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校科室范文 > 校长办公室范文

加强师资培训 落实课改要求

所属栏目: 校长办公室范文  更新时间:2014-11-2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时代的发展,对九年制义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使我们进一步增强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呢?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建树课改理念,强化课程意识,进而提升办学质量。
    一、加强师资培训,更新教育理念
    实施新课程,转变教育观念是关键。观念的更新必须通过学习培训、探索实践加以转化。为此,我们始终把师资培训工作放在课改工作的重要位置,贯穿于课改实验的始终,严格执行“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要求,分层全员培训。
    强化共识培训。1、确保培训对象的全员性,所有教师都必须参加新课程培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形成新课程意识。2、注意培训内容的系统性,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听课改专家、特级教师的讲座,使培训内容具有系统性,有效性。通过培训,使广大教师意识到教育的生命力来自于理念的更新,理解课程整合与配置的重要性,特别是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整个课程配置中的地位与作用有了新的认识。明白所有的改革与发展都必须围绕是否促进人的发展展开。
    坚持校本培训。1、以学校自身的教育实践资源为基础,以解决实践问题为目标,采取学校中层干部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新教师培训等分层培训方式。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每学期确定一个培训重点,有目的举行诸如综合实践、赏识教育、班主任管理、课件制作等专题培训。如今年暑期我校就组织名师工作室成员进行有计划、系统的培训,满足打造一流师资队伍的要求。教师无论从工作理念、行为以及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都得到较大的提升,培训效果优。这支骨干队伍将会以点带面,促进学校整体发展。
    注重过程培训。在组织培训的过程中,分组培训。小组活动有计划,有针对性,形式创新,不拘一格。由组内成员先行学习,形成学习氛围,然后规定交流时间集中交流,让教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讨论,讲困惑,讲心得,在思想碰撞中产生感悟。在培训的过程中形成培训成果和过程资料,不断反思优化,并与我校省级课题《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有机整合,以课题促培训,促课改,以科研带动学校工作的整体开展,真正做到科研兴校。
    二、优化教学管理,落实课改要求。
    组织会课,让老师投身课改。课堂是学校落实课改,提高办学质量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能集中反映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运用及把握程度、存在问题等,“会课”则是推进课改的切入点。为此,我们十分重视教师上好课改试验课,以点带面,促进课改,在实战中提升能力。在校内以公开课、研究课、展示课,在校外积极承担区各项研究课、观摩课等多种形式推动教师积极参加课改,促进新思想、新理念由内化到外显的实现,发现新理念落实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开放观摩对所有教师产生牵引辐射,进一步明确努力的方向,推动新课程改革。
    个别解剖,努力完善课改。针对转轨不及时的教师暴露的问题和把握新理念、运用新思维、新策略不合格的课,采取集中评议、专家点拨、思想引导等策略让教者明确哪些方面没有转轨,应该怎么样改进。在此基础上吃透课改精神,把课改新理念真正化为教学的实际行为,并认真进行反思。通过阶段性课题研究,提出当前课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整改措施和方法。通过尝试课,结合自己的听、评进行总结,写出书面反思材料,撰写教学一得或教育教学论文,进行交互提高。自2006年以来我校教师在市级以上发表、获奖论文达230篇以上,多篇在核心期刊发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
    集思广益,通力突破课改。新教材出现了传统教材中没有的板块,如何把新教学内容顺利地贯彻实施?首先引导教师反复学习《新课程标准》中的有关内容,再结合生情、校情,制定教学实施方案,放到课堂上去实践,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及时修改完善教学方案,通过反复实践,形成一套较完善的实施方案。事实证明,课改中总会遇到问题,能否突破这些“瓶颈”,关键在于能否调动广大教师的力量和智慧。
    提供展示舞台,促进课改。课改实验,教师不但是实施者,也是决策者。因此要推动教师积极参与课改,展示自己的课改实绩,充分肯定教师在课改实验中的主体地位。如通过青年教师赛课,让真正优秀的课到更高平台上去展示,这样能大大调动年轻教师投身教改的热情,许多教师为了准备一堂课反复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反复修改教案、反复雕琢课件。开展多科赛课活动,既培养了青年教师,又促进了课改。
    实施“九一”工程,深化课改。为使新课改富有实效,我们实行“九个一”的新课程教学管理,即每位中层干部负责一门学科教学、引导一个年级、蹲点一个班级,教师每节课写一篇教后记、每周提供一个教学中遇到的值得探讨的问题、每月向学校提供一个典型个案、每学期上一节校级或校级以上的研讨课或好课同构,每学期至少写一篇教学论文,每次教研活动写一篇教研反思,并做好交互改进提高。如此浓厚的教研之风,使我校课改推动进一步深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下一篇:学校管理经验材料:理念先进,设施一流,管理创新,环境优美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