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0-12-0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甚至直接影响着高考,影响着一个孩子的一生命运。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语文成绩好的同学往往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学”出来的。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现在我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粗浅地谈几点体会,以作引玉之砖。

  一、练好“三笔字”。

  俗话说:“字“是门面货,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字写得好不好,是判断他的能力和水平的第一印象标准。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这个标准还不是那么明显和突出,但是在高考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高考实行网上阅卷以后,对考生的书写要求就更为严格。平时书写不规范,不整洁的作业习惯必将直接影响到高考的得分。今年我们班的李冠忠同学,高考估分比较高,而成绩公布却比较低,通过多方反馈的消息,得出结论是书写潦草,阅卷老师难以辨认,而文科试卷主观表达的内容又比较多,占分比例自然就大,从而无形之中就影响了得分。综观很多考生失分的原因分析,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是制约学生语文得高分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加强学生书写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基础任务,也是每一个高中学生必备的良好的语文习惯。所以我以为,应该从高一学生一入学就开始重视“三笔字”(即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的训练,利用每天下午的一节自习课,请专业老师教授,学生统一坚持练习,老师适当的进行检查指导,并不定期的举行比赛和作品展览,激发和促进学生的兴趣,这样坚持下来,学生们的书写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语文的良好素质也就逐渐形成了。

  二、勤翻工具书。

  勤翻工具书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认识一个汉字,了解一个字意,必须从它的音、形、意入手。然而现在的学生怕麻烦,觉得工具书太沉,太费事,携带不方便,就不愿意拿,放在家里该用时却没有,这一现象必须予以纠正,特别是在高考复课最关键的这一学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培养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势在必行。我规定每个学生应配备“三大本”——《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三部经典工具书,养成不懂就查的好习惯。学生借助工具书能把握生字的音、形、义以及重点词语的含义,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读书的准确性,还使学生养成了独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在读书时,遇到生字新词定要查词典,还要把其整理到“专用本”上,教师定期检查督促。这样,时间长了学生遇到问题,就会自觉去翻词典,真是既提高了读书的质量,又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后来结合查字典大赛和对我国字典的介绍,学生逐渐认识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以往对字典枯燥乏味的旧印象基本被扭转过来,特别是学习成果的逐渐显现,使他们真正从心理上开始接受,并尊敬起这位“无言的先生”来。

  三、多关注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是学习语文的源泉。我常常给学生讲,语文学习必须树立一个“大语文”的观念。语文学习并不是死啃书本,只要你留心观察生活,就会发现到处都有语文知识。我提倡学生应向各行各业认真学习,多参与。比如有一次,梁溪同学在收看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时无意中听到女主持人说到“强人所难”这个词,这个“强”字她念的是“qiáng”,但她记得语文老师反复强调过“强人所难”的“强”字应念作“qiǎng”,于是就按照电视屏幕上打出的电话号码给栏目组打电话纠正了他们的错误,栏目组还一个劲地谢她呢。生活中商家、店铺的招牌用字也常常会出错,与课本上的正确用字不一致。比如;“家具店”常被人们误写为“家俱店”或者“傢俱店”,因此学生在字形辨析时常会出错,只要告诉学生学会关注生活,注意发现和纠正错误用字,那么字形辨析就不再是难事。高考考点中的仿句题一直是学生比较头痛的题,往往苦于无思路,无题材。其实只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多留心上生活中的宣传标语、横幅和所到之处的宣传用语,文明用语,分析他们的用法和妙处,对于非常典型的可以积累下来,时间长了,你的语言就会丰富起来,靓丽起来。因此我们要求学生不但要向同学、老师学习,还特别注意电视中播音员、主持人,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语文素养也会得到较快、较大的提高。

  四、质疑问难,善于思考

  一篇文章,教师适当的引导和点拨是必不可少的,但我们的目的却是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质疑问难,善于思考。有的问题学生通过读书,能自行解决,可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怎么办?我们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解决。一篇文章有行文的重点,一篇课文有训练的重点,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依据学习的重点而质疑问难。这些问题一经提出,同学们迅速展开讨论,在热烈的讨论中,同学们对文章的思路和思想就会有深刻的了解。另外,小范围的讨论,学生往往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较好地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不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学生提出“怪题”时,教师要善于引导,稳妥地处理,不能打击其质疑的积极性,熄灭其“灵感”的火花。

