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浅谈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教学课堂氛围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9-12-1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柳江县拉堡二小   何丽珍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传统的课堂教学取而代之的是充满快乐的学习。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要让自己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营造出一份和谐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好学乐学呢?对这个问题我有几点粗浅体会:

  一、把爱心带入课堂,使教学成为情感交流活动。

  1、尊重和宽容学生,做学生的朋友。

  课堂教学要提高质量,就要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让儿童真正成为主人投入学习,健康地进行语言、思维、情感的交流。老师要自觉地和学生进行心理换位,站在学生的角度多想想。只有教师的真诚和宽容,才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积极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应当充当多种角色,既是师长,又是朋友,有时还是学生的学生。对学生少一些强迫,多一些理解,少一些禁锢,多一些宽容,凡事以人为本,创设一种融洽、宽松的教育氛围,这对学生身心各方面的发展都将是有好处的。

  我鼓励学生的创见和批评,尊重他们的情感和意见。上《桂林山水》时,有学生认为课文中描写漓江水的一节,前后有两处讲到水的静,可以调整句序,合在一起写,先写水的清和绿,再写水静,这样更好。我没有指责学生的狂妄无知,而是衷心地赞扬儿童的创见和自主意识。当我在公开课时,由于疏忽出现了拼音错误,学生当着众多听课老师提出批评时,我公开及时地给予肯定,为学生不迷信教师的正确情感而高兴。我们要善待学生的问题,哪怕它在成人的眼里是那么幼稚、可笑,甚至是错误的。

  2、多给学生交流表达的机会,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

  每一个儿童都有一种交际的需要。他们想把自己的见闻和想法说出来,跟同学老师交流。为了给每个孩子平等交流的机会,在质疑问难、全班交流中,学生哪怕有一词、一个短句说得好,有自己的见解,都可以不举手自由发表意见。在独立阅读课文的阅读竞赛型课中,采用抢答的方式鼓励学生交流。我上《夜莺的歌声》一课,既重视安排充分的个体学习时间,让每个人去读读想想划划写写,也重视安排四人小组交流的形式,让儿童说说课文中哪些写出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谈谈小夜莺的机智勇敢靠的是什么?这四人小组的交流,儿童不是一味地听,更不是盲从,而是平等的合作的伙伴,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思想碰撞,情感交融,学习完善。这种交流不仅增大了教学的密度,提高了教学的训练交际性,而且互相启发,活跃思想,满足了学生精神需求,增强了学生的自尊自信,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促进了课堂教学的优化。

  二、以教师的真情实感唤起学生的情感。

  罗曼罗兰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在让学生感受形象的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内心体验、情感的诱发,是非常重要的外部条件。学生情感的产生,是在认识对象的过程中产生的。教材中的形象,教师的情感都成为学生的认识对象。因此,表达作品的情感,一定要包含着教师自己的情感,从这一角度讲,教师首先是一个受教育者。在小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对事物所持的态度,往往是学生感知的标尺。教师对学生感知的客体,不以为美,无所谓爱,学生怎么会感到美呢?“没有情感的思想是冷冰冰的”,是毫无感染力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特别要有纯真的情感,爱伟大的祖国,爱社会主义,爱我们的党,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要想让学生动情,教师要先进入课文,进入角色,进行富有情感的教学。中国取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喜讯传来,我激动不已,心中充满民族自豪感。我感到这件大喜事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题材。于是,语文课上,我郑重地报告了这一喜讯。我告诉他们,我国以前被称为东亚病夫,如何受尽屈辱;我告诉他们,这些年的奥运赛场上,如何响彻我们雄壮的国歌;我告诉他们,我们的运动健儿们如何苦练基本功……我越讲越兴奋,学生们受到了强烈的感染,他们写了字,画了画,作了诗,写了信……来表达对祖国的一片深情。我想,如果老师自己无动于衷,学生是决不会如此心潮澎湃的。

  三、锤炼课堂用语,激发学习兴趣。

  如果总对孩子说“这不行”、“那不能”,是对孩子独立思考、自主行事权利的剥夺;那么,总对孩子说“应该这样做”、“应该那样想”,不也同样是一种剥夺?教师的语言要有吸引力,使学生喜欢上你的课。从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求中可以看出,希望老师讲课要有情趣的,占调查总数的86.4﹪。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应该从“裁决者”转变为“促进者”,教师不能也不应该代替学生的思维,把答案灌输给学生或暗示给学生,而应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努力做到生动、形象、有趣,深入浅出,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深入地讨论交流,实现学生的自主建构。

  “这位同学的发言非常好。我在备课时也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这位同学帮助了我,谢谢他!”

