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初探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9-12-1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覃日丰摘要: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门重要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在传授知识、能力的同时,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并让学生掌握探索思考的方法,由对知识的认知掌握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究解决。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不竭的动力”。而素质教育的中心就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它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这种教学是以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为基础的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发展学生学习的各种潜能。在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注重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能力性、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他和接受性学习相对,并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它可以渗透、体现在现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门重要学科。小学数学教学,一方面要传授数学知识,使学生具备数学基础知识的素养:另一方面,要通过数学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应该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入手。日积月累的结果必然是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一年级的学生初入学。良好学习习惯尚未养成,爱说,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同时,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还不具备完全依靠推理等纯抽象的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

  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探索欲望和谐社会是中国现代化社会的最高价值核心和最高社会境界,学校既是社会结构和社会功能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又是和谐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典型和中心”,所以,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教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创造和谐师生关系、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课程不只是解决知识、能力的培养问题,还要促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面对未来的学习社会,教育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就是唤起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求知的渴望、学科的兴趣和成就的欲望,这样才能产生主体精神,培养创新型人才,而素质教育、全面育人正是和谐校园。

  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关系到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它包含十分丰富的社会、伦理、教育和心理方面的内容: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有利于校园人文教育的发展。教育的艺术首先是爱的艺术,没有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没有对学生内心世界的理解,没有对学生特殊需要的关注,没有对学生足够的耐心,就谈不上对学生真正的教育。正所谓情到心至。只有教师从人道和责任上有了对学生的真情,才能“以情育心”“以智启蒙”,才能因人施教,在完善其自身人格的基础上,开发其智力潜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从学生的发展角度看,拥有交流能力、合作意识是学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优化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

  教师要努力建立“师生平等,民主和谐,情感交融,交流合作”的师生关系,把教育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应该是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主要应体现在心灵的和谐。教师是教学情景的直接创设者。好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尽快的进入学习状态;良好的学习状态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获得素质的发展。教师要把关爱、激情、微笑、信任、宽容带进课堂,以乐关向上,充满激情的导语和现代教育手段等,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探索动机。

  2  激发兴趣,诱发探究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感兴趣的现象、原理、规律等,总是主动、积极地去认识、探究。而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促使学生勤思多想,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应设法激趣,以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2.1  挖掘数学知识内在的魅力吸引学生。

  数学知识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各种数学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解题思路的开阔、各种特殊而巧妙的数学思维的形成,就构成了数学本身潜在的吸引力。在教学中,注意利用数学的这种内在魅力引导学生去联想发现并运用。如我在复习图画应用题时,先出示一幅图,问: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吗?大多数学生都能用这样的话叙述“原来有10只鸭子,跑走2只后,求还剩多少只鸭子?”有的同学又说:“有10只鸭子,跑了多少只后,还剩2只?”还有的同学说:“跑来了2只鸭子后,一共有10只,原来有几只鸭子?”……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叙述,使学生从思维的灵活性和多向性上得到了应有的锻炼。然后,我再请学生扮演小鸭子来反映图画的内容,同时叙述扮演的内容,同学们都非常认真的投入进来,这样的教学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  运用直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意识。

  儿童有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观察、操作,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欲望。如教学表内乘法时,可组织学生到游乐园中观看飞机、火车、冲浪等活动,或者直接观察学校的早操对型,边观察边从生活中找数学问题,要知道每项活动有多少人,用加法做太麻烦,引导学生探索新的解答方法,产生一定要简便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心理需求。

  再如在教学“长、正方体的认识”时,我让学生用自备的学具分小组组合,看看能组合出几种不同形状的物体。有的小组组装成了写字台,有的组装成了冰箱、凳子、桌子、大正方体、大长方体……经过以上操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印象深刻,能准确的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

  2.3  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学习应用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比如,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出示苹果实物做分组游戏,同时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还可以怎么分呢?”接着导入新的知识活动探究:让生上台分苹果,余下的同学做裁判。学生在富有情趣的游戏中,亲身体验“平均分”的概念。

  同时,在教学中我还给学生讲一些和数字有关的故事。如:“给他们讲阿拉拍数字的由来、讲数字的童话《数字们的对话》、让学生自己找一些有关数字的故事讲给其它同学听等。通过这些,我让学生感到其实数很有意思,而不是表面上的一个数字那么简单,同时又要让学生感到这些知识,是他们自己发现,然后找到答案的,从而初步形成探究氛围。

  2.4  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坚持表扬为主,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表扬是对过去和现在所取得成绩的肯定,恰如其分的表扬,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表扬的魅力实在是远胜于批评。

  真诚的表扬,就会真正地打动学生的心,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关心、期待和鼓励。那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能让学生如沐春风,真正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尊重、信任和理解,能从心底激发学生对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热情。艺术的使用表扬可以拨动学生的心弦,就如同一个高明的琴师一般,在琴键上弹奏出优美的乐章!艺术地使用表扬,能使班级的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更有成效,能更好地沟通师生之间2.5  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顺应孩子的天性。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课堂教学应顺应孩子的天性,从孩子的爱好和兴趣出发来设计教学,将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智慧老人“、”淘气“、”笑笑“、”机灵狗“引进课堂,以学生喜欢的”打靶开花“、”击鼓传花“、”找朋友“等游戏展示活动内容,或以闯关的形式贯穿整个课堂,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情感得以交流,个性得到张扬,自主、实践、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课堂教学轻松活泼,学生学得扎扎实实。

