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让“沉默一族”金口易开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温岭市石塘镇中心小学  蔡云娥

  【内容摘要】:针对本校本班的实际,发现众多高段学生在课堂上不言不语,由“不敢说话”“不会说话”“不想说话”三类学生形成强大的“沉默一族”,使得课堂死气沉沉,教者不能从学生处及时得到教学效果反馈,使得众多的课堂以灌输为主,效率低下。笔者认为可以从“解除心灵枷锁,让沉默者敢说;增加内在储备,让沉默者会说;激荡思维浪花,让沉默者爱说。”这三方面对症下药,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思维运转能力,真正树立主人翁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 键 词】:沉默一族   敢说 会说 爱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然而,随着年级的升高,我们发现那种“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的场面反之退化了不少。每一次的课堂靠几个发言台柱子支撑着课堂,而“不敢说话”,“不会说话”和“不想说话”这三类孩子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沉默一族” ,他们惯于沉默,成了陪读者,成了听众,往往使课堂教学成了一潭毫无生机的死水。这样的状况致教师陷于沉默的尴尬境地。

  主体教育理论要求把学生当成教育的主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而沉默的课堂,学生的主体丧失,学生没有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成了教学活动中的哑巴工具。课堂的互动无从显现,成了老师单向的“自说自画”,学生只是等着老师来把知识“喂”给他们。主体性的培养在这样的课堂里荡然无存。虽然说一堂对答如流的课算不上好课。但一节沉默无语的课,更和“好”字沾不上边。作为教师,我们要打破这种僵局,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因学生的个性飞扬而富有活力。要改变现状,必须弄清沉默背后潜藏的原因,方能对症下药,实施有效措施改变这种沉默面貌。

  一、解除心灵枷锁,让沉默者敢说。

  很多学生性格内向,言行拘谨,这些消极的情绪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处处自设藩篱,将自己的心门尘封蒙蔽。做好教师,我们要给这类学生更多的关心、爱护和指导,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克服自卑,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1、激励,树立发言的信心

  心理学家说,一个暗示自己什么都学不会,那么他真的什么也学不好。记得一次课间,我询问一位从不举手的学生:你为什么总是不回答老师的问题呢?只见这位学生沉默不语。在我几次追问下,他才吐出几个字来:“因为我很笨。”我顿时愕然。确实有的学生经历了几次挫折后,就认为自己事事不如别人。于是,内心就产生了“我不会”“我太笨”等消极的自我暗示。后来,我发现他的嗓音不错,请他朗读,在一次次被我肯定中,朗读课文时越来越大方了,甚至开始举起小手参与课堂讨论。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并给他们制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重新认识自我,提高自信心和勇气。

  2、除旧,鼓起挑战的勇气。

  一位学生这样描述自己的发言心路的:“有一次,老师在教《浪淘沙》这首古诗时,问我们这首诗中描述了怎样的景象?黄河是怎么样的呢?顿时,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感,教室一片寂静,我死死地盯着前方,一只手,两只手,没了,只有这么几只手举着。我要是举起来的话,被老师点着名,人家又要说我出风头了。算了,还是跟着大家一起保持沉默吧!”

  我们中国人的心态中有较为严重的从众传统,“响水不深,深水不响,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等传统思想抑制了我们的学生不愿意在课堂上表现自己,在引导中,我们要发扬“出头鸟”的榜样作用,传播他们勇于发言的心理秘笈。有的学生说:“举手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而是对你的一种挑战。你不要一见这种难题就不战而败,而是要努力地去克服。不要怕错误,因为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答案。只要你举手了,就算是答错了你也胜利了,你胜过了胆小,赢得了勇气。”有的说:“我有一个信念,我一定要发言。如果不让我回答,我就会感到拘束,感到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还有的说:“走自己的路,坚守自己确定的想法,不怕困难,打破静寂。”这些孩子说得多好,我就将这些“名将”语录贴出,引导学生转变观念,学会勇敢地面对挑战,面对发言。逐渐从“要我发言”转变成“我要发言”。

  3、详和,营造健康的氛围。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尊心日渐增强。有个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我有时想出了答案,甚至把手都举了起来。可是当我举起手的时候,我犹豫了,要是答错了会怎么样呢?记得上次我说错后,同学们哗然大笑,害得我无地自容,今天要是历史重演怎么办呢?害怕,害怕让我把手缩了回来。我又开始静静地听候老师和同学揭开答案了。”高年级的他们变得患得患失,瞻前顾后。当我开始留意这一现象后,确实发现了班级里总有几个“幸灾乐祸”者。每当某一位同学说错了答案时,他们就会张大嘴巴,拍手顿足,仰天长笑,还不时地重复着错误的答案而冷嘲热讽。此时的发言者孤零零地站着,成了众矢之的,满脸通红,把头埋低。假如没有遏止这种吹凉风的行为,很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因为害怕嘲笑而不敢再发言。

