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初中数学课堂体现“生本教育”之我见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9-10-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安徽宿松城关初中  甘新为

 

 

课堂教学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就目前的课堂授课情况看,存在的问题还相当多,诸如课内东扯西拉,该讲的知识未讲,该练得内容未练,该强调的未强调。于是不得不增加课时,增加作业量,大量补课,频繁考试。这样造成的后果是: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课堂教学效率低,学生负担越来越重,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呢?目前我校正在大力推行“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初见成效.“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是由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郭思乐教授全力倡导,推广的一种素质教育.其最大的特点是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探究、突出合作,实现了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本文从数学学科的角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生本教育”的。

一、转变教学方式是数学课堂体现“生本教育”的先决条件。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的素养,教学水平,每堂课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实现“生本课堂”的先决条件。师范大学刚毕业的教师,了解教师的一般工作和一般教学程序,能按教学的一般要求完成教学任务。有初中一轮教学经验的教师,会开始进一步思考怎样的教学会更合适。有两轮以上教学经验的教师,会进一步研究如何教以及学生如何学,并对之前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许多教龄十年以上教师,进入‘‘高原期’’不清楚教学该往何处进一步发展,有些人早早地进入职业倦怠期。

实际上每位有一些教学经验基础的教师都要经常反思几个问题:我的课是否能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是否一直在研究怎样教而不是固守过去几种教学方式?学生是否研究怎么学?我是否给学生合适的引导?我的教学能不断影响学生未来发展吗?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自主探究、开展讨论、合作交流、研究性学习、动手操作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应舍得留出让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全体学生以积极姿态,自主参与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应引导学生挖掘分析、发现隐藏在问题情境中的有关信息和内在知识联系,去大胆质疑、探索发现.所以教学方式的转变应从“教为主”转变为“学为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人为本;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促其全面发展”的实践模式,充分体现生本教育理念.

二、认真“备学生”是数学课堂体现“生本教育”的前提。

充分的课前准备己使一堂课成功了一半,有经验的教师从来都是把课前准备放在第一位。传统的备课教师只是备教材,教师按新课材要求进行备课。通过备课教师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抓住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就以为完成了准备工作。其实数学学的是一种解题的思维,在备课过程中,要认真思考如何能通过讲授过程来给学生一种思维——解题思维。课堂问题的设计一定要具有启发性,要考虑其逻辑和科学性,反对不严密的提问和简单的提问,问题的难易程度必须以大多数学生的水平为标准,并照顾“两头”,反对太难或太易的提问;要注意内容的层次和梯度。一堂好的课,不是教师口若悬河,讲得津津有味,不是用一整堂课教给学生几道题的解法,而是要用简练的语言让学生明白课程。备课时教师要认真把握课堂上所讲例题,题目不在讲得多,而在于能不能给学生传授一种数学思维。

教师的备课最重要的是“备学生”,教师要了解学生,明白自己学生的学习状况,就必须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接触交流,做学生的朋友,使自己在学生面前有一定亲和力,一个学生喜欢某个教师,也容易喜欢该教师听教的课程,从而对该学科产生兴趣。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要掌握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规律,在最集中地时间里讲授重点,而在备课过程中,要提前考虑在讲重点前集中全班学生注意力的方法。例如:教师强调自己在讲重点,以提起全班学生的注意力。

再次,教师的备课还要备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可根据教材内容灵活变化,使学生每节课感觉都有新意。例如:在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三根细木棒,通过木棒的首尾相接学生就容易直观地得到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这既符合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又能使学生对该知识掌握牢固,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所有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学有所得。此外反思每天教学,总结上节课的得失,在下节课扬长避短。再者就是与同学科教师探究教法,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课外的工夫就是为课内下的,只有精心地准备,才能为提高课堂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数学课堂体现“生本教育”的关键。

(一)精心创设与新知识有关的问题情境。

【课例1】在讲矩形时,教师出示教具:一个活动的平形四边形木框,拉动一对不相邻的顶点AC就会改变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如图所示。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如下问题:

 

1)当∠1的大小变化时,四边形ABCD还是平行四边形吗?