  教学”高矮“时,先呈现两位小孩帮助一位盲人叔叔过街的情境,让学生观察,再”说一说“谁高、谁矮;接着呈现同学间彼此”比一比“身高的情境,让学生自己从中观察并领悟到比身高的要领和规则,再进行实践体验;最后”做一做“则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对绳子或路线的长短、书的厚薄等进行推理、判断。在这些活动中学生自主探索或小组合作的成果都需要在小组或全班进行交流。又如:在教学10时,为了帮助学生掌握10的分解与组成,老师根据学生的语言积累自编了一首儿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蜜,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然后让学生边读儿歌边表演,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这样的教学方式,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遵循儿童的学习规律,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   巧设疑问,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动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去探究,学生的积极思维也往往是从疑问中开始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伏悬念、设疑问,把需要解决的新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旧知识中,在他们心里造成一种悬念,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学习状态。这时,教师点拨、指导,就能一触即发,驱动思维活动,使他们自觉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后,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让学生讨论: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2厘米,宽减少2厘米,所得的长方形与原长方形的面积相比,结果还是一样大吗?这一疑问,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大家争着回答,一部分同学只根据题目的表象,便说是一样大。另外一部分学生虽然觉得这个答案不对,但一下不知道怎么说明,便都把眼睛看着老师,迫切想获知结果,而这是启迪学生智慧的最好时机,老师便引导他们举例说明,很快就得出了正确的答案。但教师并不就此满足,而是进一步提问:按照这样的变化,你能发现什么规律?这时,学生兴趣更多,继续探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纷纷答道:所得的长方形的周长都相等,长与宽差距小的长方形的面积越大,当长与宽相等时,便成了正方形,正方形面积最大。整个过程在老师的设疑引导下,学生学习情绪高涨,积极主动去探究知识,既获得了知识,也获得了探究知识的方法。

  4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自由探究的能力。

  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一个由动作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和研究所提出的问题,通过实践操作,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俗话说:”眼见百遍,不如手做一遍。“操作是思维的基础和源泉,是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良好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多让学生拼一拼、摆一摆、折一折、剪一剪、量一量、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些的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引导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会学习,便能最大限度地发展智力,提到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在创设问题情境后,学生急于想知道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不是机械讲解,而是引导学生思考:想一想,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得出的?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启发下,再让学生动手用”割、补、切、拼“的方法来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跃跃欲试,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大胆实践将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各种不同的方法。当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拼法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你所拼的图形的底、高和面积与其中一个梯形的底、高和面积有什么关系?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你能不能得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同学们通过观察,借助已形成的表象,很快得出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种在教师点拨下的学生动手自行操作,自行探究,有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学生情趣盎然,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提高。

  5  指导检查,引导讨论,及时小结,使学生逐渐形成自觉的探究习惯这一阶段主要是学生的活动阶段。教师可参与学生的讨论和小结,但不可牵制学生。不要过分担心学生的自由讨论对某些知识的理解发生偏差甚至产生某些错误。一定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与实践、争论与探索去获得新知。如让学生讨论:小红所在的这组前面有4个同学,后面有3个同学。小红这组共有几个同学?有一个5分硬币、4个2分硬币、8个1分硬币,有哪些方法可以拿出8分钱来?……当然,教师对学生的思索讨论可以适时巧妙地加以引导,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并及时为学生排除学习过程中的障碍。经过这样的关键引导,把学生的思维推向高潮,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我认为在这一阶段应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5.1  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查阅资料,自己解决浅层问题如学生在认识了十以内的数字后,我就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上的《单数》、《双数》的有关内容,这样既不冲淡课本主题,使学生的知识更紧凑,同时又为找规律填数作好了准备。这样就使学生逐渐养成了不断探究数学奥秘的习惯。

  5.2  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解决有争议的、有难度的问题,并能在这样的探究中找到乐趣。

  数学学习中难免会有许多有争议或有难度的问题出现,如移动一根火柴使算式成立:14+7=1                  11+10 —7=8   。 这时,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解答,应鼓励学生通过讨论解答。讨论时,教师要启发学生层层深入地分析问题,疏导思维障碍;纠正思维偏差。学生可根据已有的知识,想办法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潜能,调动其探究积极性。

  5.3  及时辅导、整理、小结,使小结成为学习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指导学生整理、小结,归纳各知识点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强调学习方法,使学生的知识能自如的迁移。

  总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培养和发展了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我们要正确树立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在传授知识、能力的同时,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并让学生掌握探索思考的方法,由对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索过程;由对知识的认知掌握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究解决。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地用探究科学的态度与方法去认识、发现、改变与创造,真正使今天的学习成为明天适应、参与和改造社会,从而获得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下一篇:小学数学创新的一点尝试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