了解和体验吸管的长度当成是很快乐、有趣的事情,他们的积极性会非常高涨。于是,我把教材进行这样的改编与重组:(摘取片断)

  (片断一)第一层:猜吸管的长度

  师:“旺仔牛奶“的瓶装高度是9cm,想配一支吸管,谁能猜出出这支吸管的长度?

  学生有猜10cm的、11cm、12cm、13cm等,但就是没有9cm以下的。

  师:为什么你们猜的吸管都比9cm长呢?

  生1:没办法喝完

  生2:够不着底……课堂可真是热闹非凡,学生情绪高涨。

  师:吸管现在摆在桌子的抽屉里,拿出来量呀!

  学生开始操作了,不一会儿,学生高兴地喊着:吸管的长度是10厘米。

  师:10厘米的长度还可以用一个新长度单位“分米”来表示。

  师生们推出10cm=1dm,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第二层次:比一比,体验与1分米相关的长度

  师:同学们,拿出文盒里的铅笔跟吸管比一比,哪些是比1分米长,哪些比1分米短,哪些跟它的长度一样?

  这样,学生的操作空间更大了,有的量,有的比,进一步让学生感知和体验到比1分米长或短。

  第三层次:为惠尔康推出的“谷力谷粒”设计吸管的长度

  师:惠安的饮料产品惠尔康推出“谷力谷粒”,大家喝过吗?请大家来设计它相应的吸管。以小组四人为单位进行设计,并把小组的设计结果填在表中。

  名称

  实物的高度

  吸管设计长度

  我们的体会

  饮料盒

  这样的层次性设计,促进了学生去感知和体验1分米长度的心理需求,他们全情投入,人人参与测量吸管,个个参与设计吸管,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努力做一回学有所用的设计师!进行了这样的教材改编与重组,有效把把“教材知识过程化“地向学生充分提供从事喜爱的数学活动的机会,真正有效地融学生的所需的学习材料为最佳的课程资源。

  二、利用个体差异,及时捕捉和运用课堂生成资源

  在学习上,如果能以充分适用学生身边出现的“错例”作业作为学习资源,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而且能以此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学生以同伴的“错误”反思自已的解题过程,辨析自已的解题行为,就能减少解题失误。例如,学生在北师大版《分数混合算》时,经常因个体审题、分析、学习习惯等存在偏差,造成计算上的一些失误。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常以学生出错的“实例”展开分析评价,让学生借助身旁真实的错误资源促进他们自我反思,从情感上入手,真正鞭策自已正确构建的分数混合运算的知识网络,让真实的数学课堂是因“错误——发现——探究——进步”的良性循环而充满人文化。例如,在混合运算练习课上,在投影仪上展示班级作业错例:

  师:“面对这些错误,你有什么感觉?”

  生:太不应该了。

  生1:我觉得做错的同学,只是做题没用心想想再动笔。第一、二题是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错了同乘除数倒数,不是被除数的倒数。第三题是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错了,应该先算乘法。

  生2:我来教他们错的改正过来吧!

  这时班里学生情绪高涨,大部分学生直接或简接找到了错题之所在,以及如何正确地解决。

  师:你想对计算做错的同学说什么?

  生1:一次失败不算什么,下次认真审题再做,一定能成功的。

  生2:不要难过,

  我从学生的心理因素入手后,让学生评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学生各抒己见,并从书写习惯、计算的方法等方面找到原因,得出对策:避免粗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相互纠错,体现错题的价值所在,告诉他们学会从错题中找到知识漏洞,避免下次再犯。作为教师如若长期从学生的本源出发,有效地开发学生自身的错误学习资源资源,将逐步养成他们关注身边存在的学习资源和学会自我反思的习惯。

  三、在学习的关键处,巧妙借鉴身边的生活工具小资源

  在学生的生活周围,有许多可利用的数学工具,这些熟悉的小“资源”,选择应用得当,它们之中蕴藏着数学“大智慧“。它们可以来进行数学游戏或学习,并能从中感悟和理解数学知识,体验数学方法,有时还能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作为突破学习的重难点的凭借物,起到“四两拔千斤”的教学效果。例如,北师大版四年级“旋转”这一知识,常常要应用到把一个简单的图形在方格纸上画出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0,却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导致学生对这部分的学习内容产生了畏惧的心理。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借鉴到了一种有效的“旋转”指导方法:巧用钟面,快乐“旋转”。俗语说:“经验是第一位老师”。学生对于生活中的时钟“钟面”很早就开始接触,他们已积累了很多有关钟面的经验知识: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一大格30度,三大格就是90度,6大格就是180度等。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把旋转的三个关键要素与钟面联系起来:旋转点当成是分针与时针的那个交叉点,二是旋转的方向看钟面上数字的变化是顺时针或是逆时针;旋转的角度用钟面上的格来确定;把关键线段移好位置后,再去思考其他的线段。例如,笔者应用自制了一个“多功能钟面”教具,在旋转教学中,有效地指导学生如何借用钟面旋转。

  这样有效地开发学生的身边生活工具的应用资源,对于同一教学内容,达到了料想不想的学习效果,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有效。在测查图形旋转知识的应用中,正确率非常高。

  四、解放学生,让学生成为有效资源开发和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也是课堂资源的实施者。教师只要信任学生,解放学生,正确引导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他们同样能成数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参与者,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笔者担任五年级数学教学,放手由学生主办了一个“每天必思”的数学栏目,内容是一天一条数学信息或数学问题。由全班学生人参与投稿,从中选举推出五位主持人,一天一人轮流,负责选材、编辑和出版,以及“播音”。这个活动开展了一个多学期,学生们举办得“红红火火”,数学信息资源可真是异彩纷呈。学生们能根据学习的进度提取和设计数学生活问题,例如,在学完《长方体的表面积》后,栏目上出示的数学问题是:各位同学,我们506班61位兄弟姐妹居住的这个大家园,在暑假刚进行墙壁涂料粉刷,我想知道室内粉刷的面积多大?恳请大家帮帮忙!栏目题出来的那天下午的课间,教室可热闹了,有的同学用带来的米尺量起了教室的有关数据,有的急不可待地到学校办公室去咨询有关数据。第二天,主持人就从中播放出这题的正确解法。在这一个过程中,学生既是思考、收集、交流、操作、选择有价值信息的过程,又是信息加工、创新的过程,他们开发创造的课程资源是自已需要的,真实的,有意义的,应用时就更大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教育者却在“无为”当中,引领着由学生实施的“大智慧”的有为学习活动。

  总之,数学的课程资源开发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每一位老师只要做课程资源开发的有心人,一定能让数学大课堂的有效价值最大化,一定能让我的学生在数学生活中处处绽放智慧的光芒!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学数学乘法教学方法研讨    下一篇:数学活动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