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数学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0-05-2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数学创新性思维不仅存在于数学家的创造性活动中,也存在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这是因为,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虽然是前人创造性思维的结果,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处于再发现的地位。学习活动实质仍然具有数学发现和创造的性质,因此,培养数学创新性思维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数学教学要充分揭示数学思维 数学教学中,思维活动过程大致可分为认识的发生阶段和知识的整合阶段。前者是指概念如何形成,结论如何被发现的过程,后者是指用演绎法进一步理解知识,开拓知识的过程。有些相似于数学创造中“发现”与“论证”两个阶段。由于前一阶段是引导学生学习探索知识的过程,它们闪耀着创造的火花,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因此,前一阶段比后一阶段更为重要。在展现数学思维活动的全过程时,应着重前一阶段,使学习与发现同步。然而,在数学教学中,只重结论,不重过程,用结论替代过程或者只重应用,不重形成,或教师本末倒置的把新课匆促带过,以腾出时间来复习种种做法,都是削弱认识发生阶段的表现,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我国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也一向重视概念的产生,命题形成及思路获得的思维过程的教学,并着意回答学生提出的“你是怎样想出来的”一类问题。这个事例充分说明了展现数学思维的重要作用。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李政道说:“好奇心很重要。有了好奇心,才敢提出问题。”

法国作家法郎士说:“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教师的责任在于把学生的好奇心成功的转移到探求知识上去,使这种好奇心升华为求知欲。具体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采取适当的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地探求数学真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刻苦钻研数学问题的热情与毅力。引导学生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爱护、支持和鼓励学生中一切含有创造因素的思想和活动。

  例如,一个学生偶然发现276276,423423都能被13整除,于是产生了好奇心,继而又对634634,827827,314314等进行验证,发现它们多能被13整除。在教师的热情鼓励和帮助下,他终于发现:

=1000+

=(1000+1)

=1001

其中a,b,c是0到9之间的数字,且a0,从而证明了这类数都能被13整除,这样就完成了一件十分有益的创造行动活动。

  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通过问题的选择,提法和安排来激发学生,唤起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善问是数学教师的基本功,也是所有数学教育家十分重视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一个恰当而富有以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思维之玄,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大合唱。”问题的提法,安排要有教学艺术性。问题的提法不同,会不同的效果。要设法使问题的提法新颖,让学生坐不住,欲解决而后快;安排问题既要符合需要,掌握时机与分寸,又要考虑学生的特点,注意他们的“口味与“喜好”。

  例如,在学过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后,进入复习阶段时,要安排一系列较难“消化”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判断:

  (1)有两边及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2)有两边及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3)一边及其他两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4)面积与周长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5)面积与周长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给能力较强的学生) 加强发散思维训练 发散思维是开拓性、创新性的思维,它是创造性的思维的主要形式,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无疑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与独特性等特征。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多的提出许多设想,多讲解题途径与多种答案。思维向多方面考虑,在某一方面受阻时马上转向另一方向,不要把精力老盯在一点上想,一处不通另寻一处,即使一处通了,也不防再觅新径,以求殊途同归。也就会“有柳岸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例如,已知正三角形的周长为定值,求其最大值。

  本例不难求结果,按发散思维的特性,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积极创造出其他变式的问法。

  (1)若四边形的周长为定值时,它的面积有最大值吗?

  (2)长方体的表面积为定值时,它的体积有最大值吗

  (3)若三角形的面积为定值时,它的周长有最大值吗?

  我们重视发散思维,同时也不能忽视集中思维,数学创造性思维是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的统一。一般来说,在数学创造活动前期,为了尽可能地获得各种设想,需要先进性发散思维,而在数学创造思维后期,由于较多的设想已经出现,这就需要运用集中思维加以辨认、筛选和论证,整个创造性过程就是沿着发散…...集中……再发散……再集中……的轨迹,循环往复,直至成功.

  以上三个方面谈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是关键,我们既要关心和相信学生.又要正确扶持学生,这样才能使其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挥,培养出适合新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初二数学老师王丽萍,希望5月或6月发表。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对有效的数学课堂的反思    下一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