  作为老师,要讲究否定学生答案的艺术,形成正确的评价导向。不要对一些有失偏颇的答案马上给个五雷轰顶的否定,或是训斥、挖苦、讽刺。因为老师的行为就是学生模仿的镜子,无形中给学生一种错误的信息,认为对待错误的答案就是鄙视,就是嘲笑。这样的课堂是紧张的,是冷漠的。学生自然构筑起了心理防线,变得畏首畏尾。

  4、愉悦,缓解紧张气氛

  如果课堂气氛压抑、紧张,会大大抑制学生发言的热情,使他们甘于当“沉默的羔羊”。那么,在课堂上教师不妨多露真诚的微笑,多说风趣的话语,给予鼓励的目光,报以亲切的评价,施以亲近的体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愉悦振奋的情感体验,不把举手当成是一种负担。

  二、增加内在储备,让沉默者会说

  有一个基础差的学生对于自身的沉默是这样反思:“昨晚,我虽然预习了,可是面对难题,我却一无所知。当老师抛出问题时,我不知道答案,只好默默地听着,总希望老师别叫到我,我摆出一副认真思考问题的样子。心里却说:‘别抽到我,别抽到我,我不会的呀!’我总是把头埋的低低的。”是的,有些学生的沉默就在于不会回答问题,不知从何说起。我想主要从下列两个方面进行培养表达的能力。

  首先,知识是表达的源泉。“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只有多读课外书,方能增长知识,拓宽视野;方能旁征博引,有理有据,让人心服口服;方能词汇丰富,滔滔不绝。

  其次,方法是表达的钥匙。如让学生理解一些重点句的意思时,可以教给方法,使他们能在以后的学习中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如学习人教版九册19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时,理解重点句: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教给学生“解词析句”的方法,使他们了解可以通过理解“生活的小船”指什么?“风”指的是哪些风?把这些意思弄透后,连接起来,句意就明了了。那么到后来学习的27课《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要求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一句,学生就会循法而思,不会茫然四顾,不知所措。

  三、激荡思维浪花,让沉默者爱说

  1、尊重个性,建一个百”思“齐放的乐园

  统一的教材权威,老师是参照了参照,预设了预设。我们不妨细细观察,好多教师往往给学生”下套“,希望学生最好能往”套“中钻,其间忽视了课堂生成。学生要是往”套“上钻,钻对了抱以欣慰的笑脸。偏错了,冷脸相向。久而久之,面对”无可置疑“的东西,学生心里不是在感悟语句,体味情感,而是在迎合老师预设的答案会是什么呢。于是就出现了学生这样的担忧:”虽然我想出了答案,但这个答案也许并不准确,可能会跟老师所说的答案对不上。要是说出来,老师不满意的话,我会感到尴尬的,还是不举手为妙。“

  课堂本是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在这儿,他们可以畅所欲言,想自己所想,说自己所说。可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却常常没有搭建好这个平台。课堂上,老师所提的问题,总希望学生一下子就答到点子上来。

  我教五年级语文《祖父的园子》一课时,学生读完第一自然段,我问:”你感受到了什么?“当我把问题抛给学生时,只见一只只小手举起,我随便点了一名学生,他回答道:”我认为表现了动物多。“虽然文中确实表现了昆虫很多,但是这只是句子的表面理解,与预设的”在花园里感受到的热闹、快乐“的答案相去甚远。当时,我把脸一沉,说:”你有没有动脑子?“随即点了另外一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委屈地坐了下去,深深地埋下了头。后来,我发现他就不爱发言了。现在细细想来,觉得这位同学说得也没错,当时,我应该鼓励他说:”是呀,作者在这样的环境里有什么感受呢?“这样,学生可能就会顺理成章地答出,从而也会认为自己的思考是有价值的。

  2、学会等待,添一把思维活跃的柴火

  有些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给学生发言的机会。所提问题没有学生举手,不是想办法引导,而是自己急于把答案讲了出来。久而久之,学生就懒得说,哪怕是最简单的问题,也不愿举手,逐渐养成了不发言的习惯。