2)随着∠1的变化,四条边的长度有没有变化?

3)随着∠1的变化,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有没有变化?

4)当∠1为直角时,平行四边形就变成一个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这时它的边、角、对角线具有哪些特征?

【分析】如上例:在引入新知识前,从学生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与新知识有关的问题情境,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逐步解决问题并掌握新知识的同化,使学生认识结构得到补充和完善,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通过对问题情境的解决引入新知识,使学生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产生有机联系,牢固掌握所学新知识.

(二)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课例2】在讲菱形时,我设计以下问题情境:让学生准备一张矩形硬纸片,对折后再对折,然后剪下一个三角形打开观察并讨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它有哪些特征?为什么?(让学生观察、分析、讨论交流后回答)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给出菱形的定义,师生共同归纳菱形的性质。

【分析】像上例教学中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从问题情境出发,通过实践、探索、猜想等方法,探寻问题的解决途径,结论由学生自主探索获得.这样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就会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理解透彻,对学生思维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了新知识,尝试了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习数学

【课例3】在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这一节时,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各小组同学对面而坐。然后发给学生实验报告单,报告单内容如下:

实验报告单

组长:

组员:

实验目的:

研究三角形内角和是否等于180

实验器材:

直尺、量角器、铅笔、硬纸板、小剪刀

试验方法:

若干个小组用量角器测量三个角的度数再求和。

若干个小组采用折纸法,看一看三个角的和能否组成一个平角。若干个小组采用剪拼法,看一看三个角能否拼成一个平角。

实验结果:

A+B+C=_________

 

 各个小组按照报告单上的内容进行合作、交流、探究,我则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与学生平等地讨论问题,交流意见.讨论时间持续到10分钟,各个小组已完成了学习任务,作好了发言准备.我让各小组依次发言,充分体现集体的智慧与合作的成果.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给出不同的证明方法,我给予了高度评价,学生感受到创新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分析】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情境、条件,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通过互动和沟通学会表达数学、交流数学、理解数学、掌握数学.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交流,把数学知识与技能牢牢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通过合作交流,使每个学生有了自我表现的机会,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意识,通过讨论,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灵感,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只有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满足他们的知识需求,体验成功的喜悦.从上例可以总结出教师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

1).建立异质性小组.

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的空间形式多种多样,常由2~6人组成,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而构成.这种组合缩短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相互交往的机会,有利于小组内成员的合作与交流学习.

(2).明确小组学习任务

小组内的合作与交流学习主要以协同活动为中介实现的.因此,活动进行前,应把需要讨论、互相启发、反复推敲的问题布置给学习小组,让小组围绕问题进行交流和合作学习.教师不仅要指导组内交往,而且要引导组际交流,不仅要交流学习结果,更要重视交流学习方法.

(3).培养合作意识,训练合作技能.

教育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互帮互学的合作意识,使每个人都能为集体目标的实现尽心尽力.不断向学生传授合作的技能,使他们学会既善于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的意见,敢于说出不同的看法,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相互启迪,并结合吸收各种不同的观点,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实施过程中,及时地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4).运用多维评价、促进相互学习.

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环.小组合作评价突破了传统学科教学中对学习单一的“作业评价”、“考试评价”模式.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反映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情况,而且要反映学生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的发展;不仅要反映学习的结果,而且要反映学习过程.评价的标准应多维、评价方法应多样、评价主体应多元、尤其突出对学生合作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评价.

笔者认为,在新课标下教师只有不断在教学中贯彻生本教育理念,切实转换教师教学方式,顺应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全新的学习方式;根据新的数学课程目标,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建立新的数学学习的评价方式,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充盈智慧和灵气,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充满着激情和多彩!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下一篇:开心学数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