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0-06-2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赖国伟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标准下,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符合时代的需要,提高小学生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成为当今小学教育的重点。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虽然难度不大,但是小学生因其年龄较小,辨认能力和学习能力还需要教师进一步的加强引导。小学生处于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必须做好充分思想准备和教学准备。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更新观念,锻炼学生的学习数学的能力。本文针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阐述,以期为新时代背景下提升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高更多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培养措施;逻辑思维能力

  引言:数学不仅是一门思维性极强的科目,还是小学教育阶段中最关键的一部分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提升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承载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中,要构建丰富多彩、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素材,将抽象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操作能力,通过多角度思考问题,提升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1.1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知识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难度较大,很多学生在理解知识时较为死板,不能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导致其陷入思维定式,不利于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养成。因此,教师应注重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不是一味地强调成绩,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

  1.2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能帮助学生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易懂易学的数学问题,与此同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大胆现象,遵循了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果。

  1.3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

  数学学习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循环往复的过程,教师应充分意识到数学素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思考解决的方式,这样能够更加轻松地掌握复杂的数学知识,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自信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特点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仍受制于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无法跟上时代潮流,盲目进行灌输式教学,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不顾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严重影响课堂学习效率,存在以下问题:

  2.1小学生数学思维较为肤浅

  小学生在进行数学的学习时,普遍欠缺抽象思维的能力,仅善于处理一些较为直观的数学问题,然而对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复杂的数学公式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和简单的概括上,并没有从深层次去挖掘抽象问题的数学本质,不能脱离表象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的概念,不能有效应用已知的数学模型解决问题,因此也无法从局部联系到并掌握数学知识的整体。

  2.2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具有差异性

  不同学生由于成长环境和对知识接受程度不同,他们的思维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小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一方面不能通过已知条件推倒隐含内容,影响思维的拓展。另一方面学生不能用已经掌握的数学概念和模型为依据进行分析推理,缺乏对自我思维进程的调控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3.1将数学知识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承载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将一些数学知识形象化,对小学生加强训练,学会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解决一些生活问题的本领。同时,小学教师还应让学生学会创新型学习数学的数学方式。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水电费的缴纳的计算、银行存款利息的计算、购物问题等,把具体的事物与数学相结合,让数学走向生活,提升教学效果。

  3.2创设数学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主体向学生进行灌输式教育,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素养。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教育方法,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借助信息网络或者画图等方式,创设数学情境,将一些抽象的课本知识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形态,深化学生对本课题内容的认知。

  例如在学习《乘加和乘减》时,教师可以创设一种情景,如3盘苹果都是4个,最后一盘苹果是2个。对于3×4+2=14能根据图示明白算式的含义。假设教师又买了2个苹果放到盘子里,师:请问现在有多少个?学生能很快回答是4×4=16。师:原来我真的有那么多吗?生:老师后来放进去的2个苹果不是原来的,所以要求原来的得去掉这2个。就有了4×4-2=14。教师通过创新教育方式,用寓教于乐的形式既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拓展思维。

  3.3联系生活实际,探究生活中的习题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还需要教师通过结合生活实际,将生活中一些知识带入数学课堂上,学生通过对这些生活知识进行探究学习,进而把握一些数学学科的内容。数学并没有非常神秘不可接近。更重要的是,从生活问题出发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在学习一些数量关系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与数学知识相融合,比如还房贷的例子,提问学生是选择等额本金还钱亦或是选择等额利息还钱更符合经济性,可以制定怎样的还款计划等,通过这样的实际生活例子的融入,引导学生产生兴趣和求知欲。

  又例如在学习《空间几何》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分小组让学生观察教学楼、课桌、升旗台等建筑,以此引入空间概念,充分利用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进行课堂教学。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建筑,结合想象力,不仅帮助他们在平面展开图与立体图直接建立了联系,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解题速度。

  3.4鼓励自主创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目前,我国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存在学习兴趣低下和过于依赖老师讲授的现象以及大多数学生不爱回答问题甚至害怕回答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学生面临学习主动性不强、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的问题。一方面,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由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划分不同的学习小组,科学创设任务并合理分配给各学习小组,同时阐明任务内容及要求,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

  例如数学教师在讲授《轴对称图形》一课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将学生科学划分不同的学习小组。由第一组同学通过对图形的折叠来分析哪些是轴对称图形。由第二组同学通过“数一数、找一找”的方式发现每组图形有几条对称轴。由第三组同学“画一画”,判断哪些是对称图形。以此提高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将书本知识内化为实践操作能力,从而提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结语:

  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加强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素材,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本文通过对培养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特点以及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结合具体问题提出将数学知识形象化、创设具体的数学情境、联系生活实际探究生活中的习题以及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四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指出教师应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将数学知识深入浅出的呈现给学生,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数学课堂教学中自学环节的探讨    下一篇:数学文化在勾股定理教学中的渗透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