  这是一位老师在一节公开课上对一名学生发言的评价。教育是一门艺术,之所以称之为艺术,就在于它能激励受教育者,它能唤醒他们的智慧。这位老师热情洋溢的话告诉学生:你成功了,你的成功超过了老师!还有什么比强烈的成功感更能激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呢?

  “你真了不起啊!如果刚才你坐下了,不就失去了一次显示自己的机会了吗?”

  这是着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公开课上对一名学生发言的评价。于老师以鼓励与表扬代替批评,先用“真了不起”夸奖这名有些害羞的学生,接着借“如果……不就……”巧妙地提醒孩子不应放弃锻炼的机会,激励学生不怕挫折,体现了对培养学生坚强意志的重视。

  四、多一点微笑,让学生产生亲近你的欲望。

  从调查中可见,学生希望教师常有笑容,“我们最不喜欢老师一天到晚板着脸孔上课。”这是92﹪的学生的反映。教师的面部表情、体态、手势、步态等非言词性思想和情感交流的手段,称为教师的“第二语言”或“体态语言”。心理学家艾特莫勒比斯列举了这样一个公式:感情的全部表达=7﹪的言词+38﹪的声调+55﹪的面部表情。教师和蔼可亲的微笑的面部表情,温和诚恳的声调,会给课堂教学带来愉快的气氛。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做教师的决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会做教师。”当然教师的表情应该是真实和教育性的统一。一方面教师不能随意地、不加节制地流露自己的感情,教师不随便地在学生面前表现出忧伤、冲动、暴怒、嘻嘻哈哈等肤浅有害的表情。另一方面,教师也不应该矫揉造作、装腔作势、哗众取宠,因为这对学生更有害。总之,教师对学生的表情应该是积极健康,自然真挚的。教师对学生的表情应该多微笑、多甜蜜、多爱抚、多温柔。当然必要时也可以是严峻、坚毅甚至愤慨,其目的是产生积极有益的教学效果。

  五、从不同角度,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改善课堂气氛。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读读、写写、算算、画画、唱唱、做做、演演……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学习了《卢沟桥的狮子》,让学生算一算:卢沟桥建于1189年,距今多少年了?通过计算,他们就了解卢沟桥的年代之久。学习了《三棵银杏树》,让学生画画这三棵银杏树各自生长的位置和他们大致的样子。一棵临水,“影子投到河里”,“两棵在中央,像两个亲密的朋友,手牵着手,肩并着肩”。通过画画,学生可以知道空地中间的两棵树高矮相当,距离较近,连枝叶都搭在一起了。两面临水的空地,长着这样的三棵银杏树,就仿佛是一幅很美的风景画。

  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或肯定,或“激将”,或引导学生感受……例如,小学生大多好胜心强,不服输,有时,“请将不如激将”,这对他们还真管用。《凡卡》一课生字多,且字型结构不容易掌握。预习时,我故意说:“本课生字很难掌握,你们会弄错的,还是让老师来教你们吧。”“不,我们自己能学会!”同学们都竞赛似的忙开了,又是读读写写,又是查字典,真是全力以赴。当检查预习效果时,学生们如数家珍地讲起来,哪些字型易错,应该怎样记,都讲得清清楚楚,默写时的正确率大大提高。

  我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张有弛地使学生的情感始终围绕着教学中心,激发与保持他们心理的觉醒状态,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不但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且对提高教学质量是大有益处的。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中年级生活作文起步教学研究    下一篇: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点滴体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