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数学课堂教学中自学环节的探讨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0-06-2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苏彩霞

  【摘要】:一节课中,自学环节虽不是课堂的全部,但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学,在学生自学过程中给予指导点拨,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上生成的问题,并以此为突破口,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攻克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自学、课堂效率学习能力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而传统的教学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再进行大量的练习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学生要老师牵着手去学习,被动地接受知识。“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活动主要靠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求新知。但大部分学生自学能力相对薄弱,特别是基础知识与认知能力不好的同学,学习起来更是困难重重。因此课堂中自学环节处理得好有利于攻克教与学的重难点,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点燃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火花,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一、问题引领,明确方向。

  讲授新课时教师可把学生在本节课应该掌握的重点知识、技能、规律、难点合理地设计成一个个问题,以学习任务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根据学习任务里设计的问题,自己动手、动口、动脑,有目的,有方向地主动寻求答案。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自学教材哪一部分,然后就让学生自己去学习,那么学生自然也就会失去学习的方向与动力,自学就会变得盲目。根据学习的内容,重点、难点设计相应的问题,为学生的自学之路指明方向,也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打下基础。如在《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时,我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设计了以下两个学习任务:【任务一】自学:阅读书本41页上面的文字,思考:1、说说什么是比例的项、外项、内项。2、在比例式2.4:1.6=60:40中,两个内项分别是()和(),两个外项分别是()和()3、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后,说说谁是外项?谁是内项?【任务二】自学:1、计算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的积。2、比较一下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的积,你发现了什么?3、你能写一个例子来证明你的发现吗?4、我的发现:()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用字母表示:()。又如在《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教学中,我根据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设计了四个自学的问题:1、你观察这题目时发现了什么?能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吗?2什么是命中率?怎样求命中率?3什么是出勤率?发芽率?如何求出勤率?发芽率?4、想一想怎样把小数、分数转化成百分数?教师把握好每节课学习的重点、难点,设计恰当的问题,以学习任务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就可以清楚地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与方向,便于学生集中力量来学习,避免学生随心所欲地学习,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二、指导点拨,掌握方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学生自己学就是指教师应指导学生自学。”因此教师有必要给予学生自学上的指导、点拨。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只交待了自学任务之后就置之不理。如果教师不给予自学上的方法指导,那么这个时候就会发现,学生就漫无目的的随意翻着书,根本不知道从何着手,该如何去学。那么课堂上的自学环节就显得微不足道了,预设的教学效果就会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有需要圈画知识点定义的地方,就可以指导学生圈画出来,也可以指导学生思考如果去掉几个字行不行,用自己的话怎么应该说;在应用题的教学时可指导审题,简单找出已知条件、问题去帮助理解题意,也可以引导学生找关键句,画线段图、写出相应的数量关系式来理清解题思路;要是书上的例题提示有几种解法的,要思考书上没有的方法解答;在整理复习课中,要去梳理课本知识,整理分类,查找知识漏洞,形成有序的知识体系。学生自己在自学时对书上内容有不理解的地方可打上记号,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有哪些发现等等。如果我们对学生进行长期的训练与指导,慢慢地,学生自然会积累自学的方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会培养出来。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例如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我让学生动手摸一摸,看一看自己带来的圆柱体,从观察、触摸中初步发现圆柱的特征,然后再和小组同学说说自己的发现。为了让学生更能抓住圆柱的主要特征,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及教材的内容,设计一个简洁,清晰能体现圆柱特征的板书。想不到有的小同学能用文字概括圆柱的特征,有的小同学能用画图的方式来诠释圆柱特征的内涵。学生的创造力真是不可估量。正是因为学生经过深入的阅读理解以及亲身的体验,才能精准的把握圆柱的主要特征。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渗透方法 ,慢慢地学生也会领悟到遇到怎样的题目就会用怎样的方法解决。学生有了自己的一套自学方法,并养成习惯,即使老师在课堂上讲得不多,也会有满意的学习效果。学生以后获取知识就变得轻车熟路了。

  三、把控时间,提高效率。

  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质量。对一堂课而言,40分钟显得尤为重要。有的教师恨不得每一分每一秒都他由来讲;也有的老师即使有自学的环节,而留给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只有那么三两分钟。他们生怕留给学生的时间多了而完成不了后面的学习任务。试想,在那么短的时间,部分学生或许能完成任务,但只停留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已,至于能否进一步探索、质疑就缺少了时间上的保证。而学习能力稍差的或许连题目都还没看完看懂就匆匆进入下一个环节。这样的自学只是追求表面文章,不能要落到实处。我们不能只满足于看看书本上的例题,做做书本上简单的习题,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而是要求学生在理解书本内容的基础上寻找更优的解答方法。例如《小数乘分数》这个知识点,不但要知道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还可以区分出什么情况下分数化成小数计算方便;什么情况下小数化成分数计算方便;什么情况向下不用互化计算简便。又如《倒数的认识》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和会求一个数的倒数。由于教材是以真分数、整数为例教学生求一个数的倒数。如果让学生走马观花地看看书,学生或许只知道求倒数只要将分子分母颠倒就可以了,甚至误认为求一个数的倒数只局限于求真分数、整数的倒数。如果能给予充足的时间,学生能够深入思考一下:求一个数的倒数,这个数包括哪些数呢?由此延伸出这个数可以是分数、整数以及小数。分数又包括了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学生就会根据数字特点整理归纳各类型题的方法。因此,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学,以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把书本知识消化、拓展、延伸,从而转化成自己的知识。

  四、重视反馈,捕捉生成。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大人有时猜不到,摸不着。因此教师在学生自学这个环节的教学时,要留意学生的一举一动,深入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学生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出现了哪些错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教师要清楚知道究竟是属于旧知识遗忘,还是粗心大意造成的,又或者是在学习新知识时遇到困难。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找到有针对性的对策,以便为下一个阶段的教学做好准备。例如在学习《比》时,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同学不会求比值,主要是分数除法这个知识点不过关。这就需要课后个别指导。也有学生问我:当前后项是分数或小数时,能不能直接表示成分数形式?“比”可以写成分数形式后,这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有什么不同?比的后项能不能是0?比能够约分吗?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教师多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捕捉好生成问题。那么我们就以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的困难作为新的教学资源,并以此为契机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以生成的问题为切入点,用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为打造高效课堂添砖加瓦。

  教是为了“不教”。在课堂中指导学生自学,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最好方法,也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最好方式。在课堂中教师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为学生搭桥铺路,同时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空间,使学生能够积极采取行动。因此,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是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支柱。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培养学生的数学读题习惯    下一篇: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