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整合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0-12-0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随着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普及,以及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日益上升,显示出了传统教育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布鲁纳认为:“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所有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媒体。”多媒体辅助教学就是利用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即时有效的反馈,给课堂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从而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优化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我们学校在各科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之间的交叉性、互动性的特点,让学生主动地、活泼地选择、吸收新知识,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摒弃了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了“我选择,我喜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着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下面,我就谈谈我在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过程中的点滴经验与思考。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深厚的兴趣。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模拟仿真各类情境,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根据语文学科特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化不可见为可见,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直观,化复杂多变为简洁明了,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是丰富的,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学生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如本人在教《黄山奇石》时,就设置了这样一个课件,在导入新课时,播放有关黄山风光的录像,让学生欣赏,学生都睁大了眼睛,翘首观看,我和学生虽都没去过黄山,但通过录像,都有一种置身其中的豁然感。课件勾起了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营造了气氛。

  二、营造审美意境,发挥语文课的审美功能.

  首先语文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健全人格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水平,揭示出生活的本质和人生的真谛,具有使人获得精神愉悦的审美属性。但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受教学手段的限制,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往往把文章分解的支离破碎。尽管教师讲的激情奔放、意兴横飞,学生却茫然一片、不知所措。如果借助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其次是教学理念上的改变。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现代教育思想的体现,它必须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作指导。信息化时代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得知识,教师不再是文化知识传播的中介,语文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角色,由传统教育过程中教师单纯地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教学的设计者,学生的启发者,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教师既是学生的师长和引路人,同时也是学生的朋友。

  再次是教学方法上的创新。语文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既由传统的“教师――学生”模式转变为“教师――媒体――学生”模式。语文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体现学习主体作用

  由于计算机有很好的交互性,可以时时进行人机对话,使学生得到最快的反馈信息,及时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作出评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等通过计算机调整自己的学习进程、学习角度;另外,它的及声、色、图、动、模拟、展现、虚拟等于一身的强大功能,不断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兴趣。

  (2)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作过著名的心理实验。即人类获取信息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

  在整合的环节中,可有意识地注意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意识及灵活地检索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展示信息的能力。

  三、改变学习方式,张扬学生的个性特征

  “学会学习”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世界性口号。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缺乏活力。教出来的学生就好比“碗里的鱼头,拨一拨,动一动”,原本聪灵的个性必被扼杀。这样的学生怎能适应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怎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整合,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同样,建构主义也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即在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学生则是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运用任务驱动原理,将学生置于网络的海洋中,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任务,学习的目标和任务一旦明确后,学生就会积极地、主动地、有目的地去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利用信息,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比如,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篇课文时,我只提出了一个问题:“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各不相同,有的靠风,有的靠水……现在同学们还想知道哪些植物是靠哪些方法传播种子的吗?那就请你们自己来探索吧!”学生的积极性立刻像洪水一样暴发了出来。有的说:“我要来看看靠风传播种子的植物有哪些。”有的说:“我要来看看靠水传播种子的植物有哪些。”……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饶有兴趣地查找信息、交流信息,那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现形式,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提供了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增加了获取信息的数量,延长了知识的保持时间,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孩子们你说给我听,我说给你听,说者滔滔不绝,听者津津有味,在不知不觉中,在说说笑笑的轻松快活的氛围中,学生扩大了视野,吸收了知识,主体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我们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信息技术和学科有效课程整合的网络信息领域,这种教学将会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特点,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个人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特征。

  四.利用信息技术对于学生广泛地阅读提供了便利。

  曾有位友人在初次上网查找资料不无感慨地说:“网上的东西,原来报刊、书籍上都有。”初听起来的确有理,但细细一想的确觉得有点不对劲。网络的优越性就在于它能够集多种信息资源于一体。使人们在最快的时间里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对于小学生来说,除了课本中的精读资料外还需要大量的课外资料。我们也可以推荐给学生一些比较优秀的阅读信息。如果让他们从网上去寻找一些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不仅节省了购买的时间和费用而且交给学生一种到课外去获取信息的能力。在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们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到课外去搜寻信息,对课文的文本进行补充或批判。师生共同利用好网络资源进行必要的补充。

  五.注意两者有机整合的几个问题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一定要把握好整合的“度”,不可“滥”用,即为了用现代教育技术而用现代教育技术,甚至一节课中不加选择、不加剪辑地从头到尾都用录像、影视来代替教学文本。更不可“懒”用,即摆着现代教育技术不用而进行传统的学科教学,致使有些教学的重点突出不了,难点也突破不了,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要。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要合乎人之常情、合乎教学规律,力求形象、流畅。苏霍姆林斯基说:“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进行思维。因此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要求我们的教学要具体形象性。”因此,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四十分钟进行教学,突破重、难点,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直观形象的信息手段,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这样,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又有助于扩散学生的思维,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我们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在突出教材重点与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发掘整合的“联系点”,重视现代教育手段的有机“嵌入”,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无缝连接”,要在活化一个词句、段落或篇的学习过程中,在自主探索的学习实践中使知识与技能不断磨合,才能最终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有机整合!

  总之,信息时代产生了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因此,每个语文教师应自觉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迎接信息时代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如何进行有效的作文教学    下一篇:如何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推荐资讯