  五、作文,从积累开始

  积累、模仿、探索、创新,铺就了作文成功之路。积累是作文成功之路的基石。因此说,作文,从积累开始。

  1、积累素材,使作文言之有物。

  首先,从生活中积累素材。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花鸟虫鱼、自然风光、人际关系、社会风貌等,还有你面对自然、生活、人生的感悟,你在审美和创新上的思想火花,所有这些,都是入文的材料。以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理解、提炼生活,何愁写作时无米可炊?积累生活的最好办法是写日记。叶圣陶先生说:“应该随时动笔,写日记,写自己种种要写的,这才可以使自己写作越来越强。”“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地使用,才能练习熟练技能的,语言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因此,我们除了让学生每学期写八篇作文外,还规定每人每周写一、两篇随笔。学生一开始感觉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枯燥无味,没什么可写。我就在上作文课时让学生展开讨论:随笔写什么?通过热烈讨论,同学们发现原来随笔可写的太多了:像老师、同学、路友、室友……;像吃饭、做操、学习……;像思想总结、热点评析、社会实践……。此时,学生才恍然大悟,只要留心生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能写进作文。于是,一篇篇佳作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我还选出每次习作中的优秀习作当堂范读或者翻印,供大家阅览欣赏,激励学生养成经常写随笔的好习惯。实践证明,写随笔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途径。

  其次是从阅读中积累。广泛阅读能开阔眼界、充实思想、丰富学识。阅读要“于切要处下心力”潜心思考,深入理解,书本知识就可以逐步化为自己笔下的写作材料。文学家秦牧的作品旁征博引,知识面广,趣味性强,就得益于他丰厚的学识积累。我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散文或短篇小说,假期则要求读一些长篇小说如《红楼梦》、《三国演义》、《资治通鉴》等文学书籍,还要求读一些关于科技方面的刊物,像《自然与科学》、《十万个为什么》等。为了进一步巩固知识,开学后,我没有急于学习新课文,而是拿出一定的时间给同学们,让他们广泛交流假期读的书籍,从而使大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积累语言,使作文言之有味。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最无奈的是词语的匮乏,难以把文章写得生动形象,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我采取每天解决“两个一”的办法,即每天先了解“一”个词的意思,然后用这个词造“一”个句子。至今,学生的“词语集锦”一栏中已收入了很多词语,日益增多的词汇量使学生尝到了甜头,每天的“两个一”也成了他们乐此不疲的好习惯。

  有了丰富的词汇,仅仅解决了作文过程中一小部分问题。要想使文章妙笔生花,还应当多摘抄妙语佳句,精彩片段,并做到熟读成诵,看书不能走马观花地翻一遍了事,于是我把那些精彩的段落要求学生反复阅读,把它们深深地记在心里。每读完一篇好文章,我都要求学生把作者的成功之处和自己的感想记在一本子上。时间一长,这些句子就不由自主地在学生笔下流淌和升华。有位学生写到:“当我因考试失败而意志消沉时,想起了拿破仑的话‘光荣的成功,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屡败屡战’,又重新点燃了我心中那簇将息的火苗;当我学习懈怠时,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又使我重新拿起了笔;当我感到自己一无是处时,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又让我找回了久违的自信。”

  3、积累构思技巧,使作文言之有序。

  构思创新,但须先入格。课本中有许多构思方面的知识值得借鉴。就局部而言,有开头的方法、结尾的方法、过渡的方法、点题的方法等,就整篇文章而言,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如《故乡》通过对比反映人物命运的变化,揭示出深刻的社会主题;《背影》抓住父亲过月台的瞬间构思全文。积累这些构思方面的知识,写作中根据表现主旨的需要适当变通,就能给自己的作文搭一个好架子。这里的“变通”,实际上是在常式中求变式,是在大量积累之上的构思。

  总之,只要在语文学习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懈的努力,就能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为语文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论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小窍门    下一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之我见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