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班主任论文

转化“双差生”之我见

所属栏目: 班主任论文  更新时间:2020-11-1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是严格要求,严而过格。有些教师对“双差生”采取强制性措施:强制他们遵守纪律,强迫他们学习在校规校纪的基础上,再制定更高要求的班规班纪,并落实到差生写保证书,对待越轨不守纪律的学生,动辄训斥、处分;学习方面,不管学生懂与不懂,限时限量完成作业。这样久而久之,不但收效甚微,反而加剧了师生的对立情绪,甚至导致流生。

  另一种是企图以情感化。老师待差生以温情,谆谆告诫,苦口婆心。他们不惜一切代价,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一有机会就找学生谈话,学生一有错误就促膝谈心,讲了许多大道理,说了许多知心话,但学生不是腻而厌之,就是阳奉阴违,受感化者甚少。

  上述两种方法,我曾尝试过多次。多次的失败,迫使我去探索新的方法使“双差生”能够转化。一般说来,学生对老师都有一种本能的畏惧感。“双差生”似乎尤为突出,个别的还具有反抗意识。作为教师首先应努力消除其畏惧感,使其不躲避老师,愿意与老师接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挖掘潜力

  “双差生”既然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教师如何把握时机,最大限度的挖掘“双差生”的潜能,就显得尤为关键。在教师把他们每一个都看成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发展前途的,可以获得成功的前提下,通过赏识激励“双差生”的优点,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帮助其发展。

  二、关注心理

  “双差生”相对来说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大多自我封闭,自卑心理重,厌学不自信。教师应当首先尊重、信任“双差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帮助走出心理误区。嫌弃、斥责、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会引发逆反情绪和对抗行为,就会成为他们发展前进的绊脚石。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三、扬长避短

  人的智力结构通常有很大差异,学生不可能在任何学科,各个方面都很出众。“双差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点,比如长于文史,或长于数量,或长于制作或长于艺术。因此富有特点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细心观察他们的进步,适时的加以表扬激励和心理暗示。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经过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而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更可作为一个有力的例证。不难看出及时肯定激励“双差生”,可以为其发展创造契机,帮助他们看到希望,激发进步的内在潜力。

  四、培养非智力因素

  “双差生”的学习潜力固然重要,但我们更需关注的是教师对其发展中的品格、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果说,智力因素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工作系统,那么非智力因素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动力系统。,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对于促进他们将来社会适应性和生存竞争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促进“双差生”主动发展,激发非智力因素,即更好地调动“双差生”的内在驱动力,教师要重点激发他们不断探究事物的欲望,形成科学的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渐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同时在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上,要从单纯的教授知识的“一维”转向“态度与价值观”、“过程能力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三维”,进行解决实际问题、团队合作与组织、自我管理与规划等能力的培养;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和承担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等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这对其今后一生的发展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谈农村一年级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下一篇:试论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