  如在教学第十册《祖父的园子》一课时,我问学生:”太阳为什么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为什么是特别高的。“问题一出就遭遇冷场,学生们纷纷陷入了沉思。这时,有一两位学生举起了手,想发表自己的见解,但我并没有急于指名回答,而是继续耐心地等待。就这样,大约过了一分钟,举手的学生越来越多了。有的说:”因为快乐,所以看到这一切都变得那么特别。“有的说:”因为这个天地是自由的,所以感到天高云阔,一切都变高变大了。“还有的说:”这太阳就像是祖父的爱,蓝天好比是自由的环境,在祖父的爱护下,在自由环境里,我有着一个美好的童年。“……

  许多时候,我们往往害怕学生的沉寂与冷漠,不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表成自我见解,从而造成了他们在回答问题时出现言语”卡壳“、思维”短路“等现象,课堂也由此陷入了更为被动的局面。因此,我们应多留给学生一个充分酝酿、充分准备的机会。那么,课堂或许就会呈现出另一番精彩。

  3、巧设问题,开一扇思维灵动的大门

  巧妙的设计发展性问题,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方能让学生活跃的思维将小手高高举起跃跃欲说……

  ①指令明确

  学生要回答一个问题,这问题必须要让他们听清楚,明了自己要思考的是什么问题。如我在教《冬阳·童年·骆驼队》第二课时,我开篇回顾内容问:”冬阳和骆驼队与我的童年有什么关系呢?“冬阳、骆驼队、童年这个方面是文章展现的情感、线索和中心,是不同的方面,而没有学完课文的孩子来说,是一头雾水,我如此生拉硬拽,结果学生一脸茫然。几个离谱的答案被否定后,空留冷清。

  ②层层突破

  设计提问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层次、有坡度、有台阶,要能引导学生的思考,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教学人教实验教材第九册《窃读记》一课,让学生理解一个难句:国文老师说过的一句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当我直接让学生谈感受时,孩子们鸦雀无声。仔细思忖,这么一句横空飞世的话,让学生漫无边际的理解确实很难。于是,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解。先请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想想”吃饭长大“的意思:我们长身体的时候需要多吃饭、增加营养。再理解”读书长大“的意思:我们心灵和思想的成长,需要通过读书,从书中获得知识。即而将请学生将这两个问题连起来思考,得出:身体成长需要营养,我们就要通过吃饭来获得营养;我们心灵和思想的成熟,则需要通过读书,从书中获得知识、获得精神上的营养,所以国文老师鼓励作者多读书说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这样连贯而有坡度的提问,由理解关键词到理解句子,促使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气氛也越来越浓。由浅入深的课堂提问,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促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发言也能在他们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情况下变得积极踊跃了。

  ③多向发散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有着自己鲜明特征的个体,有着不同的知识储备和认知需求。问题的设计应该考虑学生多向思维的特征,能激活不同学生的思维。如教学《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让学生自读课文后,提问:”你认为小英子是个怎么样的孩子?“在具较大的包容空间的问题下,学生不必再去为了迎合老师的预设而苦苦追思,他们可以凭自己感悟到的一点、两点,于是小英子的天真可爱、活泼幼稚、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有趣等特点汇集一堂。没有拘束的开放问题,促使孩子多向思考,使课堂场面交流生动活泼。,

  总之,课堂提问要讲究艺术,教师的提问要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功效。为此,我们要在提问的艺术殿堂里潜心钻研,设计出更多的发展性的问题,千方百计去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激起他们发言的欲望。

  4、精读精练,还一片思维飞扬的蓝天。

  目前的教学效果主要由笔试决定好坏,在狠抓教学质量的今天,”应试教育“”习题训练“仍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训练“的泛滥成灾,使语文的”情“,语文的”趣“消失殆尽,学生无暇深入思考问题,以致一片”万马齐喑“的现象,实则是思维的倦怠的一种抗议。所以在实践中,我们要讲究精读精练,用好四十分钟,给学生留足自由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增强好奇心,培养对问题的敏感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教师应努力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案,能在课堂上将学生看在眼里,放在心上,将对学生的关注落实到每个细节,那么课堂中的消极”沉默“必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愉悦的情感交流,灵动的思维碰撞。学生就能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真正实现让学生在课上由”沉默寡言“者金口易开,而变得”能说会道。“

  【参考文献】:

  [1] 林志明 《当提问遭遇”冷场“》  《教学月刊》  2006-9上

  [2] 徐吉华 《让”羔羊“不再沉默!》  《小学语文教学》  2003。9

  [3] 陈静  《”沉默不是金“》

  [4] 《别让”羔羊“再沉默》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让“提问”不再成问题    下一篇:情感,让语文课堂如此美丽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